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雁經典散文
我想孤獨,是在大融合的熱鬧之后。
在陌生的城市里行走卻處處都是熟悉的鄉音,他們稱我們為失雁。
回來后的第一天,我去了寺廟,我不信佛,可是我欣賞這個宗教。我喜歡跪在佛或是菩薩面前祈愿的姿態,再為他們,為自己,上一炷香。
古語常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然而,這也僅僅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曾經那座讓我能夠依偎的城市卻多了那么幾分陌生、惆悵。這種感覺當我還在這里時并不強烈,但是當我離開又歸來,對家鄉的一切變化都分外敏感了,對一切曾經熟悉的景致充滿好奇,甚至對路邊攤上的雞蛋餅和甘蔗汁都要駐足看一看。那些畫上鮮紅拆字的老瓦房和那些拔地而起的樓盤,都在極力言說這個城市熱情高漲地奔向更嶄新的未來。我想我的記憶還留在那個相比現在來說稍顯破舊的過去。原先并不關注古樓拆遷,出門去采風的時候才發現很多上個世紀的老建筑都不見了。
余秋雨說過:那寫在歷史古城墻上的拆字有著鮮艷的白,而我卻看到了黑暗。那是對古老文化遺產被毀的痛惜控訴,而這些僅僅只是與我們某段記憶有所勾連的瓦房,又有誰會為它們出聲呢,我只能看著它們被時代的車輪無情傾軋。痛嗎,我不知道,我是冷漠的旁觀者,是一只失雁。
在走古街的時候,我特意將每張照片都用了復古的拍照處理,甚至對一些照片都做了黑白的處理。我自認為這樣有情調,很文藝,但實際上我想著未來一天我再看這些風景,我只會看到那些黑白的影畫,而避免觸碰到那些鮮活與真實,以免提醒我曾經美好的人事已離我們遠去。
洗衣的阿婆,紅木格子的窗。
看看吧,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不再是往日的密集的高壓線紛繁復雜,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巨幅廣告。來自天南海北的各式味道的餐館日益興旺,占據了這座城市太多的地域,家鄉所獨有的那種味道,卻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城市的現代化與變遷,帶來的是人們日益提高的消費品味,人們越來越喜歡現代化的餐飲環境,而傳統的小吃似乎變成了打工者與流民的專屬,只是因為它破舊的內部環境和稍顯落后的烹飪技術。
走在路上,歡歡喜喜牽手逛街的姑娘們嘰嘰喳喳地談論著今天要去吃哪家牛排,身為南方人的姑娘卻建議要去吃北方的麻辣小吃,而對家鄉的一些特色小吃,卻抱著瞧不上的輕視態度。泡芙和冰淇淋也受到人們的青睞,可是又有誰能夠在佳節的時候做出一碗地道的家鄉小吃,包一個粽子,或者作出一屜令人滿意的餃子呢。我們都知道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但是我個人認為,忠于自己家鄉的美食,也是一種腳踏實地,我覺得那些對外鄉人無法說出自己家鄉特產的人是非常悲哀的`。吃了這么多年特色,卻無法向外鄉的朋友稱道一二。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報道說現在的傳統工藝方面的落后局勢已經開始扭轉,人們的心靈上對傳統工藝的認識不進行一番扭轉的話,那么僅靠一部分人,一部分繼承者們的努力是毫無辦法復興我們的傳統手工藝的。繼承傳統手工藝的年輕人們很喜歡對傳統進行一番自以為得意的改動。但實際上,卻往往與傳統的精髓相違背,在力求創新的同時,卻無意中將傳統要傳達給人們的東西遺忘了。或許他們做出來的東西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口味,但是我們要知道傳統是不需要迎合任何一個時期的人們,不需要刻意的為任何人去做改變。
有些人會不服氣,他們想起楊八的芝麻茶湯,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磨碎芝麻去迎合李鴻章本身也是為了使傳統工藝發揚光大,而與我們那些為了僅僅為了追求利益而進行大肆變動的人是不一樣的。
我們家對面有一家賣煎稞和煎包的鋪子,這兩種食物都是我們當地的特色小吃。鋪子曾經的老師傅做出來的食物伴著我們渡過了童年的時光,然而當老師傅的兒子接掌這家店鋪時,年輕的兒子力求創新,把煎稞變成了我們所說的pizza。用老工藝做出來的新式的pizza,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我特別敬佩那些將傳統手藝原原本本流傳下來的老藝人們。雖然我們可能會指責他們為什么不懂得變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不懂得變通讓我們在很大程度上還能基本品嘗到當年原汁原味的,創始的軌道。因為所有的事牛特別是手工藝在流傳的過程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流失或是改進,我們不能否認失落是一種必然,因為在南北交通發達的同時,我們就應該了解到,南北的味道,南北的手工藝總有一天會有他們的相通之處,它們會互相融合在一起,而直到產生一種新的,不分彼此的工藝和一種不分彼此的味道。
正宗這個詞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我在河南,特意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為我家鄉的朋友去買了當地特產的花生酥,然而當我盛情邀請他們品嘗之后,他們卻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嘗到異鄉特色美食的驚喜之情。因為商場里賣的馬蹄酥,花生酥,綠豆酥實在是太多了,我們已經分不清彼此,因為對于俗世人來說,花生都是一樣的,加工的工藝已經為人所熟知,因此,我們已經沒有傳統了。那么未來會怎么樣呢?我也不知道。
【失雁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1.雁南飛經典散文
3.雁南飛優美散文
4.失寨優美散文
7.雁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