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界冰雹災害報告
我國雖然是冰雹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但是世界范圍內也有不少關于冰雹災害的奇觀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世界冰雹災害報告,供大家參閱!
世界最大的冰雹
冰雹是各地春末夏初期間常見的一種天氣現象,是從強對流云系中降下的圓形冰塊。以比較有權威性的世界氣象觀測資料為證,目前世界上公認的雹塊“冠軍”直徑為110毫米至120毫米(比成年人的一個拳頭稍大一點),重776克,是1970年9月3日在美國堪薩斯州發現的。
冰雹不會長得像鉛球,因為大氣運作有個過程。原來,冰雹在降落到達地面之前,在空中是靠上升氣流托住的,冰雹越大,需要的上升氣流越強。如直徑為160毫米至180毫米的雹塊,要求上升氣流的速度至少為50~60米/秒,這幾乎相當于12級強風的二倍。
但大氣中較大范圍的這么強的`上升氣流卻尚未見過,只有范圍很小的龍卷風是例外。所以,常見的冰雹個體一般多像玉米粒、拇指或乒乓球般大小,個別的也只有雞蛋或拳頭那么大。
在世界上,冰雹帶來了哪些奇觀
世界上冰雹最多的地方是肯尼亞的克里省和南蒂地區,那里一年365天中有130天左右下冰雹。1928年7月6日,在美國內布 拉斯加州的博達,下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冰 霍,冰霍堆積有3?4. 6米尚,其中最大的一個冰靈周長431.8毫米,重680克,是當時世界上最重的冰雹塊
。1968年3月,在印 度比哈爾邦降下的冰雹中,有一塊重1 000 克,一頭小牛被當場砸死,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嚴重的冰雹災害,十分罕見。
1894年5 月11日下午,在美國的博文納一帶下了一場大冰雹。人們發現其中有一塊冰雹直徑竟長達15. 220. 3厘米。仔細觀察后發現,冰雹里居然有一只烏龜,外面才是層厚冰。原來在博文納那天正刮著旋風,這只不幸的 烏龜被旋風卷上天空,直上云霄,在云海里被當做核,被冰晶層層包裹,等到超過上升氣流的承托力時,才墜落到了地面。有時一場冰雹過后,人們會發現一些特大的冰雹,有的重幾十千克,足有面盆大,有的竟有汽車那么大。如1957年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金霍洛旋下了一場冰雹,人們在山谷中發現了一塊像一輛吉普車那么大的巨雹。更令人驚奇的是,1973年6月13日,在中國甘肅華池縣山莊橋發現的一塊巨雹比房屋還高。上升空氣是托不住一個重10千克的巨雹的,所以巨雹來自天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科學家只能對巨雹之謎進行推測。他們認為,在降霉過程中,冰雹云后部受到干冷空氣的侵襲,結果降落到地面的雨滴仍保持 著冷卻性,隨風飄下的雨滴聚集在某一冷的物體側面上,邊凍結,邊增厚,形成有棱的 巨雹。因此,它的原料來自于天上,成品卻 是在地面上加工形成的。這種推測有一定的道理,但目前也只是推測。
冰雹的常識及我國的冰雹
一、冰雹的形成條件及其特征
冰雹和雨、雪一樣,都是從云里掉下來的,它是從積雨云中降落下來的一種固態降水。冰雹的形成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①大氣中必須有相當厚的不穩定層存在。②積云必須發展到能使個別大水滴凍結的高度(一般認為溫度達-12~-16℃)。③要有強的風切變。④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⑤積雨云內含水量豐富。一般為3~8 g/m3,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個液態過冷卻水的累積帶。⑥云內應有傾斜的、強烈而不均勻的上升氣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總的說來,冰雹有以下幾個特征:①局地性強,每次冰雹的影響范圍一般寬約幾十米到數千米,長約數百米到十多千米;②歷時短,一次狂風暴雨或降雹時間一般只有2~10分鐘,少數在30分鐘以上;③受地形影響顯著,地形越復雜,冰雹越易發生;④年際變化大,在同一地區,有的年份連續發生多次,有的.年份發生次數很少,甚至不發生;⑤發生區域廣,從亞熱帶到溫帶的廣大氣候區內均可發生,但以溫帶地區發生次數居多。
二、中國冰雹災害的地理分布規律
冰雹活動不僅與天氣系統有關,而且受地形、地貌的影響也很大。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地貌差異也很大,而且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使大氣環流也變得復雜了。因此,我國冰雹天氣波及范圍大,冰雹災害地域廣。根據有關資料對中國冰雹災害的空間格局進行對比分析,有下述四方面的認識。
(1)雹災波及范圍廣。雖然冰雹災害是一個小尺度的災害事件,但是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冰雹災害,幾乎全部的省份都或多或少地有冰雹成災的記錄,受災的縣數接近全國縣數的一半,這充分說明了冰雹災害的分布相當廣泛。
(2)冰雹災害分布的離散性強。大多數降雹落點為個別縣、區。
(3)冰雹災害分布的局地性明顯。冰雹災害多發生在某些特定的地段,特別是青藏高原以東的山前地段和農業區域,這與冰雹災害形成的條件密切相關。
(4)中國冰雹災害的總體分布格局是中東部多,西部少,空間分布呈現一區域、兩條帶、七個中心的格局。其中一區域是指包括我國長江以北、燕山一線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是中國雹災的多發區;兩帶指中國第一級階梯外緣雹災多發帶(特別是以東地區)和第二級階梯東緣及以東地區雹災多發帶,是中國多雹災帶;七個中心指散布在兩個多雹帶中的若干雹災多發中心:東北高值區、華北高值區、鄂豫高值區、南嶺高值區、川東鄂西湘西高值區、甘青東高值區、喀什阿克蘇高值區。
【世界冰雹災害報告】相關文章:
冰雹災害自然災害05-09
冰雹災害的分布05-09
冰雹災害安全知識05-09
冰雹災害的防治措施05-09
冰雹災害的分布規律05-09
冰雹災害的形成與防治05-09
怎樣預防冰雹災害05-09
如何應對冰雹災害天氣05-09
冰雹災害及其防御措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