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散文作文匯編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文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散文作文 篇1
夜深了,繁星漫不經心地掛在天幕上。我在燈下匆匆地翻著書。書桌上,擺著一杯香茶。綠色的香茶,慢慢地將馨香溢出。茶很苦,我卻喜歡。隔著玻璃杯,我看見茶葉靜靜地沉在杯底,每片細嫩的葉片都浸在那清苦芳香的液體里,靜靜地,仿佛在凝視我。茶,迷住我的是它的古樸,是它那帶有清香的微苦。可我說不出,它那源于自然的清苦在我心里到底化成了什么,或許是對生活的頓悟,或許是對愛情的一點膚淺的理解吧。
我說不出人生怎樣,但起碼是苦多于甜的,而僅有的一絲甜也是源于一生的苦的。人這一生,失意總多于得意,悲傷也總是多于歡樂。最后能留在心底的其實也就不多了。這不正像品茶么,每一杯不同的茶都有它不同的苦,而人們之所以要細細品它,不過是在品那苦中暗藏的清香,那微苦,早已在那香茗中淡化掉了。
茶是平淡而且安靜的,它沒有汽水的活力與朝氣,也沒有酒的香醇與熱烈,它以自己獨特的氣質,博得了眾多人的癡愛。
茶的美麗還在于它香味的持久。茶泡得再久,它的淡香也會禁不住散發出來的。香味還是淡的好,如花香一樣,越淡的就越持久。濃烈的香,不但不令人舒服,而且聞上一次也就夠了,可那種不時散發的幽香卻可以醉人。
深深的夜里,沏一杯清茶,讓它的清香輕輕撩弄我的頭發。它雖不是酒,但品完它,我卻有幾分醉了。
散文作文 篇2
活在民國年代,戰火紛飛中一不留神,小說中血肉橫飛的情節就會在自己身上上演。談起那時文人的為人處世,雖說的確需要積極面對與投身變革,但在某些時節沉郁淡泊些或許能活得相對“輕松”和“舒坦”些。
這是我讀罷《周作人早期散文選》的第一感受。
說起文才筆法,周作人未必遜于其兄魯迅,甚至某些方面有所超越,卻因對事物看得極為透徹的眼光以及生來易于煩躁激動的性格,字里行間總是透出一股獨特的幽怨郁憤之氣。其實他也曾做過魯迅那樣斗士般的文人,以滿腔熱忱毫不留情地一次次直戳時代、社會或人民的痛處,為的是大眾聽到這些呼喊與擊打能有所反應、想法甚至行動。而從這本書中,我恰好看出他蘊含著的或激憤或淡然的復雜情感。從頭讀過,通篇帶著閑寂恢詭的日式幽默與變革時代的批判思想,彼此從思想上似乎是對立的,讀來卻順理成章。
倘若排除時代與社會因素,飲茶聽雨、嘗鮮品酒、談鬼說蠅,不經意間天南海北的零七碎八已經被周作人摹了個遍。以掩藏于溫吞之下的犀利目光掃視著埋藏在家常里短中的風花雪月,然后將其轉換成裊裊婷婷的文字,宛若一葉隨波蕩漾的小舟,不緊不慢地掠過一處處山川草木,總要在某處有所停留,幽雅地打個憐惜而玩味的轉兒,待吸夠了香氣、嘗遍了滋味再悄然前行,于不經意回眸間又在某處風景留下一道淺而雅的痕。
這恐怕正是周作人前期的閑適雜感散文風格受到諸多好評的原因所在。從《初戀》中對“她”的“淡淡的一種戀慕”,到《喝茶》中“瓦屋紙窗下、可抵十年陳夢”的“清泉綠茶”;從《烏篷船》中充滿舊江南風趣情味的明瓦烏篷船,到《談酒》中感到喝酒之時“懷著‘杞天之慮’,生恐強硬的禮教反動之后將引起頹廢的風氣”,無不以憐惜品味的態度、豐潤雍容的京派筆法雕琢著每一個本不腴潤的平凡物事,從中提煉出庸人體會不到的不平凡來。
