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精選散文
平日里,家里來了客人,總是把自家最好吃的最好喝的拿出來讓客人吃,才覺開心;上親戚家朋友家去,也總是把自己平日里舍不得吃的或舍不得用的東西帶上才覺踏實。女兒小的時候,不至一次地問我:媽媽,為什么你總把最好的東西送別人呢?我從來沒有正面解釋,或許解釋不清楚。只是覺得我們從小母親也是這樣做的,似乎已經成了習慣,根本用不著解釋為什么。
我們小時候,生活條件比較差,那時偶爾有些水果、糖果、茶葉之類的好東西,母親總是很小心地存放起來,等到有客人或親戚來的時候才拿出來。因為哪時條件實在太差,這些東西輕易買不到,也沒錢去買。親戚來了,母親就給親戚單獨做些蔥花面,烙些油餅,而我們就是洋芋酸菜飯或玉米面的粑粑。那時我也從來沒有問過母親,“為什么給親戚要吃好的喝好的”,只是覺得親戚朋友吃好的喝的,就因為他們是客人,根本就沒有為什么。稍稍長大一些,知道害羞,家里來了親戚,吃些糖果之類的東西,我總是推讓說:我不喜歡吃。而背過身子總是使勁咽口水。時間長了,父母也把我當大娃娃看待。雖然我是姊妹中最小的,但我的大外甥、大侄子年齡比我還大,即便在他們面前,我也總認為自己是“長輩”,就該有“長輩”的樣子,從來不爭嘴吃。每到逢集,家里買些大豌豆、葵花籽之、水果糖之類的就給小孩分吃,好多時候總會把我忘了。及到后來大姐發現,為我鳴不平,說:論年齡我也是小孩子,只是輩分高而已。其實我懂母親,并不是母親有意把我真的忘了,她認為我再小也是家人,來的不論大小畢竟是客人而已。
在只有我們姊妹的時候,即使有一個蘋果,母親也會很公平地分開,有個水果糖都會咬開分吃。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我們姐妹,最大的一個特點是不自私,從小懂得禮讓別人,好東西分享。這或許是父母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現在的好多獨生子女,所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似乎天經地義就是自己的。在自家里從來不懂得分享,在別人家做客,也是霸道、驕橫、自私、我行我素,自己喜歡吃的菜不讓別人動筷子,自己喜歡玩的玩具不許別的孩子沾手。在他們小小的心里根本就不知道分享和禮讓這回事。其實,這些怨不得孩子,孩子是一張白紙,本來也是天真無邪的,只是我們這些大人把孩子驕慣壞了。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最好的東西就應該屬于自己的.。試想一下,這樣的孩子長大后,能不自私那也就是奇跡了。這其實不是孩子的品質有問題,而是做父母的教育有問題。這些孩子長大以后,認為任何時候好東西依然是自己的,他們怎么會想到父母,更不用說想到別人。做父母的又報怨兒女不孝順。你說這能怨孩子嗎?其實這就是自己釀的苦果。因為做父母的從小沒有教會孩子,任何事不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好東西應該大家分享。
女兒漸漸長大了,懂事多了,不知她到底懂了沒有,只是她自覺不自覺地把好吃好玩的東西喜歡送給同學,她也不再問“為什么好東西總是送給別人”。我也發現女兒的人緣關系越來越好。她自己曾經無比自豪地對我說:“媽媽,我現在人緣超好,我們班同學都喜歡我。”聽到這句話,我真的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比她的數學英語得第一名我還要高興。因為她學會了禮讓,學會了分享!
【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精選散文】相關文章:
2.好東西的胎教故事
4.傷感愛情散文分享
5.名家哲理散文分享
8.優美散文摘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