- 相關推薦
古代詩歌中的月亮包含意義解讀
古代詩歌中的月亮包含意義解讀
月亮:
⊙思鄉、思親,人生的圓滿、缺憾,邊愁,
月亮的別稱:蟾宮、玉盤、銀鉤、嬋娟、桂宮;“玉盤”、“玉輪”、“玉環”、“玉鉤”、“玉弓”、“玉鏡”、“天鏡”、“明鏡”、“玉兔”、“嫦娥”、“蟾蜍”
(1)思鄉、思親、思人、鄉愁、無奈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
例1: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边@首詩表現了李白思鄉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
例2: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甭犊偸前椎模褚垢,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弟思家。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
例3: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痹娋湟晕竦囊蓡桙c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
例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保ㄌ迫藦埦琵g《望月懷遠》)
例5:“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
例6:“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國,表明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
例7:“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磧,沙漠,茫茫大漠中幾十萬戰士一時間都抬頭望,望云思友,見月懷人,是古代詩詞中常用手法。
例8:杜甫詩《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這兩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對友人的懷念。
例9:劉長卿《謫仙怨》:“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寫別后相隔之遙與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帶給千里萬里之外的友人。
例10: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
例11:張九齡:“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例12: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外“月”還有以下意象:
例13:謝莊“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祈禱和祝福。
例14: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希冀和渴盼。
(2)明月蘊涵邊人的悲愁。
例1:“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北河脑;
例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悲壯雄渾。
(3)明月蘊涵時空的永恒。
例1:“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卑褧r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
例2:“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保◤埲籼摗洞航ㄔ乱埂罚
【古代詩歌中的月亮包含意義解讀】相關文章:
多義性解讀在古代詩歌教學中的運用分析05-07
古代詩歌鑒賞題型設計及答題思路解讀05-08
詩句整理:古代詩歌中的“蕭蕭”05-07
鑒賞古代詩歌中的景物形象05-08
解析古代詩歌中蟬的意象05-08
教學論文:淺談古代詩歌中的意境05-08
關于分析古代詩歌中的意象的方法05-08
古代詩歌05-11
古代詩歌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