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150字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大家看看下面的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哦!
篇一: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從前,有一位在楚國的詩人,他叫屈原,屈原非常喜歡自己的國家。后來,楚國被攻陷,眼看自己的國家將被打倒,屈原傷心極了,只能跳江。
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就往江里扔粽子,保護屈原。漸漸的.,這種習俗成了一種節日,那就是端午節。
篇二: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今天是端午節,關于端午的來歷,我還不知道呢?于是,我就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說,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篇三: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篇四: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明天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為五月節,是每年陰歷五月五日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當端午節來臨時人們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喝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
據說,屈原自投汨羅江,百姓馬上劃船找屈原,但始終找不到。人們很擔心屈原被魚蝦吃掉,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往江里扔,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身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來紀念屈原。人們為屈原編了一首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介紹05-08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04-16
端午節習俗和來歷的作文11-17
有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和屈原投江05-10
端午節的來歷精選05-09
除夕的來歷和傳說04-30
除夕來歷和傳說04-30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及詩句祝福語大全05-10
感恩節吃火雞的風俗來歷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