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盡所有的朦朧抒情散文
漫步人生路,你會遇到許多緣,總有那么一種緣走入你的內(nèi)心深處的心跡里。總有一個遙遠(yuǎn)朦朧的地方,始終有一個朦朧夢牽動著我,飄逸在朦朧的思緒里揮灑不去。這種緣讓你感覺離你很近,想要伸出手去擁抱,但卻離你很遠(yuǎn)。時而朦朧,時而清晰。有人說,朦朦朧朧的人生,是糊里糊涂的人生,也是消極的人生。豈不知多數(shù)人口中的朦朧,是眼睛的朦朧,而不是心靈的朦朧。朦朧只是看不清,卻不是糊涂,如果真的是糊涂的人生,那便活得毫無意義了。而朦朧帶給人的卻是一種境界,一種看盡世間一切美好的境界,因?yàn)殡鼥V,所以丑的也許也可以是美的。
煙雨是一種景象,無數(shù)雙眼睛伴著華麗的外表看著熠熠生輝,可有誰洞悉這朦朧之后開闊的意境。有時,我們所留戀的,其實(shí)只是一種情境,一種似夢似幻,亦真亦假的感覺。可這又有什么不好呢,總歸是有了花兒開的浪漫,詩樣的情懷。那些燦若花兒般的時光,成了記憶里最純最美的畫卷,展開時,亦透露出或淡或濃的清香。多么希望自己心靜如水,而此時,竟是這樣的容易感觸。難道心真的老了嗎?歲月的厚重,永遠(yuǎn)也阻擋不了時光的輕盈。就像那滄海桑田的誓言,有時候卻是多么飄渺。思念就像一首散文詩,總是隱忍著,到濃時亦迸發(fā)出那熱烈的情焰。如果我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加以詮釋,那么該是多么美好。許多時候,煙雨朦朧被看成是一種迷惑,一種悵惘。其實(shí),這是心境的限制。就像前些天,我讀余秋雨的散文,他寫的《牡丹亭》那一節(jié)確實(shí)是深入到人物心境里了。《牡丹亭》里杜麗娘去花園看了一園春色,即立刻與這園子里的一切產(chǎn)生了共鳴,讓她感覺到她自己的生命與她眼前燦爛而又容易凋零的春華是那么相似。對于生活樂趣,沒有一種心境,是無法達(dá)到共鳴的。就像,我從梧桐樹下走過,可以聽見梧桐灑脫奔放的的心跳,你卻只享受到樹下一片陰涼。對于敏感的人,不是因?yàn)槎嗲椋且驗(yàn)槎嘈摹P睦镉幸粋屬于自己的世界,不在乎別人強(qiáng)加的框架。
嚴(yán)冬走過,春天就要來臨,可是靈魂依然獨(dú)自逍遙。靜,可以享受到自由;動,可以感受到飛翔。我想,這樣的夜晚,伴著這樣的曲韻,纏繞著如此的惦念,將是一種幸福的滋味。霧里看花樓頭望月,芳草更行更遠(yuǎn)而生,地平線在遠(yuǎn)處走進(jìn)還遠(yuǎn),長距離生發(fā)美感。關(guān)山千萬重,阻不斷綿綿的`思念;水路千萬里,隔不開苦苦的牽掛。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天青色,等煙雨,余音過后才是真諦……想想我們處世的種種,這一刻似乎詮釋了一切。我明白,人的一生里,總會有一個地方,傾注著生命里的相托,承載著生命里的相約,延續(xù)著生命里的夙愿。哪怕那個夢還在期望里,哪怕那個美好的風(fēng)景還在遙遠(yuǎn)間,也許這就是等待的經(jīng)典,缺憾的完美。放眼掠過城市的風(fēng)景,冬天里獨(dú)特的安靜,雙腳不禁退了后步,而我卻為它等待另一個春天。醉是煙雨朦朧時,拈得一花樂逍遙。花草一世界,我們享受,是因?yàn)槲覀冊谀抢锪粝逻^一份美麗。
人生的有些事情,不看到要比看到好,看不到最好。因?yàn)楸3诌m當(dāng)?shù)木嚯x才能那么的美麗,保持一定的溫度才能長長久久,不可對他有太多的苛求,不要對他有太多的幻想,不能對他有太多的奢望,只能這樣靜靜的守候,靜靜的守望著他的純,她的美。只能這樣淡淡的品味,只能這樣默默的付出,才不會有任何傷害。用一種特殊的心態(tài),用一種高尚的心境來看待。星光下,柔媚的味道讓我陶醉其中,身邊的一切都被賦予了詩情畫意,似乎天在藍(lán)色里借風(fēng)搖動著綠,地在風(fēng)情里助人沉浸著意。一直以為看不清楚的東西才是最美的,達(dá)不到的彼岸才最讓人想要到達(dá),因?yàn)榭床磺?朦朦朧朧,所以才在心里保留了一份美好,一份期待;因?yàn)檫_(dá)不到,所以才有動力去達(dá)到,例如地平線。也許思緒早已延伸到萬里高空之中,放飛靈魂的感覺,是在喧囂和繁華里找不到的。也許是這樣一種朦朧,罩住一切不清晰的思緒,讓幻想脫離本體渲染一切有靈性的東西,然后化靜為動,那么就有了靈性。用心感悟,方得天地的妙境,人也自得一份境界。這朦朧的意境里,最適合幻想。這妙境里應(yīng)該是被設(shè)計(jì)者當(dāng)成青春的第一道風(fēng)景,按常理說,應(yīng)該是被熟知的地方。可迷醉的我真的不曾想起有誰跟我提起過有這樣一片美麗的天空。
【傾盡所有的朦朧抒情散文】相關(guān)文章:
6.一場朦朧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