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推散文
重耳四十歲逃于翟,子推跟隨。趙衰、狐偃也在跟隨重耳的行列之中。曾經在逃亡出游時,重耳饑餓,無法覓得食物充饑,后子推見了,內心難過不已,于是便想得一辦法:取小刀割自己腿上肉煮了獻給重耳。重耳問,知是子推之肉時,感激不已。
先就此事說說。子推為臣子,不能想方設法為重耳出謀劃策,反而追隨逃亡十九年。在此期間,沒有聽到過子推如何謀劃重耳如何有效地回國,只是追隨端茶奉水。這不是士的職責啊。讓重耳挨餓,以至于后來以人肉煮而充饑果腹。多么殘忍的事啊。而重耳竟感激地吃下去了。他的心,多么的惡毒,竟連人肉也敢食。且不說重耳的殘忍,單說子推的無能。當初決定棄老母追隨重耳,根據當時的境況和形勢就該思量好以后的種種。后來重耳饑腸轆轆,想趙衰,一武將,不能狩獵野味來填補眾人饑餓也就罷了,子推,國人及外人都說是名士,但在此刻,竟不能用計解決溫飽。這難道不是子推的'無能嗎?憑借這兩點,上天也要怪罪他啊!
再說子推同重耳乘舟渡河,當時因為看出狐偃是愛慕富貴之人,便有隱居的想法。也就是,他自認為清高,不肯與愛慕富貴之人同朝而列,認為這是對自己人格的侮辱。其實,反問一句,愛慕富貴有錯嗎?可恥嗎?而且狐偃又不是追求不義之財。
結論是,子推愛名勝過愛財,愛清高勝過愛權位。所以后來子推與他母親焚死于介山,也是必然的。一個如此清高的人,而腦子又不好使,怎么會屈于山火呢。
他與他母親當時出來了,事情又鬧得如此熱鬧。狐偃不羞辱他,他自己的清高也足以讓他從今往后不敢抬頭做人了。所以唯有死方是最好的選擇。可惜呀,為了成就子推之名,而枉送了母親的性命,卻也可悲。但也悲重耳識人之誤啊。
子推呀子推,人們在清明寒食時,想得只怕是你的一片忠心吧。誤解呀誤解,其實應該是你的清高啊。
【讓子推散文】相關文章:
1.推窗見綠優美散文
2.敖子逸隨筆散文
3.火燜子散文隨筆
5.母親的馓子情散文
6.散文讓我仰望
8.遲子建散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