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災害的科普小知識
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自然災害的科普小知識,供大家參閱!
自然災害的科普小知識:防災減災小知識
人類社會面臨著各種各樣自然災害的威脅,大量事實表明,防災減災的意識不強,自救互救知識缺乏是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
對生命的尊重和珍視是人類社會永遠不變的追求。我們要對每一個生命負責,通過各種辦法,增強公眾的公共安全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避災自救意識,使公眾能夠掌握避災自救基本常識、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提高公眾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和避災自救能力,把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減少到最低程度。
人生命,要守護,十條法則要記住,一旦災害發生時,應用心有數。
1、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墻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開闊地。
2、火災: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滾,不乘電梯往下奔,陽臺滑下捆繩索,盲目跳樓會傷身。
3、洪水:洪水猛,高處行,土房頂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樹能拴救命繩,準備食物手電筒,穿暖衣服度險情。
4、臺風:臺風來,聽預報,加固堤壩通水道,煤氣電路檢修好,臨時建筑整牢靠,船進港口深拋錨,減少出行看信號。
5、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險處地是下游,逃離別順溝底走,橫向快爬上山頭,野外宿營不選溝,進山一定看氣候。
6、雷擊:陰雨天,生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桿要離遠,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切電源,避免雷火屋里竄。
7、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著風向別停腳,身體凍僵無知覺,千萬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環,慢慢溫暖才見好。
8、龍卷風:龍卷風,強風暴,一旦襲來進地窖,室內躲避離門窗,電源水源全關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車里面不可靠。
9、疫情:對疫情,別麻痹,預防傳染做仔細,發現患者即隔離,通風消毒餐用具,如受感染早就醫,公共場所要少去。
10、防化:化學品,有危險,遺棄物品不要撿,預防煙火燃毒氣,報警說明出事點,運輸泄漏別圍觀,人在風頭要離遠。人生命,重于山,防災避險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練,祝愿人人保平安。
自然災害的科普小知識:雨澇
一、定義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續降雨使低洼地區淹沒、漬水的現象。
二、形成的原因
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點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澇的標準也有所不同。特大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往往造成洪澇災害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于一些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會造成更多的災害。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降雨量大而急,而且城市硬化路面越來越多,使雨水無法下滲,或滲透很慢。另外,如果城市排水設施不夠完善,或運轉不正常,使得排水不暢,也會造成雨澇顯現。
三、雨澇的特點
雨澇主要危害農作物生長,造成作物減產或絕收,破壞農業生產以及其他產業的正常發展。
四、雨澇和洪水災害之間的關系
雨澇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災害有密切關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區別是,洪水災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濫所造成的災害;雨澇是指因漬水、淹沒造成的災害。雨澇主要危害農作物生長,造成農作物減產或絕收;洪水除危害農作物外,還破壞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設施、交通設施、電力設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由于洪水和雨澇往往同時或連續發生在同一地區,所以進行災情調查統計和分析研究時,大多難以準確界定區別,此時統稱為洪澇災害。
五、雨澇最嚴重的地區
根據歷史雨澇統計資料,雨澇最嚴重的地區主要為東南沿海地區、湘贛地區、淮河流域,次多雨澇區有長江中下游地區、南嶺、武夷山地區、海河和黃河下游地區、四川盆地、遼河、松花江地區。全國雨澇最少的.地區是西北、內蒙和青藏高原,次為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和東北地區。概括而言,雨澇分布總的特點是東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內陸少;平原湖區多,高原山地少;山脈東、南坡多,西、北坡少。
六、雨澇的分布特征及發生規律
1、全省性雨澇 。典型年份62、63、65、69、70、71、72、74、75、80、82、83、84、86、87、89、90、91、93、96。
2、區域性雨澇。淮北東部地區夏澇多,在淮陰-新沂一線以東地區,30年中有15-20年出現夏澇,平均10年6-7遇。太湖地區夏澇少,春、秋雨澇多,夏澇發生機率平均10年2-3遇。春、秋兩季太湖地區雨日較多,雨量較大,常發生澇漬災害。春季澇漬平均10年6-7遇。秋季澇漬平均10年4-5遇到。
