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問題散文
1.
我的學歷不高,視力卻不好。我知道,這一點讓我有點難以啟齒,只是事實就是這樣了,我也無可奈何。隨著戴眼鏡的時間愈發的長久,我也有些習慣每天早晨醒來之后,順手就去摸索著床頭的眼鏡盒。
當然,我不是天生就近視。相反,在兒童時代,我的視力在所有小伙伴中,還算是不錯的。至少,不管是在夜晚打著礦燈去捉魚,對著星空尋找著星座,還是爬上高山遠眺霧靄的村莊,總有著不俗的表現。
這一切的境況,直到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才有所改變。
倒不是說,我小學的時候讀書非常的努力,每天晚上在家里挑燈夜戰。在我的記憶中,小學時代的作業很少。幾乎是每天的晚上,給我印象最深的,都是和同學一起在街道上玩耍。有時候,就是不知道玩些什么,依然在街道上隨意的閑逛著。對于整個小鎮的了解,即便是比起那些老年人來,也不弱多少。
而且,每到周末的時間,也是三五人約好了,騎著自行車,或者是到山野間游玩,或者是到偏僻的村落感受每一個村的人情風貌。
當然了,那會兒,我恐怕還不知道所謂的踏青、尋找文化遺跡這樣的名詞,但是,大抵上做的就是這些了。諸如哪個地方的山最陡峭,哪個地方的水最清澈,又或者是哪一處的寺廟里的老和尚最是和藹,哪一村的牌坊最是古樸,等等,足以說明小學時代的悠閑時間,是非常充裕的。
此外,也不是我在看書、寫字的時候,姿勢不正確之類而引起的近視。
作業少,所以寫的字并不多。唯一有深刻印象的,還是在二年級的時候,參加了一次全鎮小學生的鉛筆字比賽。大概是全班的同學里,我寫的字,還算是工整吧,被班主任點名參加。之后的,所有關于練字的印象,就顯得比較的辛苦了。不過,一旦開始所謂的練字,老師對于寫字的姿態,以及握筆的姿勢之類的,就提點得非常的及時和嚴格。而且,作為二年級的學生,認識的字詞,其實也不多,寫來寫去,就那么幾個,時常是按照每一周練習多少字,來安排任務的。但凡是這一周的任務,完成得漂亮的話,那么,下一周練習的字數,就少了。
至于看書、看電視之類的,小時候的我,并不喜歡。家里在我念四年級之前,是沒有電視機的。我也沒有捧著飯碗到鄰居家看動畫片的習慣。反而是因為,當時我們的寫字作業很少,讀書、背書的作業,相對來說還有不少,一般的,還得讓家長檢查和簽字。
可以說,我的小學時代,幾乎都是跟隨著爺爺一起生活的,父母大多不在身邊。爺爺不識字,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所以,每一次的讀書完成之后的簽名,都是我自個兒隨意畫個名字就唬弄過去了。漸漸的,連讀書的次數,都在減少。老師檢查背書的時候,基本上會從第一桌開始,然后,我就坐在最后一桌,匆匆忙忙地翻到要背的那一頁,開始強記,等輪到我的時候,站起身來,嘰里呱啦地把自己剛記下的內容復述一遍,就能勉強過關。或許,在我坐下之后,就會不背誦的內容給忘了。
這在當時的我看來,卻是一件無比拉風的事情。
所以,大體上,我分析著,我的近視,應該從我迷上街機開始。
也許,對于現在的孩子而言,街機兩個字并不熟悉。但是,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卻是一個街機泛濫的年代。整個小鎮上,光是街機的游戲店,就有著六七家之多。即便是到了現在,也還有著兩家營業著。雖然光顧的人數上,和早些年相比,相差甚遠,但其影響力,依然廣泛而深遠。
閑著的時候,我還和媳婦一起,進入過街機游戲廳。我會去玩一會兒街霸、快打三代、雷龍、三國志之類的經典游戲,而媳婦則是在一旁專心致志的玩幾把蘋果機。身邊坐著的人,大多是小孩子。有的是初中生,有的是小學生。在進入街機游戲廳之前,門口寫著八個粉筆字:未成年人禁止入內。只是字跡已經在風吹日曬下斑駁不堪。
我念小學的那會兒,也是這樣。游戲廳老板是知道小孩子不能沉迷于這樣的游戲的,學校的老師也會囑咐我們,放學后不要去玩街機,奈何,在我們看來,街機的魅力,豈是學習可以比擬的?
