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童節出游心得體會
兒童節來了,不少家長都有帶小孩出去旅游的計劃,但記者日前調查發現,相比往年,現在家長更愿意砸重金送孩子出國“嘆世界”。記者了解到,小孩出境游的方向從以前的新馬泰,現在已經到了南北極,出游費用也越來越高,動輒10多萬元。對此,不少家長也持異議,“錢多錢少,不能決定小孩的眼界高低。”有專家認為,在草地上打個滾,捏個泥巴團,“認識到的世界”也不會比從小“萬里旅行”來得慢。
從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到底是舟車勞頓去南北極好,還是在家門口玩泥巴好,家長和網友的意見顯然難以統一。但在我看來,這并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二選一”難題,因為不管是去歐美還是去南北極,花費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這顯然是大多數城市工薪家庭難以承擔的。所以,有資格做這個選擇題的,只能是那些經濟實力雄厚的家庭,而多數城市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在家門口“玩泥巴”。
故而,現在需要明確的問題,就變成了兩個:一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到底是去南北極好,還是在家門口玩泥巴好;二是在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玩泥巴”也讓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甚至說不輸于那些有條件去南北極看世界的孩子。
客觀而言,既然一些家庭有條件送孩子去看世界,那么只要他們愿意,自然也可以讓孩子在家門口玩泥巴。對于這類家庭來說,需要注意的只是孩子的年齡和接受能力,如果是大人想去看世界,讓只有幾歲,還沒有記憶能力的孩子“陪游”,也沒有什么不好,但如果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長見識,開眼界,那確實沒有必要,只是在浪費錢財。等孩子長大一些,有了記憶和學習能力再安排“南北極之旅”甚至是“世界之旅”也不遲。
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還是那些沒有條件去南北極的家庭和孩子。首先,需要老師和家長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不要讓他們在那些走過了很多地方,已經成為“世界通”的孩子面前產生自卑心理。炫耀是孩子的天性,而對于那些沒有什么可以炫耀,只能看別人炫耀的孩子,必須加強心理上的疏導與教育。其次,對于十多歲,有了記憶和學習能力的孩子來說,雖然我們承認既可以去南北極,又可以在家門口玩泥巴,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更為有利,但如果家長沒有條件送孩子去南北極,他們通過在門口玩泥巴,也一樣可以開闊視野、見識世界。
所謂“玩泥巴”,當然只是一個比喻,不管是什么季節,去家附近的公園、河邊、田野、鄉村,都能讓孩子見識到大自然的魅力,學習到大自然的知識,雖然沒有去南北極走得遠,但對孩子所帶來的影響和幫助,其實是一樣的。因而,我們并不反對有條件的家庭帶孩子去南北極,但對于沒有條件去南北極的家庭,我們也應該想辦法讓他們和去南北極的孩子獲得一樣的感受與體驗。
【兒童節出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假期出游作文10-18
出游活動方案05-30
五一出游作文11-30
團隊出游活動方案12-08
公司出游活動總結11-29
大學班級出游活動的總結12-01
文明出游倡議書12-06
國慶節健康出游04-03
適合五一出游的文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