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描寫的文章
讓我們走進森林,看,小鳥的鳴叫;小溪的流水;茂密的樹木;新鮮的空氣;……這所有的一切會帶走你的疲勞,讓你來到一個精神的游樂場,這個游樂場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你的眼睛,讓你一直保持旺盛的精神。下面就有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環境描寫的文章的相關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環境描寫的文章篇(一)
親愛的游客們,歡迎大家來到這風景壯麗的山黃。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吧。
黃石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奇山”和“人間仙境”。以獨特的峰林地貌構成奇、偉、險、幻的奇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來到黃山游覽后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來到黃山一定要看的就是黃山“四絕”了。
怪石、奇松、云海、溫泉稱為黃山四絕。這里的怪石多的數也數不清,其中以命名的就約有一百五十處。大家請看前面,那就是著名的“猴子觀海”。你們瞧那只“小猴子”正彎著腰望著那美麗的云海呢。接下來咱們去看一看第二絕奇松吧。
奇松之所以“奇”是因為它的造型和生長環境獨特。奇松長在八百多米以上的高峰。山風像一把無形的剪刀,把樹冠剪切的如刀削斧剁一般。有一部分松樹受地形或陽光的`影響,偏向一個方向長。比如咱們面前的這棵迎客松,它就像是黃山的主人張開一只手招呼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雖然奇松壯麗但也不能錯過云海啊。現在我們就要登上蓮花峰去看一看壯觀的云海啦。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東張西望,俗話說的好:“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終于到了,大家是不是感到有些疲憊,沒關系,抬起頭看看這美麗的云海吧,它會讓你感到放松和心情舒暢。大家請看,現在的云海氣流涌動,云層波濤洶涌,此時山峰和奇松、怪石漂浮在云海里忽上忽下,忽隱忽現,瞬息萬變,令人動魄心驚。
環境描寫的文章篇(二)
黃山是個美麗的地方,那兒有山,有水,有樹,有鳥。那兒也是個奇特的地方,那兒山奇,水奇,樹奇,鳥奇。
想那時,我坐了一天的汽車去黃山。一路上,充滿了對黃山的向往,在我想象中,我們應是“迎著朝霞來,披著晚霞歸”。但事實并非如此。
坐纜車上,我本以為在纜車上可以俯視那山,觀察那黃山松,欣賞那日出,但由于霧太大,我想象中的一切我都沒看到。而這黃山卻給了我另一個奇跡,讓我置身在云霧里,如同仙人一般。那時,我閉上眼睛,感到自己象觀音菩薩一樣騰云駕霧。于是,迎著朝霞來,變成了騰云駕霧來。
至于回到旅店時,天已經黑了,當然沒有了晚霞。但黃山并沒有虧待我,那時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煞是好看。于是,披著晚霞歸,成了伴著星星歸。
再回來說說黃山的奇吧!
那兒的山,要高的有高的,要險的有險的。那蓮花峰,高聳入云;那天都峰,筆直矗向云端。山上的石頭,奇形怪狀,有象猴子的`,有象烏龜的,千奇百怪,應有盡有。
那兒的水,清澈見底。下雨過后,從山上流下的泉水,與石頭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響,和著鳥兒和鳴,讓我想起了,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中的詩句“泉水擊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頗有一番滋味。
那兒的樹,千形萬狀。雙胞胎,三胞胎的不在少數,夫妻樹成雙成對,有些在他們之間還有他們愛情的結晶。
那兒的天氣,也別樣的奇。還記得去爬光明頂前,陽光明媚的照在我身上,我還擔心,回去會曬成個黑臉包青天。還不過一會兒,霧全都飄過來了。剛才還陽光萬里,這時就變得大雨傾盆。我們忙穿起雨衣,但還是跟著隊伍向光明頂進發。邊走邊看那邊的云,它們還白白的,也許山那邊沒有下雨吧!才走上山頂,天氣竟然出奇的晴了,取而代之的是那明媚溫暖的陽光。才半小時工夫里,就雨轉晴了。你說奇不奇。
在這樣環境中旅游的詩人,也奇處叢生。他們把自己的感受,寫在陡峭的巖石峭壁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這就是黃山,集萬奇為一身的黃山!
環境描寫的文章篇(三)
諧發展的人像一顆種子,只有在和諧的校園里才能孕育出來。那么,如何建設和諧的校園呢?如果把和諧的校園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么我認為,優美和諧的環境就是這棵大樹的根本,良好的校園人際關系就是它的枝葉,而豐富的校園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靈魂所在。
優美的校園環境是和諧的根本。首先,校園的自然環境應是和諧優美的。如果孩子跨進校園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觸的一切,處處是俯拾不完的美麗,身心自會有言說不盡的愉悅,思想也會無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詩云:“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國古代書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為了“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在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亭榭交錯、山水相映的校園環境里,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飛美的心靈。我們附中校園雖然不大,但各種花草樹木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線。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綠意,不僅能給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給人以智慧的啟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無窮的希望和力量。
當然,校園環境不僅包括自然環境,還應當包括師生創造的人文環境。一幀幀醒目的優秀學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選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園環境的建設。尤其當校園環境浸透著每個師生的汗水,凝聚了每個師生的智慧,就更能激發每顆心靈的自豪感和對學校的熱愛之情。“景美則心曠,心曠則神怡,神怡則智清,智清則學佳。”一個凈化了的環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并激起一種奮發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所以,一個和諧的校園首先應該擁有優美和諧的環境。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校園,才能稱得上是和諧的校園。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生關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教師只有真誠地愛著學生,真切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才能在和諧的校園里健康成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有人把教師比作學生的第一盞燈,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自身應該做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身為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彼此用心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當一個學生遇到困難時,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給幼小的心靈以溫暖的慰籍,給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動……
一個和諧的校園,還應有千姿百態、意蘊豐贍的校園文化。沒有豐富的校園文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虛的,毫無生氣的。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考試成績不應成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新課程標準提倡多元化評價,我們就應該看到每個學生的長處,讓學生的個性如春天的枝葉一樣無拘無束地伸展。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們附中處處為學生創造展現個性和特長的舞臺。熱愛運動的同學能在“體育節”上一展矯健的身姿,喜歡書畫的同學能在“文化節”中盡情揮毫潑墨,擅長表演的同學能在“藝術節”里贏得陣陣掌聲……和諧的校園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無聲的力量,是最優秀的隱性課程。它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并產生深遠影響。
“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手帶來力量,給蒙昧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彎曲的脊梁帶來挺拔,給卑微的人們帶來自信。”讓你我攜起手來,努力創建一個和諧的校園吧!
【環境描寫的文章】相關文章:
描寫環境的文章04-04
描寫小區環境的文章04-04
關于環境描寫的文章04-04
以環境描寫開頭的文章04-04
描寫西湖的文章-描寫西湖美景的文章11-27
描寫舞蹈的文章-關于描寫舞姿的文章11-27
有關環境的文章04-04
新環境的文章04-04
環境社會文章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