如果不是這么多少年兒童,站在街機的面前,游戲廳又怎么能維持得下去。所以,游戲廳的老板,對于孩子們的到來,很多時候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依然出售著用來玩游戲的銅板。
一開始的時候,我還只是處于好奇的階段,就是喜歡隨意的操控著屏幕里的小人,做著各種動作,進行著闖關、戰斗。不同的操控方式,人物所做出來的舉動,以及攻擊出來的招式,都不一樣。有的非常的平實、耐用,有的也極盡華麗,讓人心馳神往。
當然了,每一個“大招”的使用,都是需要不斷的練習手法,才能逐漸的掌握的。這讓我口袋里的錢幣,盡數的換成了銅板,又盡數的投入到了街機之中。
漸漸的,當我們對某一項游戲習慣了操作,并且熟練闖關的時候,我的腦海里,時常會猜測著,這游戲的下一關,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景,會有著如何的守關人員,有多少彪悍的戰斗值。
奈何,對于我來說,當時的零花錢并不多,不足以維持我在街機上的消耗。想要不斷地玩下去,就只能是你操控的人物沒有死亡,又或者是死亡的名額沒有滿。再不濟,就是重新地投入一個銅板,選擇讓角色人物復活。如此,游戲才能繼續。
所以,五毛的零花錢,能換取三個銅板,在目前看來,的確是非常廉價的,但是就當時的我而言,也無非是每天放學后玩個一把、兩把的,很難做到盡興,甚至于是闖通關之類的。
不過,這也難不倒我。我就經常的在自己口袋里空空如也的時間里,也守候在游戲廳里,看著別人玩。總有比我有錢的人,又或者是比我技術好的人,玩到一些我從未闖入過的關卡。這是一個讓我預先了解場景,乃至于是人物出場、武力值、戰斗方式的機會。
有許多時候,我還能不恥下問的,和別人請教,怎么樣來發一個大招,怎么樣配合才能盡大可能的闖關成功。我時常在想,如果我當時把這股勁兒用在學習上,取得的成績會不會更好。盡管,當年在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也不差。
只是,這一切都是設想而已。
當時間來到六年級,我依然還坐在教室中的最后一排。這個時候,我逐漸的感受到,看老師寫在黑板上的粉筆字,越來越是吃力了,那模糊的感覺,朦朦朧朧的,仿佛教室里的世界,蒙上了一層面紗。
有一次,和父親提起,這才去了一家眼鏡店,佩戴上了人生的第一副眼鏡。我清楚的記得,那眼鏡的度數是一百五十。那個時候,父親讓我多注意保護視力。只是,我在意的不多。總感覺,保護視力之類的,豈不就是跟每日課堂上,做的眼保健操一樣嗎?都是應付一下,形式主義而已。
于是乎,這副眼鏡,陪伴著我進入到了初中。
或許是因為初中的學業,忽然的加重了不少,不管是從書本的量上,還是從課程的安排上,又或者是從作業數量,以及讀書帶來的諸多壓力上,都有了可觀的變化,在用眼的保護上,就愈發的疏忽了。
我常說,我已經習慣了佩戴眼鏡,就好像是習慣了,從六年級的一百五十度,到初中畢業的時候變成了三百五十度,再到高中畢業的時候,達到了四百多度,一切都是在悄然之間的增長。
而在戴著眼鏡的生活里,麻煩肯定是有。讀書的時候,參加體育課,倒是還好,一般的跑步、跳遠、做操之類的,麻煩都不太明顯,反而是打籃球的時候,最能感受到戴著眼鏡的痛苦。我就有一個高中的同學,近視的程度達到了七百多,因為有時候,打籃球的過程中,眼鏡會被籃球磕到,只是,一旦去掉眼鏡,兩個人相距三四米,傳球過去,直接擊中了他的腦袋,他依然會看不清楚。
此外,游泳、洗澡的時候,戴眼鏡所帶來的麻煩,就更是明顯了。有一次,吃火鍋的時候,菜還沒下,就感受到自己的眼前一片的茫茫。此外,從空調間里走出戶外,第一個要做的,是要去拭擦眼鏡片,若不然,等待著你的依然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所以,哪怕是習慣了佩戴眼鏡,哪怕是有人經常的提起,佩戴著眼鏡還挺好看的,我也曾苦惱過,如果沒有近視,沒有透過薄薄的鏡片去看人,看這個世界,一切會不會有所不同?
2.
