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童年記憶的抒情散文

時間:2018-11-15 20:08:38 抒情散文 我要投稿

童年記憶的抒情散文

  一、鄉愁

童年記憶的抒情散文

  立秋之后又一次回到故鄉,村野景象依然,外婆家院門前幾棵高大的木梓樹、桐樹,濃密的樹陰,與籬笆圍起的菜園,如文人筆下的百草園。

  春日的綠韭菜、菠菜,蔥瑩;西葫蘆開出黃燦耀眼的花朵,張揚著艷之美。夏日菜園里,小黃瓜戴著金花,妝成一只細細長長的小刺猬,藏于密葉下,可愛又頑皮。秋日,淡紫色愁懷的芫荽,將那一頭傘狀花序綻放成一片芬芳的香霧。園里青石下的各色小蟲,搖動著觸須,蹣跚著步履,憨態可掬,好笑好玩。小時貪玩到炊煙四起,這時便聽到外婆隔著園邊的籬笆,柔聲喚我的乳名,抬眼望去,外婆的背影襯在夕陽里的余暉中,是那樣親切溫暖。

  外公在勞作的閑暇,喜歡讀書,如《三國演義》、《水滸》、《楊家將演義》,我常常纏著他講這些神奇的故事。那娓娓道來的敘說,委婉迷離的情節,亦幻亦真,自他的口中鑄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如門前小河的涓涓細流,沁入一片荒蕪未墾的心田,醉了我的童年。

  童年的記憶好像就在昨天,兒時的玩伴歷歷在目。平子長我一歲,是鄰居何叔的.兒子。我進城以后他也搬走了,現在什么樣不得而知。比我大兩歲的龍子,長的圓乎乎臉像個大西瓜。小時候鼻涕多,長大后當了兵,復員回到村里,當了組長,村里書記,不算富裕,但很充實。兩個兒子長大后到了城里工作,龍子夫婦仍堅持住在鄉下,還重新做小洋房,偶爾到城里玩幾天,龍子說那不是想生活的地方,只是孩子們喜歡。還有一個叫小珍的女孩,高中畢業找了心相連的男人,可家人不同意,雙雙掉死在那桐樹下。兒時的玩伴有十幾個,沒走的不是牙掉了,就是頭發蒼白了,但凡提起童年趣事,都笑的像個娃娃。村里為數不多的老戶人家,有一半是留守老人,對我的話音和步態感到親近。只是我所熟悉的人和事正在逐年減少,童年的月光和歌謠日益渺茫。

  記憶中外婆是泡菜制作的能手,偏房是她的小作坊,整整齊齊地排著幾十個大壇子。有的壇子經年不洗,壇子外附了一層滑滑的東西,感覺像是小溪里的石頭上附了一層薄苔,走上去就會滑一跤。一般壇子里有包菜、白菜、豆角、辣椒、蘿卜、洋姜等。小時候生活條件并不寬裕,有時候沒什么下飯的菜,就去壇子里夾幾筷子來,咬一口,酸得直咧嘴,飯咽下去不少。肚子經常唱“空城計”,抓點泡菜也可充饑。記得寄宿讀初中、高中時一日三餐就是吃外婆做泡菜、腌菜中度過的。每周放學回家外婆盡可能弄點好吃的為我們補補身子。外婆媽的拿手菜是將豬肉配上酸蘿卜爆炒,加點辣椒,只消聞一聞就胃口大開。

  故鄉總是讓人難以釋懷,因為那兒有一段最美好的時光,雖然不少人遠去了不可能再回來,但對故鄉的思念從未中止過。

  二、走親戚

  小時候就知道,說親戚就是與父母有血源關系的人。那時候說的走親戚,現在看來還是比較貼切,因為那時沒有公路,沒有車,只能走著羊腸小道到親戚家去,有時要翻山越嶺幾十公里,天黑才能到;有時親戚就在清江對岸,或大聲呼喊也聽得到聲音,可走起路來也要大半天。

  親戚不是經常走,主要是在那些特殊的日子,如親戚家生了孩子、生日或過節才走一下。在那困難的年代,走親戚對孩子們來說是一件高興的事兒,對父母來說并不是輕松,不少人因買不起像樣的禮物而發愁,如果帶孩子去還要準備幾件好點的衣服,有時準備來不及或有困難,偶爾還向鄰居家借一套衣服裝一下臉面。

  我小時候最愛走親戚,首選是外婆家。到了外婆家,就是有點小調皮,外婆會出面“保護”。在外婆家生活比家里好,三餐可吃干飯,菜多。外婆總能變出不少花樣,好像連外婆家里的酸蘿卜就比家里好吃多了!另外,外婆那兒有許多小朋友,可一起玩耍,如在外婆家附近的小溪溝有許多魚、泥鰍、黃鱔,捉的多了,餐桌上就可加一個菜,很有成就感。外婆家后面有一條公路,不時有拖拉機、汽車經過,因我家沒公路,很少看到這些機動車,一聽到轟轟的聲音就要跑到高處張望,從迎接到目送,不亞于對領導的尊重,有時汽車停下,或壞了在那兒修理,就近距離一睹“芳容”,聞一聞汽油的“芳香”。

  我喜歡走親戚的原因是在親戚家不用干活,可結交更多的小朋友,同時可改善生活,其實那年代也沒有什么好吃的,就是請客,也不會到市場上去買菜,主要是自己生產的米、雞、豬肉,有時運氣好還可以吃到清江魚。當然出門在外做客,也有許多約束。如吃飯時要先請長輩先上桌,年紀大、輩分高的要座上席,上席上的客請了才可動筷子,先吃那碗菜由上席上的長輩說了算等等。這也是向孩子們教一些祖傳下來的禮節、尊老敬老知識,傳遞孝心。

  在現實生活中,不單純是小孩子喜歡走親戚,老年人也一樣,父母退休后親友家有紅白喜事,不顧八十多歲的高齡,還是要親自去走一走,和久別親友拉拉家常,說說往日的趣事,玩的時間短了還不大高興,如果遇不上同齡人,話就會少很多,同齡親友去世了,還會郁悶好幾天。

  我小時不僅喜歡走親戚,也喜歡親戚來玩。親戚來了,整個家里很和諧,熱鬧。母親忙進忙出,會拿出家里最好吃的東西招待客人,其中少不了的是臘肉,以表哪怕達盛情,小孩也會跟著享受一下。小時就渴望著放寒暑假,走幾個近的親戚。當然長輩們走親戚并不是為了吃什么,而是彼此相互了解增進感情,相互幫助,我知道家里很多事情都是在親戚的幫助下才完成的。

  幾十年過去了,老家人走親戚的習俗沒有改變,只是不再是為吃喝發愁,像有的老人說的,現在平時吃的比過去過年還好。不過要求食品是健康綠色,如人們又把那困難時期吃的野菜端上了餐桌,認為那才是好東西。如今村村戶戶通公路,不少人買了小車,可人們還是喜歡走一走,特別是好久沒回家的人,想呼吸一下家鄉的新鮮空氣,看看家鄉的變化,尋找童年的記憶。

【童年記憶的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1.童年的記憶抒情散文

2.記憶中的童年抒情散文

3.隨筆童年的記憶

4.童年記憶隨筆

5.抒情散文:手上的記憶

6.春的記憶抒情散文

7.永遠的記憶抒情散文

8.青澀的記憶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