比起平和沖淡來,周作人的犀利浮躁之風格同樣老辣痛膚,尤其在涉及封建禮教之愚昧、國民性格之丑惡及軍閥統治之暴虐等方面,愈發激烈敏感,其思想深度也愈發深入骨髓。如《風紀之柔脆》一文中,看到報上“因有關風紀而查禁女孩入浴堂洗浴”的小新聞,即知封建道學者之變態墮落至于“非禁止女童入浴堂而不能維持這‘更嫩更脆,像驕養的小兒一樣愈加怯弱下去’的風紀矣”,的確是“深可寒心乎哉”;又如《頭發的名譽和程度》中,見到“因剪發女生投考者程度不佳”而不取剪發女生之大謬新聞更生發了“烏云覆頂則經書爛熟,青絲墜地而英算全忘乎”的痛怒感問……諸如此類,讀來實在驚心震懾,讓人心寒不已卻無從反駁。
以比誰都清醒的狀態看待當時黑暗的沉重,恐怕正是這樣才造就了周作人內心幽怨郁憤的情感,反映在文字上就成了平淡與激越交織的獨特風格。平和沖淡,老辣犀利———仿佛在地下貯藏了多年的陳酒,留在敏感味蕾上的是交織了辛辣的醇厚。這些文字就像反光強烈的鏡子一直高懸墻面,以便那些自以為醉生夢死的人們隨時隨地從中映照出真實的自我。
散文作文 篇3
有個朋友曾經問我:所到過的地方那里最浪漫,那里適合倆人牽手去的地方。其實,浪漫不在那里,而是在于你是否有浪漫的情懷。
如果要說浪漫,最佳的選擇應該是鳳凰古城了。古城到了夜晚,迷離的夜色,沱江邊飛檐翹角的吊腳樓泛著古意。酒吧不時傳來音樂聲,如夢幻般摩沙著古城的夜空。
聽著古韻的絲竹,看著煽情的文字:“守望古城,帶我走吧!”讓我深深地愛上這里。這里是放松心情的地方,是我尋覓了多年,曾經在夢境中出現過的城垣。是廊橋遺夢邂逅的開始,也是把往事的記憶遺留在這里……古城到處都飄動著浪漫的氣氛。
到古城來,一定要帶上心愛的人,在小橋上緊牽愛人的手,小心翼翼地過橋。可以領著心愛的人到酒吧喝上一小盅,也可以隨著音樂而起舞。入夜,站在江邊,江邊三倆人在放河燈,河燈在夜里閃爍。它載著祈福和心中的祝愿緩緩的流淌著……
我醉了,沉浸在古城的風月之中。不時徘徊燈火闌珊中的古風庭榭,流連月光傾瀉下的小橋流水;使人油然而生一種遠離塵囂的感覺……
還來不及把夢的思緒攏回,古城已漸漸的遠去。總期盼有什么方式把我純真的夢定格下來,即使若干年把她翻閱的時候,依然清晰可辨。總希望在夢的路上留下你的身影,可是夢漸漸的遠去。
多少次想把夢和魂一并焚燒,化作一縷青煙。因為不能污染古城的浪漫,那么只有把你放在沱江邊,讓沱江的水把塵世的浮華沖刷。
散文作文 篇4
無聊的下午,天空卻飄灑著雨,密密的,細細的,默默地,悄無聲息地編織著一面愁容?一襲白紗?一張心網?
這通體透明的雨呵,是應該是精靈清澈明亮的雙哞吧?竟把我看得如此透徹,有點心慌了,為什么?
窗外,斜風細雨,看似無情卻有情,惹得我心神不定,為何?放眼雨中,有急馳的taxi飄過,還有步行的人,沒幾個,大概是在趕路吧,腳步急促地交替著,踩出一竄竄水花,四散開去,褲管也跟著不自覺的上揚,捶下,上揚,擺脫不了跳動,隨波逐流,雨霧中行行色色的傘花在空中浮動著,似游離的靈魂,何去何從?全不由己。也許,傘下亦是飄忽不定的心緒,如此刻的雨這般空靈?還有,玩水的小孩,那一臉的天真,一臉的快樂,長長的睫毛上粘著晶瑩剔透的雨珠,一閃一閃的,和著風聲。呵,好熟悉的畫面?驀然之間,發現原來時間缺少的不是陽光,而是,那份依戀、那份純粹?!
