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饞我的薺菜
年一過,一晃眼就進入了三月。忙碌的人們漸漸漸變得有序起來。
三月,和煦暖陽,清閑的空間里,我嗜好到郊外徜徉,走在酥軟的田地里格外舒服。綠油油的麥田已返青。腳下的薺菜似乎貼著地皮偷偷地生長著。但逃不過我饞癮的眼睛。蹲下看著可愛的薺菜,用手撫摸著鮮嫩的薺菜,漸漸的垂涎欲滴。薺菜對我來說是沒有吃夠的。也許對有些人來說,吃不了那其中的“柴”勁。這正是我所要吃的原因,有“柴”勁的菜才是刷洗腸子的最好的食物,這是母親告訴我的。記得在童年時代,我和小伙伴們挎著糞箕子,帶把小鏟子,下地里剜拾薺菜、萋萋芽等野菜。在生活窘困的歲月里,家家解決溫飽已經成為天大問題,以至于我天天吃糠、芋頭葉解決了溫飽就算不錯了,哪里還有薺菜、萋萋芽的影子?不得不跑到很遠很遠地方,才勉強的剜拾一些,回到家,被母親炒成一盤子佳肴,母親的地鍋湯尚未燒好,炒好的薺菜早就被我大快朵頤地“光盤”了,生氣的母親只得訓斥我,這還算是小事,最懼怕的就是弟兄們之間的怨言拳頭,一起向我捶來。我自知闖禍理虧,也不做聲的在一邊被母親護著流淚。我也羞愧,全家人的一盤美餐,被我一人獨享,看著一桌人仍舊啃著鹽粒子炒面吃飯,心里多少有些酸酸的。
有時候,母親生怕我偷吃了,就把炒好的薺菜放在鍋臺上看著。有時候,把少少的薺菜掛上面糊在鍋里煎著吃,那更是香噴噴的不得了。有時候吃飽了,肚子里已經盛不下了,但還是想吃。
眼下,薺菜已經算不上什么新鮮菜了,《故鄉的野菜》那篇文章里的場景,幾乎少有。而今在酒店里的餐桌上到處都是,大街上小攤上,攤煎餅的'小商販那里,早就有薺菜煎餅了,那些靚男俊女大部分中午不回家,就在街頭一隅,攤上一卷薺菜煎餅吃就算解決腹饑問題了。薺菜過去是解決溫飽問題的主食,現在倒是成為餐桌上的綠色美食。飯店餐館里老板把薺菜搞成為涼拌的、煎炒的、油炸面食等各種獨特的拿手絕活風味,來吊足食客舌尖上的口感。說到這,讓我想起鄭板橋關于薺菜的“三春薺菜繞有味”的詩句,這說明早在古代就有人食薺菜,知其味美!
現在薺菜不再是我心目中的奢侈食物,溝邊,田地邊上,幾乎到處都是,且豐腴鮮嫩,假若沒有閑暇的空間躬身剜拾,再也不必遺憾倆眼冒著綠光了,想吃上飄逸的濃香薺菜,只要到超市里抑或農貿市場里轉一轉看一看便是了。那些賣巧錢的農民朋友早就把鮮嫩的薺菜擺上地攤了。
【散文隨筆:饞我的薺菜】相關文章:
1.挖薺菜
2.薺菜精選作文
5.我的散文隨筆
6.我的老師散文隨筆
7.我的鄉村散文隨筆
8.我的愛人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