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讀記讀后感
《竊讀記》是200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海音女士,以竊讀為線索,描寫了作者放學后急匆匆趕往書店,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竊讀,到晚上才依依不舍離開的讀書過程。為此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一些竊讀記讀后感的優秀例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竊讀記讀后感篇1
這篇課文寫的又樸實而又感人,以“竊讀”為線索,以作者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的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地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作者對書的熱愛和對書的渴望。
因為當我讀到課文中主人公放學后匆匆地從學校離開趕到書店,小心翼翼而又急切地跨進店門,渴望讀書的場景時,我被他感動了。所以我也想每天也是急匆匆地離開學校,趕到書店讀書。可是心里想的是寫完作業,好好地玩一場電腦游戲該多好呀!
我和書中的主人公相比,我是多么不知道珍惜時間。尤其是當我讀到主人公在人群中讀書的恐懼和在借雨天讀書的快樂時,這時我很想和作者相比我是多么幸福的呀!我們現在的書店寬敞明亮,各種書籍應有盡有。而且所有書店都向我們敞開著大門,我們在那里可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暢游在書的世界里、書的知識的海洋里。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時光呢?
因此,我要向冰心奶奶所說的:“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好書是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因為誰擁有知識,誰就是學習上的富翁,所以我愿意成為學習上的億萬富翁!
竊讀記讀后感篇2
《竊讀記》主要講了林海音小時候因家中貧困,買不起書,便偷偷的在書店里看書,并描寫了作者在竊讀中感受到了懼怕與快樂。文章中有在雨天裝作不喜歡雨,卻在心里想讓雨下得更大以便我光明正大的看書;當然也不免做白日夢了,因自己的家庭的貧困而買不起一碗熱熱的面條,一張舒服的沙發;只能咽下口水,靠著書柜,抹起眼睛看書。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說“腳站得有些麻木,我卻渾身輕松”和“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可以體會出來作者雖然很累,但很快樂,作者已經全身心投入到書本上了,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讀書和吃飯一樣,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
在我們周圍幾乎沒有像作者這樣非常貧困的孩子了,這樣便體現出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美好啊!現在有許多孩子家里的書都快堆成山了,可有的瞧都不瞧,更別說抱著書看到腿腳發酸了,卻只是撿著好玩的而對學習無用的書看。和作者林海音相比還不如換一換,這種人真是浪費了這寶貴的看書時間。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高爾基也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是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讀書不僅僅可以拓寬我們的知識面,還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林海音在又懼怕又快樂的復雜心情竊讀,在這里,我想到了那些貧困山區里的孩子有書讀嗎?他們能看到這么多中外名著嗎?或許他們連竊讀的機會都沒有吧!
食物是人們的物質需求,而書籍哺育的是我們心靈的需求。讓我們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吧,一生都與好書“談話”吧!
竊讀記讀后感篇3
在剛開學的第一節語文課上,我和同學們一起津津有味地讀一篇課文——《竊讀記》。
這篇短文主要寫了作者林海音小時候買不起書,就經常去書店里竊讀,收獲了快樂和知識,后來她成為了著名的作家。
當我讀到“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如果口袋里有錢該有多好啊”的時候,心有感觸。我的家境比林海音小時候好多了,在家里有許多內容豐富的課外書,我的學校的圖書館和班上的圖書角都有五花八門的課外書,供我們隨時閱讀。我們現在的書店對小孩子和大人都開放,不用像林海音那樣偷偷摸摸、擔驚受怕地去竊讀。和林海音比起來,我太幸福了。
我也認認真真地讀書了,但還沒有做到像林海音那樣如饑似渴地讀書,她一讀書,就忘記吃飯。你說她讀得多么專心呀!而且她一讀書就是幾個鐘頭,多么長的時間呀!我才不會一下子讀那么長時間,最多也只是一個鐘頭,因為中途我要休息,而且我讀得也不會像她那樣仔細。我真欣賞她。
當我讀到“我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的讀著”時,我感受到林海音永遠也滿足不了讀書的需求。但是,我不會像她那么急忙打開書,我慢慢來,還躺在舒服的沙發上,吸著美味可口的果汁,多享受呀!我還會慢慢品味書中蘊含的知識和智慧。我不用害怕被書店老板發現,因為這是我的家。
當我讀到“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時,體會到吃飯和讀書都很重要,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心靈。一個人有知識和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健康成長起來的人。
《竊讀記》這篇課文的道理使我終身受益。
【竊讀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竊讀記的讀后04-01
竊讀記的好詞好句12-09
竊讀記小學作文03-28
竊讀記小學作文02-06
竊讀記初中作文04-02
竊讀記課后題答案12-09
精選竊讀記的400字作文12-09
讀《竊讀記》有感06-18
讀《竊讀記》有感12-01
《竊讀記》讀后感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