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有國界主旋律無國界情感散文
《開拓1453》
這部電影看到一半時,我已經昏昏欲睡了,以致于后面的君士坦丁堡攻防戰這段高潮戲份,我再也提不起一丁點兒精神了。
歷史上每次宗教戰爭的外衣下,總是赤裸裸的利益;這部電影要做的,也就跟無數蹩腳的歷史學家和文人一樣,給這場不均衡的戰爭再次披上信仰的外衣。
所以,拋開那些華麗的特效,這部電影能給我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四個字:真主至大。當然,我對真主他老人家沒有任何意見,我只是關心他會不會因為總是聽這幾個字而倍感無趣。或者,他和耶和華看著各自的信徒哼呵哈嘿殺來殺去也是個樂子?仁慈的.主,原諒我這充滿惡意和褻瀆想法吧。
毛姆說:“ 夸張有兩種結果,要么讓作家走上頂端,要么讓他淪為荒謬。”這句話不僅適用于小說,也適用于電影;而這部電影,很不幸,屬于后者。
這種荒謬,更多要歸功于它那夸張的結局。奧斯曼帝國最勇猛的勇士不惜一死執著于插上代表勝利的軍旗那段戲,我就不說了,看看最后的結局吧,勝利的征服者走進大教堂,面對惶恐的人群,抱起一個好巧不巧在他面前的小女孩,說:“我們是一家人。”幸福的光暈瞬間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這一刻,我那14寸的小屏幕無論如何也盛不下這似曾相識的荒謬,是濃濃的、國產片里主旋律的味道。
不一樣的國度,一樣的主旋律。
【電影有國界主旋律無國界情感散文】相關文章:
1.愛情無國界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