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求生的勵志人物故事
4月的一天,27歲的亞倫·拉斯頓只身來到位于猶他州東南部的布魯莊峽谷攀巖。出發前,他將手機留在了家里,并決定不告訴任何人他要去哪兒,后來發生的事情證明,這是一個令他后悔的決定。
就在他攀上一塊重達800磅的大巖石時,巖石突然松動了,拉斯頓的手頓時失去了抓攀點,慣性把他一下子甩到巖壁上。與此同時,大巖石迅速向他滾來,壓在了他的右臂上,然后戛然而止。
那一刻,除了劇痛,還有恐懼。一開始拉斯頓就意識到,靠自己絕不可能把手臂弄出來,因為不管他怎么擺動身體,大巖石就是紋絲不動。在隨后的幾十分鐘時間里,拉斯頓拼命用自己的身體去頂撞大巖石,希望大巖石能挪動一點點。但這一番掙扎除了使得他精疲力竭外,沒有絲毫作用,拉斯頓就這么被困在那里整整5天,靠身上所帶的少許食物和水維持著生命。為了防止脫水,他還喝了自己的尿。第六天,食物與水都已經耗完。拉斯頓看著那塊巨石,心里冒出了一個可怕的念頭:用刀子切斷胳膊。只有切斷自己的胳膊,才能有生還的機會。
為防萬一,拉斯頓打開數碼攝像機,給家人記錄下他最后的信息。“真對不起……”他說,“你們每一個都讓我感到驕傲。”然后,他開始用自己的身體做杠桿,使勁往下擰胳膊,越擰越低。不知過了多久,他的耳邊響起了“啪”的一聲。那聲音就像一聲槍響,在山谷里回蕩。拉斯頓知道他的骨頭斷了。那一刻,他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鉆心的痛。
接著,拉斯頓小心翼翼地切臂肉。在開始切手臂前,他先拽下水囊的軟管塞子上的繩子當止血繃帶,牢牢扎住血管。然后迅速把血管切斷,再切斷大動脈。那一瞬間,拉斯頓覺得自己就像被人活生生放進了熾熱的巖漿中。但是,伴隨著劇痛的',還有一種感覺,那就是痛快。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獲得自由之后所產生的美好感覺。然而拉斯頓遠沒脫離危險,因為要走出峽谷,他還要走將近4個小時的山路。
血,一直不停地順著他的雙腿往下流,濕透了他的鞋子。拉斯頓靠著堅強的意志力一步一步往外走。終于,他碰上了一個徒步旅行的家庭。這家人在上山時曾碰到了正在峽谷入口搜救拉斯頓的搜救隊。看到拉斯頓,他們馬上幫他聯系搜救隊。前來搜救的直升機迅速趕到。搜救隊長查看了拉斯頓的傷勢后,馬上對駕駛員說:“他把自己的手臂切斷了,我們必須趕快把他送往醫院。”
傷愈出院后,拉斯頓把這次痛苦的經歷按時間順序寫成了一本書,起名為《生死兩難》一這本書于2004年出版,并成為當年的暢銷書。他也成為一名勵志演說家,在一場場演講中,他把自己從那場苦難中學到的經驗、教訓和感悟傳播給更多的人。
“我必須下決心勇往直前,盡管不知未來還會發生什么事情。”拉斯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在關鍵時刻戰勝恐懼而斷然采取行動,這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拉斯頓還在繼續新的行動。他已安裝了度身定做的假肢,前不久還登上了位于阿根廷的海拔高達23000英尺的阿空加瓜山的最高峰。
【斷臂求生的勵志人物故事】相關文章:
2.人物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