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經典散文
“杏花,花雖美好可是結出的果子極酸,杏仁更是苦澀。若是為人做事,皆是開頭美好而結局潦倒,又有何意義呢。倒不如像松柏終年青翠,無花無果也就罷了。”
在甄嬛傳第45集,純元舊衣事件之后,甄嬛失寵,在御花園里散步的時候,又來到當初和皇上相遇的地方,觸景生情,便說出了這樣一番話。若是結局苦澀,倒不如,一直默默無聞。
其實最開始甄嬛也是這么想的。她不欲爭寵,只想在宮中平安終老,也不愿去費心思得到皇上的注意。直到與皇帝偶遇,真正從內心喜歡上了這個夫君,才開始愿意為了他而成為后宮女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愿意冒著被“姐姐妹妹”們迫害的風險,為他懷孕生子。可是最終,也只是換來了一句:“宛宛類卿。”
帝王薄情,她如此聰慧,怎會不知?只是她太自信了,也愛的太深了。她以為自己會是那個例外,可到底,知道了原來只是個替身而已。
純元皇后多好?并不見得。她在皇帝心里那么美,大部分功勞還是因為她死在了一個好時候。而甄嬛犯了多大的錯?只是穿錯一件衣裳而已,雖是“冒犯故人”,但更多是因為鄂敏等人在前朝的各種讒言已讓皇帝起了疑心,又碰上了這個由頭,順便發作了而已。
說起來啊,還是因為皇帝一開始看上的就不是甄嬛,而是甄嬛身上隱隱約約的純元的影子罷了。
有人說甄嬛太惡毒了,年世蘭臨死前,甄嬛告訴了她這些年懷不上孩子的原因,讓她含恨而死;皇帝臨死前,甄嬛也告訴了他幾個孩子都非親生,讓他氣絕身亡。我從前也有些認同,可看到此處皇帝對甄嬛的絕情,忽然又有些釋然。既然你無情,那就不要怪我不義。這么多年來甄嬛真心對待皇上,到頭來卻落得這樣的境地,后來回宮之后又虛情假意了那么久,多少年的憋屈和仇恨,早就該發泄了,他毀了自己的.一整個青春,也毀了原本幸福的家庭,難道還要將皇帝當成恩人供著嗎?
我想起甄嬛傳剛開始的那一段,甄嬛在杏花樹下,開心地笑。那是她一輩子中最平和幸福的時光了。“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我們總覺得她一路走來,盡管有很多波折,但也算是成功勵志的典型了,可她得到了榮華富貴,卻也失去了太多。尋常人家的平安喜樂,兒女繞膝,天倫之樂,就連她阿瑪額娘那樣細微的幸福,她也無法企及了。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那樣滿心希望,溫柔善良的少女,只能塵封在記憶中了。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2.杏花春雨經典散文
5.梅邊吹笛優美散文
7.昨天今天明天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