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來歷及習俗
元宵節的來歷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the lanternfestival),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
1、賞燈詩貝譽為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于是就使元宵節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
2、猜燈謎
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南宋后,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
3、吃元宵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馬上就要到來了,趕緊邀上自己的好朋友賞燈詩、猜燈謎去吧!
【元宵節來歷及習俗】相關文章:
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03-09
元宵節的來歷與習俗12-06
關于元宵節的來歷習俗11-29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03-10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介紹03-09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作文12-05
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2篇12-04
元宵節賞燈習俗的來歷12-01
關于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介紹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