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經典散文
現實經典散文1
現實,總是那么現實。
吃了,要排。
身體,會餓。
高興,會笑。
傷心,會哭。
生氣,會叫。
如常的生活,如常的工作,追求逸樂,是常態。
現實,總是那么現實。
不管心靈多么想求道,不管要求自己要多么的有EQ,當孩子不乖時,依然是心緒波動,怒氣上身。我以第三者觀察自己的行為,發現,真的不及格。為什么說是一套,認知是一套,脾氣習性卻是另一套?難道體內的靈魂,不是我的?為何我的行為,不聽我內心的渴求?
現實,總是那么現實。
即使工作努力,還是有學生不會。我從不放棄教學,從不感到絕望,但是,我仍會著急。著急家長的錢如石沉大海,看不到任何學習的蹤跡。即使,我很奮力的想給他們一份永不放棄的希冀,卻仍讓自己,陷入無明。害怕,孩子的無法相繼。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一次又一次,鼓舞自己,繼續走下去。如果我放棄了,我的孩子,將何以為繼?我愿為他們點亮一盞明燈,陪至天明,亦不悔。只希望孩子的希望,不要滅在現實里。
現實,總是那么現實。那么現實。
而我,要在這樣的現實里,保持不那么現實的“心”,以良善的初發心,打壞現實在現實中的強力地位。只要,我再多用點心,多用點力,我也想要現實滅在現實里。一點一滴。
現實經典散文2
有人說如果你發的短信,他不回就不要再發了,說明他有意在避你。可是她還是想不明白,對于這場愛她寧愿選擇拋開自尊,讓自已傻一回。她知道這樣終究是一個沒有結局的等待,但她無法控制那思緒,無法控制內心的想念。
她將自已的身子蜷縮在沙發里,任由那思緒飄飛。她多久沒看電視了,以前她最愛看韓劇了,但現在她沒法看下去,因為總是會觸景生情,總是有他的影子。這么長時間了,她已不像之前那樣無法忍受那思念的感覺。反而已經習慣了他在心里的感覺,總覺得他就在身邊。
那天,她還是忍不住給他打了個電話,她想確定他沒事。她知道最近他一定很忙,一定很累。可是當她聽到電話里疲倦的聲音,她還是有陪伴他身邊的沖動。她多想他可以在累了的時侯給她打個電話,讓她陪他。就像那日午后,將他的頭枕在她的胸口,靜靜地讓他靠著。她怨他不懂得照顧自已,怎能把自已累成那樣。她沒想打擾他,只想在他累的時侯能想到她,能與他分擔。記得她說過“朋友是什么:是你煩惱時想傾訴的對象,是快樂時想一起分享的對象。”
可他卻可以那么長時間不跟她主動跟她說句話,一個電話,一個短信。手心里的沉靜了好久了,她已好久沒看到那閃爍的企鵝。想著想著,她淚眼朦朧。她只好哄自已睡著,睡著了就沒感覺了。
夢里,她等到他回來了,見她在沙發里睡著了,輕輕地用吻吻干她眼角的淚,憐惜地將她橫抱起,讓她靠在他的胸口。她朦朧間感到一陣溫暖,迷糊間看到他溫柔的眸光,聽到了他的心跳。她將雙手掛在他的脖上,將自已的唇覆上他的,感覺自已瞬間變成美麗的胡蝶。
夢里,她在紫色的薰衣草旁的木房里,看到窗外他正微笑地踏著那片紫色向她走來。她可以枕在他的臂彎里讀著散文,回眸就能看到他的柔情。他們十指相扣地漫步在那片紫色中,看夕陽,看落日。她好喜歡與他十指相扣的感覺。
夢里,他與她像孩童般追逐在藍色的海邊,嘻笑在沙灘里。突然她踏著海浪向海中央走去,海風吹起她的頭發,她飄逸的的裙子浸濕在海浪里。他喊她,她回眸帶著笑;他再喊她,她回眸帶著淚。此刻,她很滿足,她要將自已融入那片藍色中,將快樂永遠定格在那一刻。
如果夢能成為現實,哪怕短暫,她愿............
