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緣分散文
燈下,我鋪開稿紙,想寫完那篇構思已久的散文。然而,當我拿起筆的時候,紛紛揚揚的思緒猶如窗外飄飄灑灑的雨絲一樣,難以收攏。你那兩封接踵而來的長長的書信,正攤展在我的案頭,你所提的問題令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說實話,先前的我是不相信愛情與緣分有關的。然而經過十余年的風風雨雨,耳聞目睹了許多相識之人的悲歡離合,我開始相信緣分之說了,并且用緣分來解釋愛情上的聚合離散,有緣與無緣?
記得在大學里念書的時候,有一男同學人材一表,一些女同學向其暗示了愛慕之意,然而,他不理不睬,居然在一次邂逅相逢中認得一位妙齡女子,兩人一見傾心、一見鐘情,在日后的'生活中來往頻頻,并最終結下百年之好。至今說起此事,仍興致勃勃地說是千年修得的緣,是有緣分。還有一位女同學,賢淑娟秀,曾是許多男同學追逐的目標,可是這位女同學卻把男同學獻的殷勤當做了友情,走上工作崗位后,左尋右找,始終覓不到般配合適的,后經人介紹相得一位如意郎君,可成婚沒兩年,便分道揚鑣,各奔東西。問之何故,慨然曰:“沒有緣分。”
那么,什么是“緣分”呢?記得《紅樓夢》第三回中,有一段描寫寶玉與黛玉初次見面的情節。寶玉見到黛玉的第一句話便是:“好生面熟,這個妹妹我曾見到過。”而黛玉一見也大吃一驚,心中說道:“好生奇怪,倒像是在哪里見過的。”其實他倆誰也沒見過誰,不過是靈犀相通,說明他們極有緣分而已,因而才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前幾日翻閱報紙,看到一位名叫鮑特納的生理學博士在解釋這一類現象時說:“每一個人的體質不同,腦細胞分裂與組合的速度,不但決定著一個人的思維能力,以及情感的深淺,同時還有一種電磁產生。這種電磁可以使異性產生愛慕與憎恨。假定兩個人所發射的電磁非常貼近,就自然有喜悅之感。”我想,這種解釋倘若再將人之相貌、人之閱歷、文化修養、內在氣質等諸多因素包括進來,就比較全面了。但不管怎么說,“緣分”一說是有它的客觀現實的。有緣之人,茫茫人海,不期而遇,常常是一個下意識的微笑,一縷目光,便可牽生出千絲萬縷動人心弦的戀情;無緣之人,勉強結合,待“驀然回首”之時,心中真正的那個他(她)仍在“燈火闌珊處”,這時的你不是辜負別人,就是委屈自己,結局是不大好的。而且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奇怪的現象:你道有緣,為何相遇相聚時,總是興致全無,提不起精神來;你道無緣,為何過后兩人總是難忘那次相見,夜夜相夢。人生自古多惆悵,當一個又一個的機緣與你交臂而過,你仍在患得患失,優柔寡斷,只怕有些機緣失去,你可以追回,而有些機緣怕失去了,你一輩子也難再尋覓。
由此說來,愛情在動靜之間,緣分在聚散之間。假如說愛情是源源不息的一潭泉水,那么緣分便是輕拂水面的一縷縷春風;愛情是一個浪跡四方的游人,緣分便是那隱隱潛在的最佳風景點,有緣者可發現,無緣者會錯過。而且這種“風景點”比起花前月下的耳鬢廝磨、喁喁私語,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趣味。若干年后,這種“風景點”所產生的趣味會成為二者雙方白頭偕老的膠合劑,成為幸福回憶源頭之水。因而愛情固然應該人人有分,但并非每個人都能真正得到,因為緣分只有巧遇,不可強求。
然而,“緣分”一說也有許多虛妄幻想的成分,完完全全地相信它,怕你一輩子也“巧遇”不到中意之人,猶如守株待兔,其情可佳,其境可悲也。把緣分與命中注定生拉硬扯在一塊,那是無力抗爭于命運的一種自我安慰罷了。因而許多時候,我們還是現實一點為好,有道是“天涯何處無芳草”、“天下誰人不識君”!雖然大多數人之相識的心理感受是千姿百態的,但相識的方式卻是大同小異的,并且也不乏相親相愛美滿一生。因為他們懂得,現實生活中的愛情之幸福,就在于相互攜手相互扶持共同走過那么一段人生之路。如果僅僅因為這樣那樣的一點問題就分手離異并用“沒有緣分”或僅是“一面之緣”、“百日之緣”來自圓其說,那實在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當然了,有緣有情又有愛必是最美滿的婚姻,因為那終究有一個令人今生今世難以忘懷的最佳風景點,有一種浪漫氣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情趣,因而應當倍加珍惜,使其愛能地久天長才是。倘若有緣而愛得不能久長,這只能說明“緣分”的虛妄幻想成分過多,愛的基礎不牢靠。有愛而無緣者,雖說缺少“最佳風景點”之趣味,但能愛得久長,也不失為美滿之婚姻。有情而無緣成百年之好者,只能成詩成夢成為永久的悵恨罷了;無緣無愛而硬湊合在一起者,則是不幸中的不幸了。
日落天天有,機緣不常有。愿天下有緣有情之人終成眷屬。
就此停筆了,不知我這樣說,能否解答你的疑問?祝一切安好!
【愛情與緣分散文】相關文章:
4.緣分太美散文
5.qq緣分愛情說說
7.緣分守候散文
8.愛情與現實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