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復自己怕什么的生活感悟
眼下藝術家們頗時髦的一句話便是“我不再重復自己”。好像突破了自我,便也是藝術上的突破,否則“重復了自我”,便意味著江郎才盡。
我自然屬藝術的門外看客了,可是做為一個欣賞者,我倒沒覺得有幾個藝術大師真的不是“重復”著自我的。卓別林在我的眼中大多時候是個“流浪漢”的形像,偶爾突破一下固定的角色形象,人們倒未必喜歡,反倒是一再“重復”的“流浪漢”確定了他在電影史上的地位。
齊白石畫蝦,黃胄畫驢,徐悲鴻畫馬,無不是在重復中得到了承認。看來問題不在于重復,而在于有信心在重復中超越、突破。
據說當今有人用計算機將世界上的主要文藝作品進行分化處理,根據主題、人物、結構、情節等一系列因素進行分類,歸納,并分成若干種類型,最后得出結論:現在新的文藝作品,其主題、人物結構、情節等因素都不能超出這些已有的范疇。所不同的僅僅是時間、地點、人物的重新組合和語言的表述罷了。
這也正如歌德所說的:“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沒有不是被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到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世界的藝術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現今的許多創作,即便沒有重復自己,也在重復別人,未重復他人的今天,也在重復別人的昨天。像文學藝術的一些永恒主題如“愛情”、“親情”、“和平”,我們對它僅僅是以一種不同的觀念和手法處理罷了。比如電影《悲慘世界》先后二十四次拍攝,若讓那些“我不再重復自己”的藝術家看來,就是最沒出息的了,可是人家每重復一次,都在突破著自己。
不敢重復自己的藝術家只能說明自己的功力和修養還不具備“突破”自己的能力,因為每次對“自己”的重復,便是對原有的自己進行一次否定、突破,這種在重復中的否定和突破要比重新選擇的突破更難。有些藝術家倒是能經常選擇新的題材和人物,雖說沒有重復自己,但囿于個人的閱歷局限,觀念的禁固,使自己的作品捉襟見肘,又重復了一次平庸,甚至是失敗。這種“不重復”題材,不重復主題,不重復自己卻恰恰重復了平淡和無味。
真正的藝術家是敢于重復的,重復就是在否定之否定中探索和創新。但此文之意并非主張所有的藝術家都要“重復”,僅僅是對某些藝術家“我不再重復自己”觀點的一點謅議。
【重復自己怕什么的生活感悟】相關文章:
生活不是簡單的重復生活感悟03-26
在怕中成長與成熟生活感悟05-11
生活是什么的感悟04-19
幸福是什么的生活感悟05-10
生活是自己的生活感悟04-02
自己給自己忠告的生活感悟04-25
我們需要的是什么的生活感悟03-26
做好自己滿意自己生活感悟05-04
愛自己取悅自己的生活感悟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