女兒今年三歲,如果按照周歲來算,還不滿二周。
我媳婦經常的說,看著朵朵(女兒小名)的.五官,最為滿意的地方,恐怕就是眼睛了,很大,很有神。我知道,女兒的眼睛長得像她媽媽,其余的則是像我居多。無怪乎媳婦會經常性的得意。只是,朵朵的眼睛看著,的確漂亮。睫毛很長,眼睛眨巴眨巴的,就很是可愛,而瞳仁黑色的部分很大,顏色很深,看起人來,也就像是會說話一樣。
不過,女兒最近喜歡上了玩手機。
手機里有很多女兒的相片,以及錄像。在我家里,電視基本上不開,我和媳婦鮮少有坐著看電視的習慣。大凡是有喜歡的電視劇、節目之類的,也多是從電腦上看,省去了許多看廣告的時間。
在見到電腦的時候,朵朵會習慣性的喊“外婆”。就朵朵接觸到電腦的時間而言,大多數都是和她外婆視頻的時候。其余的時間里,朵朵也不太會對電腦產生興趣。曾經,媳婦給朵朵在電腦上,放過一些動畫片,像是蠟筆小新、喜洋洋之類的,都有。奈何,朵朵更在意的是粘人,讓你抱著她,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節目畫面上。
我想,這一點恐怕和家中很少開電視有關。至少,我的幾個朋友家中的小孩,還是相對來說比較饞動畫片的。
而手機中的錄像,拍攝的場景、人物,基本上都是和朵朵相關。有時候,我們自己看著,也會開心的一樂。像是朵朵又哭又鬧的時候,又或者是尿褲子、玩耍得忘乎所以等等,這些錄像視頻用來記錄孩子的成長,還是很有意思的。
或許,就是因為錄像中的人,是她自己的緣故,不愛看動畫片的朵朵,對于手機中的錄像,卻總是能夠看得專心致志。尤其是在近階段,晚上躺在床上了,朵朵還會喊著“錄像看看”。四個字的發音,對于目前的朵朵而言,相當的不容易。一般的,她都是說兩個字,或者三個字。偶爾的出現一些長的語言,那就是“小孩子的世界,你聽不懂”了。
可是,“錄像看看”四個字,朵朵卻能夠說得非常的清晰。
當然,不是說我不建議女兒躺著看錄像中的自己,并且流露出一臉歡樂的樣子。在之前的時間里,朵朵就經常的玩手機。可以說,對于媳婦的手機,我擺弄起來,都沒有她來得熟悉。她這么小,竟然就會自己開機、關機,并且知道點哪里,會出現自己的圖像,會有錄像可以看。
每看完一段錄像,她的小手,還會在手機屏幕上自然而嫻熟地滑動,抵達下一個錄像的圖標,或者是直接的點擊重新播放、暫停、快進等按鈕。總而言之,若是忽略她的年紀,可以看作這個手機就是她的。
只是,朵朵有一個習慣很不好,那就手機的屏幕并不大,而她看的時候,總喜歡把手機舉到自己的眼睛跟前。尤其是在晚上睡覺之前,房間里熄燈之后,手機上的光亮,對于孩子來說,的確是有些太過刺眼。
我和媳婦,“騙”過朵朵幾次,說是手機沒電了,又或者是手機也需要休息了,等等。有時候,急了,媳婦也會沖著朵朵喊,你看,爸爸戴眼鏡的,每天起床洗臉都很麻煩,你難道要和爸爸一樣?只是朵朵依然不愿意放開手機,她完全就不知道,什么叫作“近視”。一拿掉手機,她就是哭,就好像是被搶走了喜歡的玩具。而后,次數多了,也的確是有手機沒電的時候。這不,朵朵會自己嘗試著開機,實在是打不開光亮之后,情緒倒也會逐漸地安靜下來。如此,為了哄一下小朵朵,每次睡覺之前,媳婦總歸是直接的把手機里的電池給卸下來的居多。
媳婦總說,孩子太小,和她講保護視力之類的,完全是行不通的。我們做大人的,需要時時的看護著點兒。
而對于一個還未滿兩周歲的孩子來說,如果視力真的有損,那她今后所看到的世界,會不會還和期待中的一樣?
3.
