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愛女孩的文章
女孩如水,柔情萬種卻也堅韌執著,滴水可穿石,驚濤可拍岸,千轉百折也難阻其匯入江河。為此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推薦了關愛女孩的文章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用。
關愛女孩的文章篇一
“關愛女孩就是關注我們共同的明天。”在馬路上,我們總會看到這樣的標語。現在提倡的是男女平等,然而一個封建的家庭一直都在講究一些男女問題。古代就有一則笑話:“兩個家庭,一個家庭的婦女生了一個男嬰,前來拜訪的人都說:‘恭喜恭喜。’而另一個家庭的婦女生了一個女孩,拜訪的人卻說:‘也好也好。’就在這個時候,外面正在娶親,有人問外面在干什么?那些拜訪的人說:‘有四個恭喜正在抬一個也好。’”
想想看,難道以前女孩的地位就如此卑微嗎?男孩就真的有那么好嗎?就那么有出息嗎?為什么以前就只有男人才可以讀書,我們女人就是那么的笨嗎,非得要女人在家里干活,男人在私塾讀書嗎?
別說以前那么遠了,就說說現在吧!那一天,我漫步在人民公園。秋風瑟瑟地刮著,秋葉也從樹上落下來,也給這秋天增加了許多的傷感。不遠處,傳來一陣嬰啼聲。我快步上前去,一個還未滿月的女嬰兒在冰冷的石椅上躺著,身上裹著一件薄薄的小棉襖,旁邊還有一袋尿布和幾件嬰兒衣。小孩子的臉被秋風刮得發紫,嘴角發黑。“多可憐的一個孩子!”我的旁邊忽然出現了一個中年婦女,她穿得那么樸素,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個石椅上的孩子。她看了看我,笑著說:“這個孩子是你家的嗎?”“不……不是。”我被她忽然的到來給嚇著了。“哦,那這個可憐的孩子是哪里來的呢?是哪一對父母如此狠心拋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呢?真是個可惡的家伙。”她喃喃自語,連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
她一邊麻利地替孩子換上尿布,穿好衣裳,一邊對那個小家伙說:“乖乖,換上尿布就舒服了,不哭啊。你的父母拋棄了你,但是我是不會讓你在這里躺著,沒有人照顧的,啊。”說完便抱起小孩拿起那袋東西便走了。我看著她遠去的身影,我愣住了,許久才緩過神來。這時,一個憔悴的臉龐在一棵樹下,她的眼睛哭得紅腫一直朝著石椅上望。我想她可能就是孩子媽媽。她望了一會兒,含著淚水離開了……
世間的男孩就一定能夠成才嗎?張海迪姐姐,冰心奶奶等不也是女孩子,為什么她們就能成才呢?女孩就這么被人看不起。在此,我代表全世界的女孩,向世界呼吁: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為了有更好的明天,就放棄那些老套的‘重男輕女’吧。就讓我們更好地保護女孩子,實現男女平等的愿望吧!
關愛女孩的文章篇二
女孩如花,芬芳而典雅,需要雨露滋潤,陽光恩澤;女孩如水,輕靈卻也柔弱,飛揚塵土可以讓她渾濁,一日曝曬也許便會干涸。
所以女孩,需要大家多一點呵護與關愛。
女孩如花,嬌弱卻也鏗鏘,開就開個激情四射,敗也敗得轟轟烈烈.增添了一抹亮色,點綴了彼此的生活。女孩如水,柔情萬種卻也堅韌執著,滴水可穿石,驚濤可拍岸,千轉百折也難阻其匯入江河。
所以女孩,必須得到社會的理解與尊重。
長久以來,相對處于弱勢地位的女性群體,其生存和發展權都受到了國家、政府的保護和重視。我國的《憲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母嬰保健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多部國家基本法律、法規,都對保護女性的合法權益做出了明確規定。在7月11日第十五個世界人口日,我國提出了“關心母親健康、關愛女孩成長”的口號。但是,毋庸諱言,由于受幾千年來封建世俗和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尤其受重男輕女等舊的生育觀念的影響,歧視女孩、忽視女孩健康成長的現象在一些地區長期存在,有的地方還相當嚴重。這些人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地固,認為男孩是“頂門杠”,能繼承祖業,光宗耀祖,女孩是“別人家的人”。盡管新中國的成立給女性以越來越高的地位,但歧視女性之事、之思想猶在!遺棄女嬰現象猶在!以B超等檢測手段檢測性別,墮胎女性胎兒現象猶在!!這些現象的存在,無不提醒我們:消除性別歧視、關注女孩生存環境已成當務之急!