3、典型的雨澇。1991年的雨澇。
七、雨澇帶來的災害
它不僅危及到城市的日常生活,還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制約了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八、面對雨澇的措施
農作物
1、在作物受淹浸后,應盡快排澇去漬,特別是受淹浸時應盡快使作物葉片露出水面;將附在植株上的淤泥洗掉,并扶正植株。
2、如退水后天氣立即轉晴,不應過快排干田里的水,應慢慢地更換新鮮水以防葉片枯萎。
3、應及時噴藥防病除蟲。
4、植株恢復生長后,應及時追肥、松土、加強田間管理。還應及時修復被雨澇毀壞的圍堤,疏通排灌渠道,排澇去漬。
九、防范暴雨洪水的自救措施
暴雨洪水發生后:
1、發現重大征兆或已經發生災害時,盡快將消息傳遞出去,引起政府重視,爭取控制災害發展和救援。
2、在緊急情況下,頭腦冷靜,行動快速,果斷放棄。暴雨洪水突發性強,陡漲陡落,但持續時間短。當在河道內生產活動或過河時發現河道漲水,要迅速撤離,不可麻痹遲疑。汛期河道漲洪時,千萬不要強行過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過河,或長距離繞行過河。
3、在發生暴雨洪水時,行人避雨要遠離高壓線路、電器設備等危險區域,雷雨時要關閉手機。學校要視情況臨時放假或統一留校避洪,安排好臨時食宿,并通知家人,避免家長在接應尋找孩子的路上發生意外。
4、及時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等緊急救護等。
自然災害的科普小知識:雪災
雪災亦稱白災,是因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它是中國牧區常發生的一種畜牧氣象災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場放牧的畜牧業地區,由于冬半年降雪量過多和積雪過厚,雪層維持時間長,影響畜牧正常放牧活動的一種災害。中國牧區的雪災主要發生在內蒙古草原、西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區。
雪災的定義
雪災亦稱白災,是因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
一、形成的原因
1、永久積雪:在雪平衡線以上降雪積累量大于當年消融量,積雪終年不化;
2、穩定積雪(連續積雪):空間分布和積雪時間(60天以上)都比較連續的.季節性積雪;
3、不穩定積雪(不連續積雪):雖然每年都有降雪,而且氣溫較低,但在空間上積雪不連續,多呈斑狀分布,在時間上積雪日數10~60天,且時斷時續;
4、瞬間積雪:主要發生在華南、西南地區,這些地區平均氣溫較高,但在季風 特別強盛的年份,因寒潮或強冷空氣侵襲,發生大范圍降雪,但很快消融,使地表出現短時(一般不超過10天)積雪;
5、無積雪:除個別海拔高的山嶺外,多年無降雪。雪災主要發生在穩定積雪地區和不穩定積雪山區,偶爾出現在瞬時積雪地區。
二、雪災的分類
1、猝發型
猝發型雪災發生在暴風雪天氣過程中或以后,在幾天內保持較厚的積雪對牲畜構成威脅。本類型多見于深秋和氣候多變的春季,如青海省2009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1985年l0月中旬出現的罕見大雪災,便是近年來這類雪災最明顯的例子。
2、持續型
持續型雪災達到危害牲畜的積雪厚度隨降雪天氣逐漸加厚,密度逐漸增加,穩定積雪時間長。此型可從秋末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春季,如青海省1974年l0月至1975年3月的特大雪災,持續積雪長達5個月之久,極端最低氣溫降至零下三、四十度。
三、雪災的規律
區雪災規律:
根據調查材料分析,我國草原牧區大雪災大致有十年一遇的規律。至于一般性的雪災,其出現次數就更為頻繁了。據統計,西藏牧區大致2~3年一次,青海牧區也大致如此。新疆牧區,因各地氣候、地理差異較大,雪災出現頻率差別也大,阿爾泰山區、準葛爾西部山區、北疆沿天山一帶和南疆西部山區的冬牧場和春秋牧場,雪災頻率達50~70%,即在10年內有5~7年出現雪災。其它地區在30%以下。雪災高發區,也往往是雪災嚴重區,如阿勒泰和富蘊兩地區,雪災頻率高達70%,重雪災高達50%。反之,雪災頻率低的地區往往是雪災較輕的地區,如溫泉地區雪災出現頻率僅為5%,且屬輕度雪災。但不管哪個牧民大雪災都很少有連年發生的現象。
雪災發生的時段,冬雪一般始于10月,春雪一般終于4月。危害較重的,一般是秋末冬初大雪形成的所謂“坐冬雪”。隨后又不斷有降雪過程,使草原積雪越來越厚,以致危害牲畜的積雪持續整個冬天。
雪災發生的地區與降水分布有密切關系。如內蒙古牧區;雪災主要發生在內蒙古中部的巴盟、烏盟、錫盟及昭盟和哲盟的北部一帶,發生頻率在30%以上,其中以陰山地區雪災最重最頻繁;西部因冬季異常干燥,則幾乎沒有雪災發生。新疆牧區,雪災主要集中在北疆準噶爾盆地四周降水多的山區牧場;南疆除西部山區外,其余地區雪災很少發生。青海牧區,雪災也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海南、果洛、玉樹、黃南、海西5個冬季降水較多的州。西藏牧區,雪災主要集中在藏北唐古拉山附近的那曲地區和藏南日喀則地區。前者常與青海南部雪災連在一起。
四、雪災的指標
人們通常用草場的積雪深度作為雪災的首要標志。由于各地草場差異、牧草生長高度不等,因此形成雪災的積雪深度是不一樣的。內蒙古和新疆根據多年觀察調查資料分析,對歷年降雪量和雪災形成的關系進行比較,得出雪災的指標為:
輕雪災:冬春降雪量相當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20%以上;
中雪災:冬春降雪量相當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40%以上;
重雪災:冬春降雪量相當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60%以上。
雪災的指標也可以用其它物理量來表示,諸如積雪深度、密度、溫度等,不過上述指標的最大優點是使用簡便,且資料易于獲得。
【自然災害的科普小知識】相關文章:
關于自然災害的科普常識05-09
計算機專業復習小科普「考研知識」05-09
自然災害的知識05-09
氣象知識科普05-09
自然災害急救知識05-09
幼兒地震知識科普05-09
兒童氣象知識科普05-09
科普小故事大全04-18
預防自然災害相關知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