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抒情散文
那一天,我下定決心把家里那只絕食數日的金錢龜放生給西園寺的“放生池”,一來,可以積點德,換回一點微不足道的“福報”,二來,讓它回歸自然應該是它最好的歸宿了,最重要的是,如果它繼續絕食,憑它那日漸瘦削的體格,是支撐不了多久的。
西園寺的放生池不大,但凡來放生的都是一些慈悲為懷的“施主”,都想把“功德”放進池中,然后換來福報,越多越好。走在池邊,隨處可見的便是種類繁多的魚兒了。最常見的就是錦鯉魚,它們通常個頭不大,有的通體呈橘紅色,有的則是呈鮮艷斑斕的花色。花色的甚是招人喜愛,它們身上的圖案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的像正在怒放的鮮花,朝氣蓬勃,有的身上則分明是裹一著一副“百花爭艷圖”,妖嬈多姿,吸引著游人們贊許的眼球。如若池邊的施主丟下一小塊面包,那場面可就壯觀了,數以百計的錦鯉們爭相沖向面包塊,一會呈圓形簇擁,一會星散四周,一會驟然躍起,猶如正在歡跳“水上芭蕾”的婀娜的運動員。
當我正陶醉在錦鯉們優美的舞姿的時候,只聽不遠處“嘩”的一聲,水波四濺,有位游客大呼,“大魚呵!”原來,池底的鰱魚耐不住寂寞了,也想躍出一水面“獻媚”一番。
我手捧著那只金錢龜,欲找一片有它同類的水域,將之放生。可是,據老和尚說,烏龜很少出沒在顯眼的地方的,一般都躲在某個角落里休憩。那可讓我頭疼了,于是我便環走在池塘邊,試圖找到烏龜出沒較多的地方,可是,我繞著池塘走了一整圈,卻始終沒有發現一只烏龜,于是我便想起了老和尚說的“角落”,那么就從角落入手吧。
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池邊的.一段走廊下面,有一片十平米見方的小水洼,水洼的左側有一段臺階通向岸上,右側則有兩塊“太湖石”,兩石中間有個一尺見方的出口,是連接著放生池的。不知道是人們的精巧設計,還是渾然天成的鬼斧神工,竟然巧妙地把這小小的水洼變成了一個“世外桃源”,而把那一大池的池水以及那些成群的魚兒們牢牢的擋在了外頭。
大大小小的牛蛙與種類繁多的烏龜散落在水洼邊上,里三層,外三層,水里也有數以百計的烏龜在悠然自得地游弋著。要不怎么說牛蛙和烏龜是有靈性的呢,那我說它們是絕頂聰明,能找到一個可以遠離“喧囂”的烏托邦。
“好吧,就這里吧,你自一由了,去找你的朋友吧。”我對我的烏龜咕噥了一句,于是便蹲下一身一子把捧著它的雙手緩緩攤開,咕咚一身,它掉進了水里。可是,出人意料的一幕發生了,它剛掉進水里,便往岸上游,而且速度之快,根本不像近半個月未進食的樣子。
我心想,它也許是換了新環境有點不適應吧,這也正常。于是,我便把它抱起來,鼓勵它說“勇敢一點,你馬上就過上好日子了,和朋友們一起白吃白喝自一由自在的多好。”說罷,就再一次把它投入水中,它卻又重復剛才那一幕!我只能再把它丟進水中,可是·······
我沒有再次理會它,只是徑直朝西園寺的大門走去,邊走邊回憶起當初買回它時的情景,一種莫名的惆悵陡然涌上心頭。記得那一天,我看見它和一堆同類擠在一個狹小的玻璃金魚缸里,它只是伸出頭用它的可憐的綠豆小眼看著我,我便心生惻隱,這也許就是我買它的原因吧。可是回到家中,它卻充嘴不食,不是因為冬眠的緣故,因為時至夏天,也不是因為食物的原因,因為我買給它的是最好的。大概是我的主觀原因吧,也許是它的眼睛騙了我,也許是我的感覺騙了我。我認為我把它帶回家是幫它脫離苦海了,殊不知它那個狹小的金魚缸,是它的天堂,而我給它買的寬敞的烏龜“別墅”,卻是它的苦海。這使我想起惠子在濠上問莊子的一句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那么,“我非龜,安知龜之樂與不樂?”
大概一切都已經晚了,我不知道把它放生,是積德還是缺德。因為一時感覺的使然,我把它據為己有,當它以極端的方式報以反抗的時候,我卻不負責任地把它扔掉,還美其名曰,“放生”!也許它本來要的就不多,只要過上以前的生活就滿足了,雖然空間很小,雖然每天吃不飽,但是,畢竟它和那幫與它同甘共苦的老朋友在一起。我卻無情的改變了它的生活軌跡。
我現在能做的,只有祈禱它平安了······
【放生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2.放生活動總結范文
3.獻鳩放生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