“一葉知秋”,我們從一個女孩的命運同樣能了解到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程度。而關愛女孩只是保障女性權利、促進女性發展宏大工程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2003年,國家計生委啟動的“關愛女孩行動”,是堅持男女基本國策,促進兩性和諧發展的一項專項活動,它明確提出:“消除性別歧視要從懷孕抓起,倡導男女平等要從娃娃開始。”目前這一行動已在全國廣泛深入的開展。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中國人,都應該積極投身于這項活動。在百忙的工作中,在千頭萬緒的應酬里,抽出一點點時間,給女孩這一弱勢群體以應有的關注,為她們的命運呼吁,并為能改變她們的命運作一些切實可行的工作,應該是每一位正直、善良的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也許你會說,這不過是一種個別現象罷了,無須大驚小怪。我說:“不!這決非偶然!”現在讓我們來打開《中國人口網》的網頁:
來自國家計生委的消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已經升高到119.92,大大偏離了106正常范圍。海南等五個省出生人口性別比甚至高達130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居高不下的原因是,有的人受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非法進行胎兒性別鑒定,是男性就生下來,是女性就終止妊娠。這一現象已引起了國家權威部門的重視,成為全社會人口管理面臨的嚴重問題。
專家預測:如果這種勢頭得不到有效遏止,那么到2020年全國實現小康之日,我國將會有3000萬至4000萬處于婚育年齡的男青年無妻可娶。這決非危言聳聽!
如果 出生人口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女性人口又占13億總人口一半的國家,從關愛女孩入手促進性別平等,維護女孩的生存權、發展權。不僅對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勢頭,促進人類繁衍兩性和諧發展有著現實意義,而且對實現全社會性別平等,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更有深遠意義。我們期待著:關愛女孩、保護婦女,尊重女性能真正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
記得國父孫中山先生這樣說過:“女人是偉大的。人類把母親比作美麗和博大的化身,人類在生育女人的同時,女人也生育了整個人類。世界少不了女人,如少了女人,這個世界將會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七十的善,百分之一百的美。沒有女人也就沒有人類”。
是的,大凡常人,不管其位之尊卑,出身如何,沒有人會否認是母親把自己帶到了這個世界,母愛是無私的、崇高的、偉大的,母愛哺育我們成長。一個有良心的人,沒有理由不孝敬母親,這是一個淺顯的道理。而母親也是經歷了女嬰、女孩、新娘、母親的過程,母愛的偉大正是由女孩的生長過程孕育而成。我們愛戴母親、孝敬母親,就沒有理由不關愛女孩,因為女孩是萬千母親的幼體啊。
我不是一個多情的詩人,但是我要用詩人的激情贊美新中國女性的美好;我不是一個睿智的學者,但今天我想用深邃的哲理在這里大聲疾呼:世上一切熱愛生命的人們,讓我們大家都來關愛女孩吧!女孩的幸福生活是整個社會幸福和諧的搖籃。關愛女孩吧!每一個女孩不僅是新生勞動力的創造者,也是一個民族的未來所在。關愛女孩,就是關注民族的未來!