一個相熟的朋友,辦了一個輔導班,針對的是小學生群體。
我生活的地方是浙江沿海的一個小鎮,鎮上的許多成年人,都是外出做生意的居多。家里有小孩子的,一旦到了上學的年紀,基本上就都是放在小鎮上,讓爺爺奶奶帶著。這就像是我念小學的時候,歸我爺爺管一樣。
只是,現在的小學生,作業繁多,至少,遠要比我念書那會兒多出不少。而且,我看到過小學生的書包,有些都能夠沉重到壓彎了小孩子的腰。暫且不說輔導書之類的盛行,光是學校里規定發下來的書本,就要遠超我念書的年代。
所以,針對小學生作業輔導,外加周末補習一些作文、奧數之類的輔導班,就應運而生了,并且在小鎮上頗有市場。
我家就住在小學的附近,時常的,會和媳婦一起帶著朵朵,去朋友家的輔導班里坐坐。一來,朵朵喜歡有小孩子多的地方;二來,輔導班中的多數學生,也不是安分的主。如果我和媳婦有空的話,倒是能夠幫上一點兒小忙。
整個輔導班,大約有二十來名的學生,所念的年紀,幾乎從一到六,都有。
每一個年紀的作業也是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多。我鮮少有看到,有誰是在晚上七點之前,就能夠順利完成當天作業的。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做到八點鐘左右。有的,或者是當天的作業實在是多,或者是因為其本身學習成績不好,詢問的題目太多,又或者是干脆的對作文、寫字速度不夠快,總之,就是經常有學生等到晚上九點多了,還沒有完成當天作業的。爺爺奶奶來輔導班接人,也只好是陪伴著,等著。
我不知道,看著這樣的景象,內心里是什么樣的感想。
朋友的輔導班內,新屋白墻,夜晚的時候燈光明亮,哪怕是到了冬天,房子外面寒風凜冽,做作業的課室內,也頗為溫暖。爺爺奶奶們,坐在后間等待著,聊天胡侃,辛苦說不上,卻總有點浪費時間的感覺。
如果已經完成作業了,而接的人還沒有來,那么,可以在后間,看會兒電視,又或者是翻幾頁書架上陳列的各種圖書。
學習的環境和條件,比起當年的我來說,已經好了許多。只是,我總有種,當年我放學歸來,冒著寒風的蕭索之感。
二十多名學生中,有十三四人,是戴著眼鏡的。我曾好奇的詢問過其中的幾人,你們班級上的同學,戴眼鏡的人多嗎?多,超乎了我的想象。低年級的還算好了,基本上,可以認為是不多,還可以接受,但是,高年級的,就有一位告訴我,他們班級五十一名學生,戴眼鏡的,竟然有三十九人。
我砸吧著嘴角嘀咕一句,若是如此念到了高中,又會是什么樣的景象。
然后,我細心的尋找著,諸如這個孩子寫字的時候,頭低得幾乎和作業本親密接觸了;這個孩子側著腦袋抵在桌面上,另外一只手在翻著書頁;又有一個孩子,做完了作業,在后間搬了把看著電視,椅子和電視的距離不到兩米。
我想,這些都還是可以改的。但是,每天晚上在燈光下,做作業到八九點鐘呢?
4.
我的伯父,帶著我堂哥的兒子,住在我的樓上。
這孩子正在念三年級,學習成績很好。至少,據我了解,在班級里,應該是能入前五名的。而我伯父雖然學識不高,應對起小學三年級的大多數作業,也還算是勉強能夠通過。再不濟,用伯父的話來說,不還是有我嘛。
所以,我的侄子,并沒有和大多數的小學生一樣,被送入到輔導班。每天放學回家,就是自個兒,在房間里做作業。我常常說,這樣的孩子很乖,讓大人省心不少。而伯父卻是經常說,雖然在完成作業上,很自覺,但是,哪怕是做完了作業,他也會看著電視,每天晚上不到八點半,就不會上床。
最近的一段時間,侄子經常會來到樓下,說是要在電腦上做作業。
伯父是不懂電腦的。他的愛好更多的是拉拉二胡,連玩牌、麻將之類的,都很少實施。但是,不知道怎么的,侄子對于電腦卻頗為熟悉。第一次的時候,我還特意的幫助他,按照他摘抄下來的網絡地址,輸入進去,來到了一個全市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網站。
我大致的瀏覽了一下,基本上,是針對小學生在面對著一些自然災害,比如臺風、地震、泥石流等危險,又或者是在路上、校園內遇到歹人,應該要怎么辦的內容。具體的,則是被分成了三十余課,每一課都有客觀的講解,之后,又五到十題的選擇題,讓學生自己選擇選項,最后點擊提交,顯示一個相應的成績。
每一個學生都有老師發下來的賬號、密碼,輸入后,所做的答卷的成績,就會被網站記錄,老師也可以方便查詢。
我可以理解,小學生應該學習這樣的知識。但是,放在電腦上,卻讓我有點兒啼笑皆非的感覺。若是學生的家中,沒有電腦呢?就好像是,我的侄子,隨著他爺爺一起生活,父母皆不在身邊,家中就沒有電腦。若不是住在我樓上,或者我哪天不在家,那么,他如何完成他的作業?
