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古代元宵節習俗

時間:2022-12-06 21:42:12 元宵節 我要投稿

古代元宵節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古代元宵節習俗,歡迎閱讀。

古代元宵節習俗

  爆竹

  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于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唐代詩人來鵠詩云:“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火藥發明之后,人們在春節仍然燃爆竹。

  拜帖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清代《燕臺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以說是其遺風。

  燈謎

  《武林舊事》等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富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好謎者更組織有謎社。

  謎社在清代亦極為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其間謎手云集,每以茶館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謎燈有四面,三面貼題簽,一面貼壁,此燈又名彈壁燈。猜中者揭簽,獲小禮品留念。

  偷菜

  民俗專家介紹,在中國古代,元宵節還曾是一年中有情男女“相約燈下”的浪漫節日,一些地區至今仍保有“偷菜傳情”的元宵節習俗。

  在古代,漢族人還有在元宵節偷菜求子、偷菜求婿的習俗。至今,在貴州省黃平一代的苗族中仍保留著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偷菜傳情的習俗。這天,姑娘們會去偷非本族人家異性的青菜,希望能“偷”的一段好姻緣。

  放燈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早在漢代已有慶賀元宵之俗,至唐規模更為盛大。

  唐睿宗時元夕作燈樹高二十丈,燃燈五萬盞,號為“火樹”。“金吾不禁夜”是說京城破例取消夜間戒嚴,允許市民逛燈三整夜,又稱“放燈”。

  走百病

  “走百病”,又稱“烤百病”“遛百病”“散百病”。舊時,每當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晚,特別是正月十六一整天,婦女們便三五成群,結伴出游,她們一邊賞燈散步,一邊遛彎兒“走”除百病。這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馮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詞》中就有“窄窄弓鞋步步嬌,銀花火樹過元宵;出門不為尋親友,一走能將百病消”的詩句。這天,婦女們不僅可以回娘家,還可以串門,走親戚,到各處閑談玩耍。

  摸門釘

  民間普遍認為,在“走百病”時,還要“摸門釘”,方能求吉除疾。 “摸門釘”,又稱“摸釘”。因“釘”與“丁”諧音,而“丁”又象征男子。因此,正月十五這天的夜晚,婦女們出游,到各城門去“摸門釘”,需要在黑暗中摸索,不的有照明設備,一次便摸中者視為生子的吉兆。不去城門摸釘的,要到寺觀燒香,用手觸摸廟中大門上的門釘,以此來祈盼家庭人丁興旺。

【古代元宵節習俗】相關文章:

元宵節古代習俗介紹05-02

古代元宵節習俗簡介12-07

古代有關元宵節的習俗12-07

中國古代元宵節的習俗12-07

古代除夕習俗盤點12-09

關于古代除夕習俗盤點05-01

元宵節的古代詩詞04-27

元宵節的習俗11-05

元宵節習俗精選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