雨在隨風飄搖,心亦如此,愁絮泛濫,不著邊際。這多雨的季節,心情雨亦如此纏綿。且聽且行且任之蔓延。不知不覺,步入雨中,不由自主,深呼吸,空氣中夾雜著泥土的暗香,還有雨的味道。我甚至聽得見微雨均勻的呼吸,微笑的心跳。不再期望雨停,好看見彩虹的絢麗光彩;不再希望雨止,好讓心歸復安寧。愛上這淡淡的愁緒,單單的思緒,就讓這靜靜的私語在耳邊逗留吧。給心一個滿足的歸依,暫且與陽光說再見,讓我多一點時間陪雨聊天,陪心懷念。
雨中呵,靜靜聆聽,有著微顫的春音。聽見了嗎?何時冬已辭去,而春悄然來臨?攜來料峭的春意,給沉睡的心靈一個久違的驚喜。希望快發芽吧,讓心卸下過重的負荷,隨風伴雨輕舞飛揚起來吧。春音扣開花夢,出來吧,來裝點這世界,疲憊過后的心還年輕,再沒有消沉的靈魂,來吧,飛揚,來吧,舞蹈,旋轉,將夢托起,將夢放飛。伴著春音,伴著心跳,瞬間,花香四溢,葉影招搖,靈動的舞步在空中,在心中,飛旋飛旋。
呵,雨中啊,愁緒也演繹出款款深情,絲絲希望,點點憧憬,和著春音,蛻變成綿綿詩意,縷縷心香,純純花語。流動著,心在流動著。
散文作文 篇5
自從踏進琴行的那一刻起網 ,我就從沒有想過要放棄。
記得小時候琴行就在家旁。或許是在音樂的浸染下,我漸漸愛上了它。 終于有一天,我牽著媽媽的手去報名。 當真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初次站在門前,我立刻被古色古香的建筑震住了。金碧輝煌的外墻,鋪著青石的道路,漆著朱漆的大門,全然與我在高樓上看到的不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我踏了進去。
報完名后,我們去見老師,隨著一級級樓梯,我與墻上的一個個古典音樂匠對視,那目光似前輩對后輩的期盼。于是,我對音樂的憧憬又增添了一分。
敲開漆著金漆黑的門,一位高挑的姑娘撞進了我的眼簾,那漆黑柔順的秀發似瀑布奔騰而上,潔白無暇的肌膚在深黑色長袍的映襯下,猶如鋼琴上的黑白健般清澈。
“你是來學鋼琴的嗎?”老師彎下腰,拉起我的小手。回過神來,我使勁地點點頭。“你喜歡音樂嗎?”老師深色的雙眸中閃現出絲絲智慧,我仍然努力地點頭。老師蹲下來,笑了……
多少個歲月過去了,我頂著嚴寒酷暑不懈練習;多少個歲月過去了,我與音樂在夢中相會;多少個歲月過去了,我的技藝終于日臻成熟。音樂,儼然已成了我的至愛。
可如今,就在這一刻,我卻不得不將它放棄,面對多年深愛著的音樂,面對多年精心培育我的老師。我郁郁寡歡!房間的鐘“嗒嗒”作響,是結束的鐘聲!陣陣暖氣將我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教師似乎也看出了什么,坐在琴前,無言地等待。
散文作文 篇6
對雪后美景的欣賞,簡直進入了一種瘋狂的狀態。
踏雪龍潭湖的興致還未盡了,便又有了攀登狼峪溝谷的設想。
狼峪,聽名字就有些毛骨悚然。
大自然恩賜了兩天的好天氣,氣溫回暖了那么一點點。雪融化的差不多了。大地恢復了一些生機,有了一些活泛。雖然沒有春天的明媚亮麗,然而雨水浸潤后的大地,顯得更加的老成,更加的沉靜。濕漉漉,水淋淋,黑黝黝,就像浸透了水的一塊兒黑牛毛毯子,踏實的讓人心安。地埂背陰處,沒有消融的冰雪,露出的一道道白,就像鑲嵌在毯子上的銀色斑紋,點綴的大氣而素雅,雄渾而通透。空氣清新,朔風涼爽,是居室里,暖窩窩的人無法體驗到的一種享受。
來到山溝里,是另一番的景象!