當然,這一點和我想要敘述的,暫時無關。因為侄子自個兒會擺弄電腦,至少,鼠標、鍵盤已經會正確使用了,所以,大凡是他來的時候,我也不會長時間的坐在他的旁邊,可以自顧自的干一些事情。
只是,很快的,我就被一陣的歡快音樂所吸引。原來是侄子,已經完成了網上的作業,轉而開始玩起了網絡上的小游戲。我看了看游戲的內容,大致上,和我當年玩的街機,是類似的。
我笑著問道:“以前經常玩嗎?”畢竟,從他的熟練指法,以及興致勃勃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侄子只是靦腆的回答了一句,玩過。
事后,從伯父的口中得知,周末或者假日的時候,到縣城父母那邊,小孩子就會連電視也不看了,轉而開始霸占著電腦。有一次,周六的晚上,竟然一個人玩到了十一點鐘。堂哥還以為他之前睡了。誰知道,他爬起來,繼續的玩著游戲。而第二天一早,堂哥和嫂子還在睡夢中,被一陣的噼噼啪啪的聲音吵醒,也是侄子在玩電腦的結果。
當然了,除去節假日的時間,我這個侄子的作息,還是相對規律的。
不過,我想這更多的,還是伯父在他身邊管著的緣故。有幾次,他在我這里做完網絡上的作業,還猶猶豫豫的不想上樓,我幾乎是攆著他上去的。他在看著電腦屏幕的時候,眼神是興奮的。但是,偶爾的在街上遇到的時候,看人的眼神,會微微的瞇起來。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這讓我聯想到另外一個孩子,也是我鄰居家中的,已經讀小學五年級了,平日里成績大體上還過得去,說好不好,說壞也不壞,放學回到家之后,就是一屁股坐到沙發上看電視,哪怕是在吃飯的時間里,眼睛也是瞅著電視。
如果不看電視的話,他母親偶爾支使一下,他也能答應,像是買點醬油,收幾件衣物之類的。但是,若他正坐著看電視,基本上,你即便是沖他喊話,也沒什么回音的。后來,為了不讓他經常在家里看電視,他母親把閉路電視的費用給停了,奈何,有一天晚上,吃飯的時間到了,他還沒回來,時間越過晚上六點,他還是沒有回來。
他母親很擔心,找了學校,找了他經常去的小店,甚至還找到他的阿姨家,都不見蹤影。我們作為鄰居的,有空的,也都四處去幫忙著找了,像是學校邊上的游樂園,大街上的一些超市、游戲廳,甚至,還去到了經常和他一起玩的同學家中詢問。
到了將近七點的時候,他一個人回來了,就坐在自己家里,看著電視中播放的地方臺節目。我看到之后,立即打電話給他還在外面尋找的母親。之后,傳來的打罵聲,暫且忽略,言語中我們知道,這孩子也沒有去什么危險的地方,只是在一個同學家里看電視,忘記了時間。
他的母親,端出一碗溫在鍋里的飯,給他吃。飯菜上,已經沒有什么熱氣了。他吃得狼吞虎咽。有旁人問,在同學家看電視,同學的父母沒喊你一起吃飯嗎?孩子的嘴里滿是飯,沒有解釋。他的母親說,他說自己吃過了。
那話語里的怨氣、擔憂、心疼,似乎一下子就全浮現在了這位母親的眼眶中,化作一片的濕潤。
而就在上個月,這位母親和我閑聊到,小鎮上,哪一家的眼鏡店比較好。
我忽然的就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對于近視而言,原因有許多種。我見過有的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是近視的,那是遺傳。我初中的數學老師,他的孩子,三歲的時候就戴眼鏡,兩根鏡腳上,還連有一根線,防止孩子玩鬧的時候,把眼鏡給摔了。但是,更多的,還是后天的原因,造成的近視吧。
而在這些原因里,可以避免的,不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遺憾的,又有多少個呢?
【近視問題散文】相關文章:
3.近視的煩惱
4.小議近視作文
7.后來我就近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