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趣味物理學》的讀后感范文
暑假,我閱讀了一本很有趣的關于物理學的書,它便是前蘇聯的雅·別萊利曼所寫的《趣味物理學》了。這本書作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雖然這本書很老,但它很經典,讀更興趣盎然,如飲甘露,如食甘貽。
記得那天晚上爸爸下班回家,象寶貝似的亮出一本書,說值得一讀。我一看:《趣味物理學》,書很厚,翻了翻,足足有550頁。細細一看,每一頁都有物理知識的講解,黑白插圖。我被吸引,竟一口氣看了將近100頁。
全書大致分為19章,有的章節會專門對問題進行討論。每一則知識都會舉例子或者講故事,不像教科書地只講抽象的、空洞的概念。提到了一些很典型的問題:如十月的鐵路有多長?為電線在冬天會被“偷走”?假如地球突然停止,會發生現象?問題看似簡單,其實蘊含了許多物理知識:由于熱脹冷縮,鐵路夏天會比冬天長300多米,電線冬天會比夏天短200多米;由于慣性,地球突然停止,地球上的所有物質都會被甩向太空……
在讀書的過程中,章尤為吸引了注意力,那“視覺錯覺”這一章。這一章中圖片豐富,為實驗圖片。比如幅測試錯覺的圖片,是黑格被白線分開成許多塊,結果看時發現白線的交叉點居然有灰點閃現,定睛一看,又不見了。作者還特意提到當時印這一章時,查鋅版的人居然讓人把白線交叉點上的灰點去掉,正好作者進去,跟他講明白了才避免一場誤會。
讀著這本書,我發現物理和生活息息相關。一些我不知道的知識,讀完它,我全都了如指掌。但是我卻一點也不覺得它枯燥無味,反而對它愛不釋手。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就提到:“我所努力希望做到的,要‘教會’讀者多少新知識,而是要幫助讀者‘認識他所知道的事物’”。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道理:人一旦對于一門學科發生興趣,就會加倍注意,能夠自覺地去深入探索與學習,在興趣的引導下所學到知識才更加“牢固”,更加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趣味物理學》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物理學專業介紹04-24
物理學習計劃11-10
物理學習計劃05-02
基礎物理學教程上冊03-31
醫學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2
醫用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2
油層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2
高考物理學習計劃03-31
物理學習心得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