今年夏天我們就來過這個地方,朦朧中,我似乎看到了漫山嫩綠的小草,爛漫的鮮花。那淙淙的流水聲,咩咩的羊叫聲,還在耳際回響。
當時,我們就是沖著這自然的美麗而來的。
可眼前卻是滿眼的銀白,從溝底一直爬到山坡,從緩緩的山坡一直延伸到山巔。如一匹白色的幔,從天上鋪展下來。就連西坡上那條蚰蜒小路,也早已沒有了坑坑洼洼,猶如蓋著厚厚的羊毛毯在沉睡著。坡上的老楊樹瘦骨嶙峋,挺拔聳云,裸露的枝條,張開手臂,伸向天空,探向大地,有一種傲然的氣勢。我想,脫去華麗外衣的肢體,竟是如此的骨氣。
沒有了艷麗的裝飾,沒有了鮮花的馨香,沒有了凡夫俗子的奢望,真實的就像腳下的碎石,硬當當的,不含半點的虛偽與夸張,輕浮與奢華。
這是一個多么的真實啊!我看到了山的靈魂。
腳踏一條小路,身在半壁懸崖,覺得自己也像那老楊樹,沐風而嶙峋。
突然覺得自己高大起來,心純凈的就像這里的雪,沒有半點的污染。精神霎時大振,繼續向上,奇觀就在驚險之處。
誰能想到,上到半坡迷失了路。一邊是半圓形的梯田,像張開的雙臂,摟抱著山體。一邊是懸崖、深谷,奇險令人畏懼。
實在無法再爬了,也不敢再爬了,要是不留神,腳下那么一滑……我有些心虛,汗涔涔的不敢邁步。
風加大了勁,吹得人都站立不住。
正要打退堂鼓時,希望出現了,不遠處的一條小路如同一條黑色的帶子,盤繞而上。
“這里有路!”
顯然是通往山頂的一條小路,是掃帚掃開的,掃帚的印子在雪上還留著痕跡。
既沒有羊群的腳印,又沒有人走的腳印,是何人掃開的道路?
這是上帝的一種恩賜,還是人間的一種福祉?
毋庸置疑,心存感激。繼續攀越,否則就有愧于掃路者的用心!
很順利的爬到了山頂。此時,風更猛更大了,一身的熱氣吹的凈光,冷氣便開始親昵我們的身體。
陽光也似乎減弱了它的威力,只是白花花的照著。
遠處山峰連云迭起,遠近高低各不相同。霧靄祥云籠罩著山頂,真是蓬萊仙臺,瑤池神地。
烽火臺猶如一位滄桑的老人,雖然斑駁陸離,卻不失它的高大與偉岸。它沉默的站在山頂,靜觀人間風云變化。面對眼前的繁華盛世,它一定有著許多的感慨,也有著被冷落的孤寂。
頂上的枯草迎風瑟縮,還有幾只喜鵲在盤飛,在鳴叫。
明代的長城盤在它的腳下,坍塌的墻垣,裸露的肌骨,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它被遺棄后的哀傷。
我想到了孟姜女哭斷萬里長城的傳說,想到了文人墨客的詩句流出的悲傷,想到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壯烈,想到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邁!
揆古測今,多少血淚,多少犧牲!
