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紅樓夢中的芒種優美散文
在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描寫賈府的很多事和各種節慶活動,都與中國的一些傳統時令密不可分,或輕描淡寫,或濃墨重彩,各有趣味,不一而足。透過對這些節令禮儀詳略有序的描寫,可以看出,曹雪芹對“芒種”節也有著一番別樣的情趣。
芒種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是反映物候的節令。《孝經緯》云:“小滿后十五日,斗指丙,為芒種。后十五日,斗指午,為夏至。曰芒種者,言有芒之谷可播種也。”意指有芒的小麥、大麥等夏熟作物開始成熟收割,谷子、玉米等開始播種,因此進入夏收夏播的大忙時期,故名芒種。此節氣與花神有關。《三禮義宗》云:“五月芒種為節者,言時可以種有芒之谷,故以芒種為名。芒種節舉行祭餞花神之會。”農歷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農歷五月芒種節餞行花神,送其歸位。由此,民間留下了在芒種日送花神的風俗。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里繡帶飄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可見在芒種節這一天,大觀園里的上上下下都聚集在一起餞行花神,充滿了浪漫與歡喜,到處可聽到女孩子們嬉戲玩鬧的歡聲笑語。
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則在芒種這一天,看著滿眼的“花謝花飛飛滿天”,顧影自憐,和淚吟唱了一首令人心碎的《葬花吟》。全詩共五十二句,曹雪芹通過豐富而奇特的想象,把節氣、花期與人的命運緊密相連,展現了黛玉對自己命運的嘆惜與對現實的無奈。她似乎在花開花落間,看透了自己的人生結局:“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首詩稱得上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杰作,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其性格的重要作品。
送花神本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情,女孩子們都要早起貼花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如花一樣。但曹雪芹筆下的芒種節,卻是有悲有喜,有憂有樂,同時又是有滋有味、風雅有趣的,讓人遐思聯翩。
【探尋紅樓夢中的芒種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1.夢中的詩優美散文
4.夢中情人優美散文
7.紅樓夢中的劉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