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書法名家散文
今天有幸收到書法名家遆高亮老師寄來的《唐宋散文鈔》一本,還有一首老師為我的拙詩《詠蘭》特書的墨寶一幅,“殘詩仰承翰墨香,滿室生輝滿室芳。凌云勁筆驚風墨,愧無妙韻兩相彰”,這讓我欣喜之余更覺慚愧。
說來與老師相識也算是機緣巧合,我與老師的大弟子張長久先生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華山書社執行社長張長久先生是多年的博客好友,一次微信收到一條消息,有人加我,打開一看,一個陌生但卻不俗的名字——遆高亮跳入了眼簾,添加備注:“我是張長久的老師,你的詩詞寫得很有味道”。說實話當時頗有些意外,自己的詩詞不過是遣興之筆,哪里入得了他人法眼?這讓我受寵若驚之余不免生出些許得意來,還真自以為有那么回事了,面對著這個一身唐裝,渾身散發著書香墨氣的天外來客,我毫不猶豫的點了接受,看了老師的朋友圈,筆墨驚艷,成就卓然!
更讓我訝異的是,這個我眼中的書法大家不光在書法上成就斐然,而且在散文、詩歌、曲藝等方面都有涉獵,且都成果不俗,作品散見于各種專業報刊,立時讓我這個游走博客多年,見慣了名家雅客、才子高人的小女子頓生敬仰之情,雖然對老師的了解不多,但筆墨見風骨,藝才顯梅心,于翰墨中得窺老師之高情雅性,老師是“華山三友”年齡最小者,華山三友取意于“歲寒三友松竹梅”,老師以梅自喻,梅花傲霜雪斗嚴寒,更似老師品格。2013年陜西省書法家協會21日換屆,書協領導多達六十多人,因“領導陣容龐大”“膨脹得厲害”且“官員扎堆”,隨即引發軒然大波。各大媒體紛紛報道,網友評論如潮。24日,新當選10名副秘書長之一的遆老師憤然辭職,隨后發表辭去陜西省書協副秘書長的`官方微博聲明:本人才疏學淺,一介書生,只會寫字,陜西書協坑深水臟,無法忍受,特鄭重宣布辭去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一職!更見老師錚錚鐵骨,不為浮譽所惑,不為流俗所染的傲然本色。
很多文人墨客對老師的書法青睞有加,著名作家賈平1凹最欣賞的就是遆老師書法里的那股剛氣。稱他的書法:“擺脫了俗、陋、躁,雅致著,瀟灑著,但沒有嬈媚;他注重著形式,但不去造作。”孔明先生稱遆老師的字:橫陳紙上,先有清風撲面而來,隨即有崢嶸氣勢,咄咄逼人。或云走峰巒,自在而豪邁;或水行阡陌,縱橫而抒情;或虎行懸崖,于險要處暴露精神。字不孤立,有排山倒海之氣象;一旦孤立,潮退而勢隱,別有了一種崢嶸的氣派。看似俊秀,甚至柔若無骨,實則陽剛之氣充盈內里,隨時都會勃起。筆畫似乎漫不經心,筆意卻變化和諧。任性一如他的脾性,亦莊亦諧里,莊嚴是本來面目;老道一如他的為人,精于世故,卻不失率真和品格;鋒芒畢露一如他的侃侃而談,孤傲里掩飾不住天生的可愛。字如其人,人如其字。”連名人大家在老師的書法面前都要艷羨而長嘆,我等敬仰之情就更不必言說了。
生于華山,長于華山,華山的巍峨、華山的雄麗、華山的高峻險峭、下臨無地賦予了遆老師華山一樣的大視野、大氣魄、大胸懷、大手筆,所以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遆老師的書法如此“高古典雅,雄渾大氣了,“古樸中彰顯豪邁,厚重中兼具飄逸,既見魏晉之風骨,又有秦漢之雅韻”,這就是我眼中的遆老師書法。于書法我是真心喜歡卻又真心不懂,雖受清廬、祥云等老師墨香之氣數年熏陶,卻依然朽木難雕,難識書法之曼妙,但遆老師的書法卻讓我驚艷,因為好的東西懂與不懂誰都能看得見!
【我眼中的書法名家散文】相關文章:
1.我的彼得名家散文
2.下雨的名家散文
3.經典名家的散文
4.名家的優美散文
5.幸運的名家散文
6.窮的名家散文
7.跳級的名家散文
8.瑞士的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