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年在故鄉散文隨筆
歲月的年輪又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刺骨的風在刮著人們的臉,田野是一派肅殺的景象,天陰霾著,光禿禿的樹枝發出呼呼的聲響。
故鄉的小鎮并沒有因為氣候的寒冷而靜寂,人們行走在小街上,腳步匆匆,滿面喜色。坡上,很少有人種莊稼了,活路早在幾天前就告一段落。隨著新年臨近的腳步,家家戶戶都在忙著置辦年貨,打掃院落屋子,準備以豐盛的佳肴和干凈的面貌來歡送舊歲,喜迎新春,而更重要的,是恭迎遠在他鄉游子的歸來。
小鎮的十字路口,是最熱鬧的地方,它是故鄉的車站。人們要遠游四方、求學他鄉、打工異地,這里是起點;榮歸故里、寧靜心靈、緩解愁緒,這里是終點。人們的喜憂愁樂都匯集于此,這里是游子惦記的地方。
客車匆匆而至,又急速而去,它匆匆忙忙地送來撲進故鄉的游子,又馬不停蹄地送走他鄉的游客。
笑容滿面的游子從客車里走下來,腳跟還未站穩,迎候多時的親人立馬迎上前去,卸下肩背上的挎包,提下車上的行李,雙手緊緊相握,千言萬語都凝聚在那雙目灼灼的一瞬間,溫馨的氣息彌漫在小鎮的上空,這是故鄉迎接游子的第一個音符。
從他鄉歸來的游子,行走在故鄉的土地上,腳步是那樣的踏實,內心是那樣的激動。他們跨過小溪,越過松林,踏過田野,繞過山灣,翻過土坡,向著瓦檐,朝著炊煙走去。那里,有他們最為熟識的樹木,竹林,豬圈,土地和村莊。一個個歡樂的笑語,一首首嘹亮的歌曲,在屋脊的上空,順著炊煙裊裊而起,團聚的天倫之樂在故鄉的山山水水,四面八方呈現。這是故鄉最充實,最歡快,最眉開眼笑的時光。
山坡上的人開始多了起來,人們扛著鋤頭,提著香燭,為亡靈清掃久違的墓碑。刨掉墳頭的野草,蓋上新鮮的`泥土,點上香燭,燃燒紙錢,遙祝天堂的親人,在新年中好好安息。
大年三十的日子在人們的期待中款款而至。小鎮的街上空空蕩蕩,人們都匯聚在各自的家里,等待那最溫情,最幸福的時刻。家鄉的上空,鞭炮聲此起彼伏,這是各家團年飯的信號,它昭示著舊歲的完結,新年的啟航,也解除了游子郁積長久的鄉愁。
豐盛的酒宴,是故鄉真誠的表白。平時的忌諱和規矩都放在一邊,人們顯得格外的寬容和喜慶,滴酒不沾的也要把酒杯端起,連小孩也不例外,許多雙手高高地擁成一個圓點,把祝福和希冀都凝聚在這個點上,然后一飲而盡。
相機也忙碌起來,電光頻頻閃動,它把一組組全家團聚的場景定格,再連接成一條直線,作為今后念想的見證。
正月的歡悅氣氛濃厚到極點。走親訪友的人們絡繹不絕,到小鎮游玩趕場的更是川流不息。夜晚的景色格外迷人,久違的獅子燈花燈在明亮的路燈下翩翩起舞,鑼鼓聲在寂靜的小鎮顯得尤其嘹亮,歡聲笑語把黑夜的寒風擠到夜的暗處,故鄉的天空是一派喜氣洋洋。
團圓是短暫的,但喜慶的日子會永遠銘刻在游子的心中。游子就要走了,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故鄉知道,離別是不可避免的,目送著遠游的兒女,親人的眼里,儲存著不舍的淚水,相擁而別是為了來年的幸福。游子的心頭,從此刻開始,又種上了鄉愁。客車漸漸遠去,留給游子的,是一條幸福而艱辛的路。
【團年在故鄉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1.散文隨筆:故鄉
2.故鄉散文隨筆
4.何謂故鄉散文隨筆
6.回故鄉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