我雖然感到它不該遭遇冷落與凄涼,它是歷史的見證,是血與火的歲月的象征,但又不希望它再抖起精神,燃起狼煙。
站在長城頂上一個寬闊的地帶,這里有一個殘留物體,與前面的烽火臺遙遙相望,也許是垛口的遺跡,也許是瞭望臺的部分殘存。它低矮、瘦小,有搖搖欲墜之勢,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就像一位老人在期盼著常年戍邊不歸的`兒子。一種莫名的蒼涼再次襲擊著游覽者的脊梁。然而,玄幻光下的老人又如披著袈裟的唐三藏。
夕陽染紅了山崗,雪山披上了紅衫,白馬王子馬上變成了窈窕淑女。
隱藏在陰云后的夕陽,從云縫里投射出玄幻的撲朔迷離的紅光!
左子說:“這叫耶穌光!”
光照的大千世界是一派的輝煌,一派的和諧與吉祥!
抬眼遠望,無垠的平川盡收眼底,從腳下鋪展開來一直延伸到天際,村莊如珍珠一般的閃亮,樹木像胡須,山如同眉黛,峰巒就像眉黛上的痣一顆。
雪霽后的冬季,勾起人們另一番的記憶,在這素潔的世界里,泛起“往事越千年”的回憶。伏案疾書,如同赴約于鴻門宴的刀劍,或者四面楚歌的悲哀里。
故地重游,一切流淌在脈脈的血液里。
今夕對比,你是否還沉醉在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酒缸里?
不說便罷,欲說還休。走進冬季,走進歷史,看不盡的風煙繚繞,閱不盡的人間滄桑。再回首,便是夕陽慘淡,雪山在暮靄中沉夢不語!
握住紛飛的記憶,讓紫陌紅塵,展翅高飛,演繹一場蕩氣回腸的經典!
繾綣的筆墨,也許會給你留下美好的一頁!
散文作文 篇7
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學習能讓我們擁有更多的知識,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幫助得人。學習對學生來說是再高興不過的事情,可是一個班上總有學習好的,和學習不好的人,學習好的人為什么能學習好?原因是因為學習好的人再課堂上面一心一意認真的聽講,回家以后便努力用功的思考,它們才能成為班上學習好的人。而學習不好的人呢?是因為即在課堂上面三心二意的分心,回家后又不努力,所以它們的學習成績便是在班上成績不好的人。而使它們學習不好的原因是沒有找到對于學習的興趣。而又是因為沒聽懂的原因。其實想學習好的辦法很簡單,只要你把你不懂得問題給弄懂,自然而然你就會對學習感興趣,也就會加倍努力的學習了!
學習成功等于正確的學習方法加努力加動腦筋。學習并不是難,而是你沒有努力,只要努力,沒有什么難題能夠難倒我們!
學習,首先是為了追求高尚,追求完美,留下毫無遺憾的人生。滿腹經綸,書富五車并不一定是一個真正懂得學習的人,真正懂得學習的人也不一定是完美的人,他們這些只會讀書的人,在此世道上,竟然自稱“有文化,有修養,十全十美的人”。
其次,學習雖然也包含有好工作,有素質,別人看的有文化這種成分,但目的絕對不能設為這些微不足道的“微量元素”,向我上面說的,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追求高尚,完美。
最后學習絕對不是好好看書,才算學習,學習的方法成千上萬,抱歉不能一一列出,因為方法實在太多。我就隨便舉一個,比如像看電視(不是那種不二不三,不三不四的),電視節目的功效甚至比看書還好,它會幫你把書上冷冰冰的字生動化激情的電視節目,就像最近熱播的《三國演義》,看電視時比看說時激動上好幾十倍,心早就飛到了那戰國。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當心眼睛。
散文作文 篇8
是誰,坐在茜紗窗下,細數輪回了一季又一季的滿簾落花?是誰,才情斐然,詩意嫣然?是誰,焚稿斷癡情,掩骨埋風流?
大觀園里,寶玉是唯一那個解風情之人。
茫茫人海,可悲多人責備,多人冷落,卻又可喜,喜得有那么一人知己,護己。
手把花鋤空灑淚,對著明溪,拾著落花,葬著落花,吟著“花開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問蒼天是劫還是緣,卻唯有流水潺潺。
是否是你的執拗,任性,尖銳害了你,才落得“花落人亡兩不知”的下場?殊不知,這偏偏是對封建社會的不滿,對這些濃妝艷抹的人心機深重的嘲諷!你不愿與她們一樣,失去自己高潔的傲骨,曠世不羈!
