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巢思齊散文隨筆
春暖時節的田園牧野。一望無際的平原大地被綠色麥苗盡染,田間地頭那竄天楊吐著點點青芽。嘰喳的小鳥歡快地從這個枝條躍向那個枝頭,樹枝末梢飄搖的鳥窩顯得格外顯眼。
懵懂幼年漠然不覺,鳥窩就是個鳥窩唄,司空見慣有何稀奇。但隨著年齡的增加,閱歷的增長,再經歷些人生的彩虹風雨,別去鄉村田園經年時光,再去望閃現眼前的鳥巢竟突然讓人唏噓不已。
一團鳥巢好不夸張地說有幾千個散亂的樹枝組成,一個看起來身子骨單薄無比的小鳥竟建造了如此繁雜的`窩居,中間還要留出適臥之形狀。屹立在搖搖欲墜的高高枝杈上,無論經歷什么強風暴雨竟固若金湯。
生命不息
鳥兒相較人之智商差之千里,一個單體獨立的枝杈,第一條小樹枝是如何穩固擺放的?亦若蛛網的第一條絲是怎么跨越般疑惑,隨之千百條樹枝又是如何圍起來,如何找準后續支撐?那么多樹枝它又是怎么用自己丁點兒小嘴,一條條叼上去均勻布局搭起的?
這一切都需要什么樣的智慧,耗費多么難以想象的力量!
細察能看到有些枝條貌似還很粗大,以小鳥的身子骨和嘴巴,用人的邏輯思維來思索,完成這樣的搬移是難以想象的。成型鳥窩里還鋪有羽毛麻絲等柔軟物質,再用微弱的體溫阻風擋雨孵出幼子,一切想來都讓人絞盡腦汁。
暮色歸巢
更不可思議的還有小燕子的巢,那么一團泥巴懸空貼立。如果說其它鳥的窩可以就地取材,多數居家燕窩離有泥巴的地方很遠,它那小嘴里能含多大一點兒泥團呢,一口口銜起飛回吐出堆積?雌饋砟切┠喟瓦都是純黃土材質,想來比用樹枝造窩的鳥更要付出無比之精力吧。
冬去春來,四季輪回,無論燕子們離開自己的窩千萬里遠,待來年春暖花開,它又準確無誤返回自己建造的溫馨家園。
一個靠自然本能,毫無外力工具援助的群體,創造著讓人想來不可能的奇跡。它們在哪里積蓄了如此能量,去義無反顧,堅韌不拔,哺育未來,創造生命奇跡呢?
無怪乎北京奧運主場館以鳥巢做造型,鄭州也相繼建設著類似設計的體育建筑。也許這一切都源自設計師對鳥巢的啟發,才有了如此靈感,寓意人類與自然物種的和平共處。以它們執著堅韌的精神為感召,齊心協力共建美好居家,使我們繁衍生息的地球鳥語花香,生機勃發。
鳥雖小,行偉大。
和諧共處
【見巢思齊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1.鳳巢心情散文隨筆
2.《花思》散文隨筆
4.雨夜思雪散文隨筆
7.燕歸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