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賞燈的優美散文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元宵節賞燈的優美散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寫元宵節的散文【一】:暢飲元宵節
元宵節跌進了滿月的酒杯里,我也被意料之外的美事所恩寵。端起酒杯,我發現元宵節特有的花燈里閃耀著一縷絢麗的光芒,頓時我心田沉淀出了世界上最上等的瓊漿玉液。
街道上處處閃耀著節日的喜慶,隨風搖晃的紅燈籠張揚地曬著主人的幸福。廣場上到處是敲擊著喧囂,舞樂著歡樂的一對對情侶,那含情的眼神、不安分的手腳,就像情人節一樣火爆。我想端起盛有元宵節的玉液酒杯,豪爽地一飲而盡。
熱鬧的元宵節容不下一點一絲的悲涼和孤寂。直到聽到從KTV里傳來悠遠的歌聲,我才拿定主意去狂歡一次。
美好的記憶在元宵節這一天更耐人尋味,我一本正經地告訴自己所有美好的記憶都可以輪回。我敞開如元宵節月兒般的心扉,讓記憶的花絮去點綴心靈深處那洶涌不靜的湖水。
元宵節把它的喜慶流到了我的酒杯里,一杯千年佳釀的美酒瞬間變得淡淡如水。我心的天地生長出了一朵清雅的、永不凋謝的元宵花。
元宵花欣喜追逐陽光,傷悲離棄枝頭。在長明夜里,我對著元宵花盡情地翩翩起舞。也許塵世間的瑣碎經不起我的翩翩起舞,隨著一杯烈酒下肚,我所守望的情愫都迅速泛濫。我驚慌失措地將所有思鄉的念頭全部拉下。
有誰知道,元宵節的月兒到底能不能將我臉蛋上的汗水照干?
有誰知道,元宵節的月兒到底能不能把我書房里的油燈耗完?
元宵節的夜是一首不朽的詩詞,而這首不朽的詩詞里總會有我思家的凄楚,有我悄悄話語的傾訴。
在這月圓之夜,品味著月光的細致,思索著天空的高遠,醉意朦朧間我依舊感覺我是個男人。今年的元宵節之夜,注定我又要獨飲獨醉,但我并不孤單。
一杯喜慶四溢的、香味十足的元宵節之酒向我輕輕招手,為了明天我不再酕醄大醉,我爽朗地將它一飲而盡。
寫元宵節的散文【二】:詩情畫意元宵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也稱為“上元節”。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張燈結彩,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元宵節作為一年中最熱鬧的佳節,歷代文人墨客都不凡描寫元宵節的佳作。如明代的唐寅在《云霄》寫到:“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如清代的董舜民《元夜踏燈》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清代的`唐順之《元夕影永冰燈》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還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節抒發愛慕之情。如“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這首詞寫的就是元宵節,語言回環錯綜,頗具民歌之風。女詞人對舊日情人的憂郁纏綿之情躍然紙上,不因為別的,只是一腔浪漫的懷想而已。除此之外,古人描寫元宵節的詩句還有很多,最著名的恐怕就是辛棄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了,“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首詞著力用反襯法,上片渲染元宵節燈火輝煌,車水馬龍,一片繁華熱鬧非凡景象;下片開頭,一個個霧鬢云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妝的游女們,行走之間說笑個不停,紛紛走過去了,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寫的主要對象,而只是陪襯。最后點出“燈火闌珊處”的“那人”,一位憂愁、孤獨、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熱鬧非凡的場景,是襯托燈火闌珊處的冷落;那笑語歡快的一群觀燈者,是襯托“那人”的寂寞孤獨。這句的大意是:我在人群里尋找意中人,望上千百次都不見,真把人急煞!我在無意之間一回頭,卻在燈火稀少的角落發現了她。《詩經·鄭風》有《出其東門》一篇,首章曰:“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云。”在東門游春的眾多少女中,獨獨贊賞后者一身素淡,格調高雅。這首《青玉案》與之類似,但精神境界更高。元夕燈市,猶如星海,吸引了滿城仕女,衣香鬢影,喧闐不絕。是光、色、聲組成的繁華熱鬧的世界。可是就有人不慕繁華,獨立于喧華熱鬧之外的“燈火闌珊處”。還有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妓皆農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怎一個美字了得,真是無比的香艷,無比的奢靡啊!(小小的一個上元夜,發生過多少燈下相識兩情相許的故事,浪漫……浪漫啊!在我看來,作為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更勝過七夕夜,也難怪我在這個時候大發思古之幽情了。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可見一斑: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首詞,寫得細膩而精致,溫雅而柔和,堪稱婉約派代表作品,她不愧為我歷史上的女詞人。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金黽解盡留無計。寄語東陽沽酒市,拼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這首小詞,借惜春傷春以抒懷。上片寫春景。細雨如絲,煙籠楊柳,水流花落,春光將盡。眼前景色,惹人愁思。下片抒情。流光似水,浮生如夢。唯有酒中尋樂,醉里忘憂。表現了詩人的感傷情緒。
可惜遺憾的是,今年的元宵節沒有依依垂柳相伴——特冷啊,柳樹根本沒發芽,天氣預報說晚上還要持續下雪。所以,到今天晚上,我們看到的也許只是“正月十五雪打燈”的場面。
記得現在也有人寫元宵節的詩句如:“藍月無霜紫云輕,相聚樓臺離月近,一陣春風化春雨,月下品茗細聽琴。人生苦短須有情,偶遇相逢謝天命,時光如水珍惜過,感覺非常在于心。”愛也許是幸福的,也許是痛苦的,但卻給生活增添許多的樂趣,給人生的情感許多體驗,這何樂而不為呢?哦,還有一句經典的話呢,愛使人年輕。愛使你滿臉如花,愛使你心有所掛,愛使你把痛苦輕刷,愛如你細品香茶,愛使你心態更佳。朋友,不必懼怕這來之不易的情感,那是你和她或者他在網絡里用語言構筑的心花,是心與心的感應和靈魂的碰撞和交流,你不想也不會輕易失去它。記得在元宵節的這天還是借鑒用別人的詩詞來做結尾吧:藍月無霜紫云輕,相聚樓臺離月近,一陣春風化春雨,月下品茗細聽琴。人生苦短須有情,偶遇相逢謝天命,時光如水珍惜過,感覺非常在于心。每逢正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曾經有孔尚仁曾為此專門賦詩一首:“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且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但愿今年的元宵節“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
【元宵節賞燈的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1.元宵節賞燈的習俗
5.賞雪優美散文
6.賞雨優美散文
7.天燈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