現實經典散文3
幻聽是如何形成的, 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一直存在于生活中。同時這種存在主是因為我們心認識不到內心中的困境或困惑,因為我們心中一直在人生思維中存在幻像。幻聽與現實主要是在因為我們心中或許存于在思維幻像中, 我們如何擺開它呢?主要一個因素便認識它,同時也要擺開它的約束。
幻聽與現實主要因為我們心中是否存在幻聽是否真實,同時這種幻聽是否存在。因為幻聽出現并非是真實存在的,因為我們心中一直存在于生活中。 同時我們心中也是否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困境或現實生活中的幻像,因為我們心中也一直存在于生活中的矛盾中。因為我們心中一直存在于生活中或存在于內心,因為我們心中也一直存在于生活中思維幻像。因為我們心中也一直存在于內心中的思維矛盾,所以我們心中才會不斷的努力去改變幻像存在的生活狀態。因為我們心認識不到幻聽,所以我們才會認為幻聽不存 。其實幻聽是存在的,同時我們心中也一直存在于生活中。 同時我們心中產生了困境或產生生活中的思維矛盾,或產生了思維中困境或產生了生活中的思維。
幻聽與現實其實主要是主要是因為幻聽是否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因為我們心中也一直存在于生活中困境中。
現實經典散文4
一事無成之人,原本是不可妄談理想的。然當閑來無事,反芻自身的經歷,以及冷眼旁窺一些“事竟成人士”之表象,仿佛也若有所得。于是,即使貽笑大方,仍想一吐為快……
史書上說項羽見秦始皇游會稽。便曰:彼可取而代也。但由于學書不成,放下。學劍,又不成……導致其學無所長,有勇無謀。后與劉邦爭。兵敗垓下……最終烏江自刎,曇花一現……
俗話說,人看從小,馬看蹄爪。項羽的有志向,便有了后來的“取而代也”。也正因為學書、學劍皆不成。還偶存婦人之仁。那么,飲恨烏江,亦非偶然了。
當然,我們可以將成王敗寇歸諸命運一說。然人有三不知。不知前世,不知未來,睡著了不知……一個尚且不知明日究竟何日的人,在沒有被蓋棺定論前,又怎么知曉命運為何物呢。
我以為,一個想功成名就的人士,起碼應當具備這么幾個先天條件。
一是“天賦”。二是“根基”。三是“平臺”。
根基。即父母輩所在的階層。如果一個家庭,連溫飽都不能維系,父母又無“遠識”。或者說還天生愚鈍魯莽,整天言傳身教于后代“渾渾噩噩”,歪脖子樹做犁頭之類的歪門邪道。即使后輩中一籠雞兒叫了一個,恐怕也屬于個例吧。
我們說詩書濟世長。即講究的是“根基”綿延下的門第。
只是,如果后代盡管頗有天賦,卻不學無術,好逸惡勞。也就怪不得。只能歸咎于“命運”弄人了……
第三,那就是“平臺”。而在我們這樣的國度,“平臺”似乎是比較詭異的。它變幻無常,“大氣候”是最大的影響因素之一。不過,三言兩語是說不清楚的,還是略去為好……
說人看從小。仿佛還應該再拿一個段子作例:
剛開始學英語之漢人,為了便于記憶,大多要在英文下標注漢字:如English一詞。一個學生注曰:陰溝里洗。一個標注:應給利息。一個標注:因果關系。一個標注:應改歷史……結果,長大后,“陰溝里洗”當了小菜販子。“應給利息”去了銀行。“因果關系”終身躬耕于哲學。“應改歷史”成了政治家……
這個段子盡管牽強,但仿佛還是與志向多少有些關聯。那么,少無志向之人又當何為呢?
