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雨中斗笠情抒情散文

時間:2019-06-13 08:12:43 抒情散文 我要投稿

雨中斗笠情抒情散文

  春雨連綿的日子,在一家鄉村飯店吃飯時,發現店中墻壁上掛滿了過去各種各樣農具,墻壁上斗笠勾起我深深的回憶。對斗笠的記憶是以前在我老家江南的水鄉,可以說斗笠和蓑衣是村民們出行、干活必備的用具,幾乎家家戶戶的墻壁上都掛著它們。

雨中斗笠情抒情散文

  老家盛產竹子和棕樹,屋后的青山上是連綿不斷蒼翠的竹林,地頭邊長滿了寬大的粽子葉是做斗笠最好的原材料,手巧的篾匠將成熟竹子劈成竹篾用以作為胎骨,以帽頂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分為上下兩層,每層要編16圈,每圈要4根篾,上下兩層,就要用掉128根細的篾,用細細的竹篾編織成兩層經緯網,網中鋪著曬干的粽子葉。可見做好一個完整的斗笠可不容易。

  無論下雨還是天晴,斗笠總是隨著村民們行走在田間地頭,湖中小舟上隨處可見。放眼一望,宛如無垠的田野中漂著一枚枚闊葉的浮萍,更似那平靜的湖面上移動的傘花在湖面上四處移動,讓人賞心悅目。

  戴一頂故鄉的斗笠,就像把故鄉裝在心上,無論走到哪里總是忘不了故鄉的聲音。那戴在頭上的斗笠如同一朵朵流動的傘花伴著孤單的身影在異鄉的街頭流動,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聞到故鄉的.芬芳,小小的斗笠一路承載的是故鄉不了情。

  “小小斗笠情又深,我編斗笠送紅軍。妹送阿哥慢些走,盼望早日傳佳音”。想當年一頂寄托家鄉親情的斗笠伴著紅軍阿哥轉戰大將南北,在青紗帳和甘蔗林里演繹著“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畫面。

  千百年來斗笠庇佑著辛勤的勞動者,承載著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從《詩經》“何蓑何笠”、《國語》“簦笠相望”來看,斗笠作為雨具,至遲出現于公元前5世紀初。經歷了漢代的雛形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鼎盛期,民國的興盛期至建國以來的繁榮、衰敗期。相傳乾隆年間,時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荊坪村人潘仕權執掌宮廷禮儀,他回鄉省親返京,將中方斗笠獻給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極高贊賞。從此中方斗笠成為清朝貢品,聲名鵲起。

  過去刮風下雨時,在斜風細雨中,免不了穿上一襲蓑衣,戴上一篷斗笠,那種“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場景成了田園里最常見的風景。蓑衣就是用棕絲編而成的雨衣,結實厚重,穿在身上非常暖和。到如今人們都改穿雨衣了,輕薄如蟬翼,輕松自如多了。

  蓑衣漸漸離開人們的視線,不過那古老的擋雨遮陽的斗笠,至今仍活躍在在山村水鄉之間,但工藝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斗笠具有新穎、美觀、時尚、防曬、透氣、隔熱、防雨、耐用等多種功能,一些風景名勝景區斗笠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在景區專賣,深得游客們喜歡。

  斗笠已成為時尚女性和釣魚玩家的個性遮陽帽,還可做為舞臺道具及家庭、飯店賞心悅目的掛件飾品,是很受世人歡迎的一頂多用的竹藝工藝品。

【雨中斗笠情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1.雨中愁思抒情散文

2.雨中行抒情散文

3.雨中隨想抒情散文

4.那段情抒情散文

5.同學情抒情散文

6.冬情抒情散文

7.酒情抒情散文

8.落葉情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