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蓬萊仙洞的散文
石臺,皖南最后的處女地。這里珍藏著水的無窮力量。水,以柔克剛,沖洗日月;水,持之以恒,洞穿頑石。水的且歌且舞,成就了“溶洞之鄉”的美譽,尤以美麗無比的蓬萊仙洞為代表。
秋,天空瓦藍,陽光絢麗,綠樹濃陰,山巒疊嶂。山道,曲曲折折的石坎,神神秘秘的樹林,讓我想起李白的詩: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顧名思義,蓬萊仙洞,神仙居所。如今,我懷著向往神秘的心情,踩著仙人的腳印走進了“洞府之國”。從一線地縫里鉆入,陽光被黑物質吞噬。寒冷何懼?孤寂奈何?石筍伸出手臂,托舉一片靜謐的穹頂;巨龍匍匐,正在等待騰飛的呼喚。暗河奔涌。山泉滴靜。恰似一處難覓的世外桃源。
我俯視,一滴陽光氤氳而成的溶洞,鑲滿了地球的神話。是六億年前,古海沉積一層層石灰巖(碳酸鈣)。又9000多萬年前,地質節理裂隙水(二氧化碳)和暗河,不斷侵蝕,山地抬升,形成了“仙洞”。水融石化,又開始沉淀鈣質物,再生出鐘乳石,石筍,石芽……石臺蓬萊仙洞,2萬多平米面積,分天洞、中洞、地洞和地下河四層。
入洞,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酷似蓮花的鐘乳石,故得名“蓮花臺”。仿佛聞見一陣陣荷香。鐘乳石,水融石灰巖的新生。石頭“蓮花臺”,正在彌散一縷縷佛意:死為了生,生必有死。真真想不到,輪回的釋義在這里得以完美展現。忽聞及嘩啦啦的水流聲,但不見水流來。驀然,“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的經文,隨著水聲,在我心里蕩漾開來。
我在中洞行走。那海市蜃樓般的美景,都懸掛在每一叢鐘乳石中,讓記憶的河山羞澀。徐徐行,慢慢看,撫摸這些來自遙遠時空的光影,便感覺每一塊石頭都充滿著靈氣。爬上一段稍長的臺階,映入眼簾的是“靈芝塔”,她的形態是經過千百萬年的滴聚形成的。五彩燈光,把巧奪天工的石塔映照得夢幻斑斕,綠如翡翠晶瑩,紅如瑪瑙灼目,啟示著游人遐想無盡。
通過深深的探海長廊,我進入地洞。一座九米多高巨型鐘乳石,名曰“落地金鐘”,宏偉壯觀。它為啥穩立地上,而非高懸人間呢?哦,這是仙界之鐘,聲波上天入地。一條幽長小道,曲曲折折,時而上,時而下,盡顯地洞的九曲十八彎。石鐘乳叢生,懸掛禪意連連。那冰川流韻的蝶影,附在一束束星光中翩翩起舞,令游人心旌澎湃。兩壁石筍,凹凸有致,好似諸多神仙盤坐于此,凈心念經,普渡蕓蕓眾生。仰望鐘乳石,多想做一尾魚,逆流而上,在過往的地史中,游記一章誘人的傳奇。
通明宮殿,峭壁凌霄,燈影迷離。真是“金光萬道漾紅霞,瑞氣千條噴紫霧。”奇特迷仙宮,五洞相通,洞中有洞。洞內奇幻景色,讓你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廣寒宮,冰天雪地,銀裝素裹。眼前吊出一掛雪白的鐘乳石花,真乃稀世之珍。一石桂樹,枝頭綴滿石花,粉妝玉砌,晶瑩剔透,不愧洞中一絕。光陰凝固成新的巖石——朝霞,洇濕一樹綠葉鮮亮;好夢,如花開在日月軌道。
經過一段長廊,又一絕呈現眼前:但見洞壁溝壑縱橫的紋理,好似畫家運用皴法寫成的一幅長卷山水畫。畫里有黃山天都峰、九華山天臺峰,還有天柱山天柱峰,氣勢奇妙,別有一番風味,可謂一覽天下奇山。綿綿細流里,敲打一個又一個彎曲的問號,亦或一個又一個垂直的驚嘆號。水(海水,雨水,冰水,泉水),一滴一滴,緊密團結,敲打,洗刷。把漫長的孤寂制成鋒利的箭鏃,于山體巖石上雕刻出仙境中的形象。這是水的`力量結晶,勃勃花開天地,化作生命的精彩。
“王母瑤池”是全洞的最佳景點。瑤池瓊閣金碧輝煌,點點燈火閃閃亮亮,大片的白色的透明的高純度碳酸鈣結晶,如同潔白如玉的羅紗帳。更加奇妙的是,在相鄰的洞中倒掛著數以萬計的乳白色的管狀晶體,長有數尺,出細不一。這也當是純度較高的碳酸鈣結晶,因形如蠶絲,故名“天絲”。
一座“千佛山”佇立眼前,仿佛此處匯集著各路神仙佛主,或閉目打坐,或輕誦經書。最奇特的是“八仙過海”,好似八仙飄過南海來到蓬萊三島游覽。看那河仙姑搶先使用了法術,拋葉成舟,八仙都坐在荷葉舟上飄蕩,老船翁正使勁撐篙,累得滿頭大汗。八仙凌空去了,筍尖上遺留的露珠,如飛舞的螢火蟲,擠滿了古老的溶洞。
蓬萊仙洞,一種以秒為年的自成一體的世界,是山體水融的崩塌,是石頭新生的花放。人生多么渺小啊!但聞一滴滴水,落打在時光的臉上,叮咚叮咚,錚錚寧靜萬萬年。一種潮濕溫潤的情感撲面而來,讓探索的步子,輕松在鐘乳石的冰清追求之中。眸子于一幀冷靜如冰的畫面上游動,一粒滴水之聲,化去了功名利祿的魔影……
【走進蓬萊仙洞的散文】相關文章:
1.洞仙歌詩詞賞析
3.蓬萊小面名家散文
4.走進拉薩散文
5.
6.仙云賦散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