關愛女孩的文章篇三
“重男輕女”在我的腦海中曾是個舊社會才有的詞,作為一個生活在城市里的90后女孩兒,我原先是從沒思考過這四個字背后的重量的。
2010年的暑假,我為了體驗生活,在離家不遠的禮品店找了一份暑期工作,因為是抱著鍛煉自己的目的去的,所以盡管工資低得嚇人我也沒什么意見。三個應聘者最后只留下了我一個。后來我才知道其實是天翠姐姐背后向老板夸了我,只因那天我很大聲地喚了她一聲姐姐、暖了她離家多年寒冷的心。
天翠姐姐是安徽鳳陽人,今年剛21歲,農村的,家里除了她還有一個弟弟。她常向我提起她的弟弟,說他跟我一樣大,很懂事,讀完中專馬上工作了。每每說到這姐姐眼里總閃著藏不住的驕傲。姐姐已經出來打工五六年了,很自然地我想到了她是為了幫她弟弟省錢讀書,沒有絲毫的不情愿,姐姐自己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我不知道這是因為太懂事還是太無奈。因為家里沒錢,天翠姐姐只念到小學,連最簡單的ABC都不認識,可這似乎并沒有給姐姐帶來什么不快樂,她還是常常跟我提起她小學的時候成績是怎么怎么的好,只是每次店里記賬遇到牌子是英文的東西她都只能向我求助,帶著那么些許的隱約的窘迫與不快„„
說實話,我們這一代人中,因為重男輕女的現象而失去讀書的權利導致文盲的女孩已經很少了,至少我還沒有遇見過。不過像天翠姐姐這樣家庭拮據,為了給弟弟讀書而只念到小學的農村女孩還是不少。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那些做父母的忍心看著女兒小小年紀在家務農或外出打工、省下錢來給兒子讀書、即使是在女兒成績更好的情況下?是男孩天生就比女孩精貴?是覺得女孩早晚要嫁人?還是只有養“兒”才能防老?我心中沒有答案,也許那些有重男輕女情節的家長們自己心中也沒個確切的答案„„
這可能是我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接觸到“重男輕女”這個問題,打工的一個月期間,天翠姐姐給了我很多觸動,甚至是震驚,讓我對于現在農村的一些思想觀念有了大致的概念。我原以為當今社會不會有那種為了生個男孩寧愿做“超生游擊隊”的家庭了,可是天翠姐姐只是看著我笑笑,說多呢。她嬸嬸為了生個男孩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當時農村計劃生育抓得緊,六月大的肚子硬是被人抓去打掉了;姐姐的二姑也是,因為超生,家里的房子也被人扒掉了。這些在我聽來簡直是無法想象、不可理喻的,可它們就真真實實的發生在我們身邊。這兩年計劃生育沒有這么嚴了,可能不至于強行墮胎或扒房子了,不知道那些農村里一心想生男孩的家庭是不是更覺得非得生個男孩不可了„„
有時想想覺得挺可笑,也挺無奈,這樣一種落后的觀念竟是如此根深蒂固的種在這大片大片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繁衍下來,竟沒有半點要滅絕的跡象。甚至如天翠姐姐一般善良懂事的女孩兒們自己都覺得這份退讓與妥協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似乎書本上的知識在自己兄弟身上遠比在自己身上來的有價值。
其實天翠姐姐算是幸運的了,盡管她小小年紀就外出打工吃盡苦頭,盡管沒有多少文化的她在城市里只能做個廉價得不能再廉價的勞動力,盡管也是“重男輕女”觀念下的犧牲品,但至少她還是健康安全的。我們在新聞里見識到不少關于血汗工廠女工甚至女童工的報道,我們也偶爾看到發廊女在夜晚的街頭招攬客人。對于她們,我們或者同情,或者唾棄。可是,她們曾和我們所有的人一樣,對生活,對愛情,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她們所有的希望被殘酷的現實碾得粉碎。她們柔弱美麗的生命被社會和生活的大潮挾裹著,沖向各個陰暗邪惡的角落,被蹂躪,被踐踏,而我們,無能為力。
也許說無能為力有點推卸責任的的嫌疑,不過,“我是女孩,我要上學”這句話應當是所有失去讀書權利的女孩兒們自己喊出來的。這是一種態度和決心,也是一種責任:對自己、也對社會。
我的一個表姐也是老家農村的,家里的貧困程度不亞于那個天翠姐姐,可是她跟她媽媽說她要讀書、要考大學,并且也用一份份第一的成績單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結果很明顯,她成了全家的驕傲,乃至于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以表姐為榜樣。她的家人沒有逼她早早工作養家,因為她自從上了大學就沒再拿過家里一分錢。一直靠獎學金和幫導師做課題得到的錢,到最后竟還能拿出一萬元來補貼家用。考上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的表姐,已在今年公費留學去了美國。這無疑是一種驕傲,但我更愿意說這是一種證明,活生生的例子——憑什么不讓女孩兒讀書?
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女孩兒們都站起來吧,喊出你們的渴望、捍衛你們的權利。“重男輕女”不是個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就能根治的小毛病,而是長期存在的頑疾。社會各界的關注、呼聲和資助都是不可或缺的良藥。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中國的男女人口比例逐漸協調、這廣大的土地上不再有渴望讀書卻沒有書讀的弱小的身影。
【關愛女孩的文章】相關文章:
關愛的文章-關于關愛文章11-27
關愛與被關愛的文章04-03
關愛乞丐的文章04-03
關愛社會文章04-03
關愛老人的文章04-01
獨立女孩的勵志文章04-02
女孩的夢想勵志文章12-09
關愛山區兒童的文章04-03
關愛山區孩子的文章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