例如鄙人吧。
記得在老房子的時候。一天,小姐姐問我,長大你想干什么?她提示了諸如工人,農民,科學家,工程師,畫家等等等等。由于自身的無志向,統統被我搖頭否決……結果,到后來,我當過農民,照相匠,工廠小職員,交警隊“槍手”,即使現在做小本生意,也只能勉強算一個濫竽充數的副手……如果只用四個字歸納,那么,“閑雜人員”一詞,是比較貼切的。
一娘養九子,九子不像娘。這句話原本指子女們的性格、性情。但亦可附會為娘的“期冀”。為娘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個個都好呢。
然,九子不像娘就很有點命運弄人了。從我自身來看。乖蹇階段僅限于兒時。自省事起,自以為還是比較的日三省吾身的。但是少無志向且陰差陽錯,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在這里拿自身說事,除淡淡歸納一下一路走來的軌跡外,還想告訴后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有功勞薄可吃則罷。何如家“無余糧”呢?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都要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都要靠自己步步為營……不要去得過且過,也不要太功利,更不要好高騖遠……
當然,如果一切的努力,一切的踏踏實實都付諸東流了,也不要妄自菲薄。起碼,我們集聚了一定的經驗。積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識,也多多少少掌握著那么一點點知識和文化。正因為具備了這些,于是便勉強有一點點的見微知著能力。最可怕的是,學無所長,還口出狂言。知識不見,常識也無。昏庸一世,混世一生……如果歲月消逝能有所頓悟則罷。反之,那就太有點屬于自不量力,甚至會落下笑柄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常識補一補,何如平安一生,健康一世呢。不是嗎?
現實經典散文5
親手把你推向深淵,是為了避免日后墜入深淵的苦痛。
——題記
似乎是記不得多久以前了,親手扼殺了萌芽,把朦朧推向了深淵,永不見天日的深淵。
萌芽是會開花的,但不會結果,這是既定的事實,這是一條看得到盡頭的路,一條注定走不長的路。我是個不會貪一晌之歡的人,所以,我是個自私的人,我是個殘忍的人。當緣分走到盡頭,當現實擺在眼前,那一點風中的花朵,早晚,得追著風的召喚,匆匆入土。
黛玉葬花,文學經典里的角色會被后人吟誦千百遍,現實里的,不過是無人問津,任由歲月蒼白了記憶,流光灑落了詩意。若是理性一點,眼光放長遠一點,現實一點,這也是既定的結局。當然這也就是現在的我,年滿雙十,早就過了做夢的年紀。那些一腦子發熱做的事,似乎已經是遙不可及的過往。過往這個詞真是奇妙,因為在時間的流淌下,它能囊括一切,不管是苦的,痛的,還是酸的,最后眼淚聚集在一起,蒸發成淡云輕風,結晶的那一點氯化鈉,誰又能想象到它最初的模樣?光年流去,自己也忘了,不是嗎?
今天看書,白落梅有一段文字,只記得大意是,生活從來不會是我們想要的那樣平靜,現實是硝煙四起的。不知為何突然想到了很多。太多的突發是自我不能預料不能避免的,但,如若能用暫時的傷痛隔絕未來,有何不可?親手抹殺生機,太過殘忍,不是不忍,是為了不忍,而去忍。
如若不見,便可不念;如若不念,便可不悲;如若不悲,何來不忍?因果循環,去除情緣,漫漫征途,注定殘忍。
今天,很難得的一個好天,陽光微妙到穿透落地窗的`每一絲縫隙,穿透回憶的每一層結晶。那一絲絲氯化鈉,似是要化在此岸陽光里,給這寡淡寡淡的生活一點味道,哪怕是眼淚的苦澀,回憶的咸腥。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沒有抱怨,沒有遺憾。因為若是那個永不見天日的結局,我還是不會走下去,現實留給的,只是幾絲無奈。陽光的彼岸,是一個被貼上叫做殘酷的標簽的地方,名為現實,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那些朦朧美好,不可能終結在這條路的某一點,而人,則必須終結在此。
而后,歸于現實,繼續那一如既往的,云淡風輕。
現實經典散文6
不知道這是怎么了。
一切的一切都變得那么不重要了。
關于你,投入了太多。
可是你,真的很在乎我么?
一次又一次的謊言,都被我揭穿了。
我是不是好厲害?