園里人都說你不及薛寶釵端莊,賢惠,可是這寶釵不也還只是個世俗之人?當日王熙鳳問她是否愿意嫁給寶玉,不也還是點頭了?明知寶黛情深,卻因為一己之私,害的黛玉“焚稿斷癡情”,害的寶玉“出家了世俗”,不也是她一手造成的,裝什么清高脫俗!
大觀園里真的是人心叵測,晴雯就因長得標致些,就被送出園去,最后落得“抱屈夭風流”的下場。
而那史湘云,因一次來金陵王府,與黛玉起了爭執,后來一直對黛玉心存芥蒂,一直認為黛玉不及寶釵。這樣的人,若是現在,斷不可以交朋友。妄自下結論,不知寶釵是圓滑處世,而黛玉卻是將鋒芒畢露,才能使別人不來傷害她,也傷害不了她。
畢竟,寶釵有母與兄,而黛玉,只孤身一人。
那日晴雯墳頭,寶黛兩人寫的一首詩來祭奠晴雯,卻最終也成了他們兩個的預言——
茜紗窗下,我本無緣。
黃土隴中,卿何薄命!
是啊,“卿何薄命”,多么無奈,荒涼的句子,令人扼腕嘆息,也令人心疼。
紅樓夢魘。
一場沉浮。
一場夢。
散文作文 篇9
20年以后,我變成了一位科學家,為了滿足大家對恐龍之死的爭議,我發明出了一臺時光機。我親自乘上它來到侏羅紀時代研究恐龍因何而死。
只聽見“嗖——”的一聲,我便穿越到了那里。
“嗷——嗚——”一只兇猛的劍龍和一只梁龍正在合作偷竊那只龐大的霸王龍的蛋,不料蛋沒偷到,反而被霸王龍發現,展開了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大戰。()
“呼——呼——”這時,我聽到了有一陣沉重的呼吸聲。我冷汗直冒,兩只四肢發達的雷龍正口水直流,呆呆的看著我,盤算著怎么吃我。我認為自己只有死路一條,突然,我想到了一片故事,我拿出了‘語言轉換器’對他們說:“我只有這么小一個還不夠你們塞牙縫的,更何況你們有兩個,所以你們中只有一個能吃到我。”我話音剛落,那兩只恐龍用丑惡的眼神盯著對方,都隨時為了食物打個你死我活,其中一只雷龍按耐不住了,它向同伴撲去。這場戰斗打得昏天黑地,都想置對方于死地,我暗暗在心里偷笑,于是,我找到了一個逃跑的機會。我便像一只匹脫韁的野馬飛奔出去,恐怕等他們打完了,連我的影兒在哪里都看不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一眨眼就跑到了河邊,剛想蹲下來洗把臉,一群身穿“綠色”鎧甲的揚子鱷便不由分說地把我包圍了。我再次面臨新的危機,感覺自己已經在閻王爺的殿府門口轉了兩圈,我并不絕望,我使出了對付剛才那兩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雷龍的辦法來對付它們,可它們并不上當,不像那兩只笨恐龍一樣。
這不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兩只雷龍發現它們被我耍的團團轉后,迅速召集了親戚朋友們,找我報仇,一雪前恥。看見如此陣型,揚子鱷們嚇得不輕,趕緊回到水里,丟下了我不管。雷龍們看到我便紅了眼,一個勁兒朝我這里沖了過來。我只好跑走了。人畢竟是人,跑不過它們,眼看它們離自己越來越近,我在次面臨危機。但是我看到了希望,我看見了時光機,我連忙鉆了進去,回到了20xx年。
我猛地醒了過來,原來這都是一場夢呀!不過我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后當一名科學家,發明出時光機,真真正正的去侏羅紀時代研究恐龍。
【關于散文作文匯編9篇】相關文章:
5.散文作文匯編9篇
6.散文作文匯編九篇
7.散文作文匯編五篇
8.關于散文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