哈哈,才發現自己有時候真的好可笑。
笑的我淚流不止。
現實經典散文7
你說:
我不懂你,不了解你,
我很小氣,我很自私,
我很固執,我很任性,
我沒出息,沒有勇氣,
我很懦弱,我很笨 ,
我小心眼,我愛亂想,
這些我知道,我都知道。
只是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那全是因為你。
現實經典散文8
如果你有很深的愛,就請付出很多的時間把。
如果你不能,就承認自己愛的不夠,千萬別告訴我你太忙了,也不要說你想不到那么多。
總是有人對我說他很忙,忙,忙。我固執的相信,真的是很忙。所有忙的理由都那么充分,那么不可以忽略。或許是我太寬容 太理解。用一種無奈的傷心去刻意理解。
我也只能理解,在一個看不到方向的愛情圍城里,惟一的出路便只能是理解。盡可能理解。為其編織完美無懈的理由,讓自己相信這些理由的真實
有時候欺騙自己可能會好過一點吧。
似乎惟有我可以被忽略,不現實的愛情,如果還要繼續纏綿,便一定要承受這樣的委屈。
因為時間,是現實的,是看的見的。
不能給我一個圓滿的結果,也不能給我時間。像往常一樣的語氣,仿佛早已習慣的語氣,仿佛有一點無奈地看著我,或許是一種無奈的語調從電話那端冷冷的飄過來
我安靜地等著他,等著他眼睛里露出說謊后的愧疚。我想知道一切是不是一個謊言。如果是,我有怎能容忍欺騙?
他的眼神后面藏著什么東西,我不知道。因為害怕結束,所以我連自己都不敢去面對。這是多么脆弱的感情啊。
他到底愛不愛我?他不敢說,因為他不能給我現實。他知道,男人的愛是一種責任。
不說愛我,是不是因為太愛我?
愛情不一定是現實的,但不現實的愛情,即使源自心靈,卻注定是一出悲劇。那只能是一種精神的享受。一種美和痛都刻骨銘心的享受。
也許我懷抱了太多的幻想。也許,只有現實的愛情,才是真實的愛情,才是可以把握住的愛情(愛情文章)
現實經典散文9
網絡與現實其實是有差距的,很多人,也許現實很熱情,可是一旦來到網絡就會變得很無情。又有很多人,也許現實人生很失敗,但在網絡人緣卻奇佳。歸根結底,還是表明了這人啊都是有兩個自我的。不管網絡也好,現實也好,不管是熱情似火也好,或者是冷漠如冰也罷,那都是真實的自我。只是,都習慣了在不同的場合,表現不同的自我罷了。
初臨網絡,每一個人都會好奇得像一個懵懂的孩子,恣意歡笑,隨意而為。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對網絡的看法不同,心態也就有了不一樣的變化了。大部分人,上網只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其實我也不例外。只是,那種好奇心一過,總是會感覺在這虛擬的世界,花去太多的時間是罪過。為什么呢?人啊!總的來說還是要活在現實的。不管這網絡是多么的迷惑人心,但終究對現實帶不來什么明顯的好處。
在這個網絡世界,看過太多的紛紛擾擾,是傷心還是失意對于網絡人來說都是痛心疾首的。有時候,本以為獲得的是現實尋找不到的快樂和情感,但回首一看,豁然清醒,原來,所有的一切只不過是一場夢,一場虛幻的夢境。習慣了與人隔離,習慣了每夜與文字為伴。只是,任何事情,激情一過剩下的就只有平淡了。記得曾經一段時間,為了空間人氣,我夜夜碼字,看著空間每天來訪人數大增,總會感覺有那么一絲成就感。可是而今的我呢?對于人氣是一點心思也沒有了。有多久了?好像很久了,我已經不再探訪他人空間了。那種淡淡的,慵懶的思緒就這樣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
回到了現實,才知道用另一種方式來充實自己才是更好的選擇。才終于明白,而今的我是真的成長了。而今的我不會為了網絡任何游戲傷心難過了。于友情,于人氣那都成為過往。很喜歡現在這種淡然的生活。無聊時與孩子看看電視聽聽歌,又或者是繡繡花,一夜的時間也就那么過去了。哈哈哈,我這人很少說“無聊”這一詞。為什么呢?我總認為生命于人來說,是與無聊扯不上任何關系的,但看個人面對的生活態度如何。有時候人家會問我:“咦,怎么老是不見你人影?”我總是回答別人:“忙啊,真的很忙。”忙么?是真的很忙么?其實不然,其實我并不是非常的忙得不可開交。只是我習慣了把自己設置在忙碌中,讓忙碌來充實自己其實也很好。
其實網絡與現實的差距就是,一個虛擬,一個真實。也許我們在真實的世界展現的是虛擬的自我。但在網絡這個世界展現的難道就真的是真實的自己么?不不不,都一樣。再如何真誠的人,都有虛偽的一面,包括我自己。所以網絡也好,現實也罷,到最后都得戴上不同的面具。再所以,為了自己不要太累,我拒絕再戴一個面具在這虛擬世界與人周旋。
現實經典散文10
“你是個冷硬的人。”她不僅一次聽別人這樣講。她輕閉雙眼,在心中暗暗譏諷否決,冷硬是死心,是無心,若她能做到無心無欲,便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她送給自己一個詞,叫清冷。
她生性冷淡,不愿投身于紙醉金迷的牛鬼蛇神中維系人際,這不能怪她。
她想起遠方古城,曾經歲月長河中的那些斑駁老墻訴說著那些悠悠年代的樸素,安逸,純良,朝朝暮暮的和和睦睦……而如今這個時代,浮躁功力,餐腥啄腐。沒有人是甜美蜜糖,只有戾氣猜忌。
她洞悉世事,所以她消弭沉寂。她是遠方星,想守著孤月,想點亮夜空,但她太微弱了,微弱到不易察覺。
她發覺,在這浮躁塵世中,有太多人自私自利,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早已千瘡百孔的心臟只差捧出來清洗。她總被說生冷涼薄,但她知道,她慶幸自己好歹保留那顆澄凈如練的心。
她也許不算個好人,她從笑意盈盈以禮待人,到扯起嘴角只覺得千斤重。從溫順如貓到心思縝密,不過寥寥幾年。她外熱內冷,沒有人能輕易走進她的心,能讓她開誠公布的談談心。她酷愛微笑,仿佛萬物在她眼中盡是笑點,她笑起來眼眉彎彎,乖巧甜美。只有她知道,她每時每刻把嘴角掛上絲,提線木偶般工作著,其實內心并無波動。
從什么時候變成這樣的,她也會在夜深人靜之時摘下面具,頹然地想自己究竟為什么會這樣。不易近人,清冷自閉,懨懨無力。
是被理想與現實撕扯得太糾結,還是被無奈與自欺欺人捆綁。
說起理想與現實,是她最深處的小秘密。夢想與現實,習慣與憧憬,他們拿著鋒利的武器逼人做決定,他們不能共存,一方存在則一方毀滅。他們為了生存勢要滅掉對方,他們彼此撕咬,撕扯,詆毀,指責……直至頭破血流,潰不成軍。
她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哪怕放棄堅持十年的必然道路也在所不惜。可惜她這樣清冷的人,卻太過善良心軟。她并非良人,卻足夠善良,足夠懦弱,足夠膽小,足夠聽話。母親愛她的專業勝過她自己太多太多,她在某一瞬間幡然醒悟,自己對專業的厭惡困到一種奇怪的結界之中。想要給付出的十年一份答卷,卻又心心念念著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母親強勢,而她從小聽話,指哪做哪,絲毫不反抗,甚至說,渾渾噩噩。
過去那須臾數年,自認清閑淡素,洞悉世事的她,從未敢摸索過自己的內心。現在想來,她內心有無限悲涼,后悔,若早點察覺,是不是就不會到這一步?但她也明白,及時早就看清內心,自己也萬萬不敢提及夢想的。她怕母親傷心,怕父親傷神,每每想到母親提及專業就熠熠生輝的眼眸,她實在無法下定決心反抗。
她何等矛盾,何等可悲,又何等自厭。
母親問過她:“你是不是不想站在臺上。”
天知道那一刻她的熱血沸騰,體內所有血液極速流淌,眼眸中剎那的流光溢彩,喉嚨胸口的氣息暗涌。那一刻,她多想把這些東西全盤托出,但最終,她再次黯淡下來。
她淺淺一笑,沒有說話。
她想,自己總會說的。人這一生,總要為自己選擇一次,即使撞破南墻,也不會后悔。因為那將是十多年來,只屬于自己的選擇。
【現實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2.愛情與現實散文
3.愛情和現實散文
4.現實經典情感語錄
5.現實與理想的散文
6.現實中的愛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