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陶慶的那些與成功有關的故事
人物簡介:
陶慶,男,安徽人。北京工商大學96級校友。依托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肉味香精提取技術成果,開發出系列肉味香精,并成功實現產業化。中融百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麗倍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目前與北京工商大學有多個項目合作。
當年,像很多幸運優秀的大學生一樣,陶慶在北京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三年里他在那份崗位上一切優厚平穩。三年后,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毅然選擇了放棄。不甘平庸的他選擇了變幻莫測、風起云涌的商場。但是,在偌大的北京城,作為一個外地人,除了一腔熱血之外他幾乎什么都沒有。就在自己無助迷茫的時候,他想到了自己的母校,結果在母校的幫助下,他和他的公司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從此以后他與母校結下了永遠都難以割舍的情結
憑膽略,勇闖驚濤駭浪
談起為什么當初選擇自主創業,陶總有些謙遜的笑了笑說:那個時候,由于自己的工作做得沒意思,工作了三年就不想再做下去了。因為年輕,所以無所畏懼,一拍腦袋,有了些想法,就大膽去做了。即使說到這段輝煌往事,陶總的語氣也是淡淡的,聲音很輕。他看起來很年輕,穿著一身合體的休閑裝。言談舉止之間讓我們感覺非常好接觸,仿佛是我們的鄰家大哥哥。無法想象這個三十出頭的人,竟在商場上摸爬滾打了近十年。他親自領我們到了他的辦公室,給我們準備了三杯熱騰騰的茶水,臉上始終掛著平和謙遜的微笑。但是,從他淡淡地講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企業家內心的波瀾壯闊。
陶慶的中融百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食品添加劑、食品配料以及食品安全研制的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他告訴我們,中融取自英文中的 zero意為從零開始做,百鳴取自blossom意為開花結果,在中文中寄予的意思是百家爭鳴。希望在這個企業里大家可以展開自己的思路,融合各種觀點,讓思想更加活躍,讓公司快速實現自己的目標。目前,公司已經走過了十年的風風雨雨。
十年來,雖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但陶慶從未想過要放棄。創業初期,他們的條件非常艱苦,在北京大紅門建了一個規模不大的生產廠。從采購到生產,從包裝到銷售,他與幾位創始人事無巨細,親自上陣,用他的話說就是帶著一群人去干活。憑著對事業的滿腔熱情,在多方的幫助下,驅云撥霧,終于使企業度過了初生時的脆弱期。目前,他的公司已被授予大興區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大興區企業科技研發中心、大興區民營科技企業、大興區文明單位等稱號。2005年公司率先在行業內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公司擁有現代化的生產廠房7000多平米,全程計算機控制的生產線和每年5000多噸食品添加劑及配料生產能力,并擁有裝備國內、國際先進實驗儀器的研發中心和專業檢驗設備的檢驗中心。
今天的中融百鳴已是業內翹楚。即便是面對令中小企業談之色變的金融危機,陶總仍是笑著說:怕倒是沒啥好怕的,怕也沒用。因為你會去分析,哪方面對你會有影響,然后果斷地采取措施。
陶總每天的工作很繁忙,在我們的采訪期間,就有幾位山東相關企業的老總來看產品,陶總熱情耐心地接待了他們。山東的一位企業家看到在采訪的我們說:你們真是幸運啊,這么小就接觸到這么優秀的年輕企業家!在這期間,陶總辦公室的電話不知道響了多少次,門也不知道開關了多少次。陶總說,一會兒還要有幾個母校的老師到這里來談相關技術合作的事項。
好讀書,孜孜不倦追求夢想
陶總辦公室的正前方掛著一個巨大的牌匾,上面寫著三師,筆法蒼勁有力。他告訴我們,這兩個字取自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偌大的牌匾仿佛昭示了陶總謙虛謹慎,好學執著的性格。他說:我這輩子別的每當好,但是有一個角色永遠沒變,就是學生。
大學時代的他過得非常充實。說起那段白衣飄飄的青蔥歲月,他滿是自豪,因為他在大學收獲很多,過得充實而有意義。他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每天都孜孜不倦。早上六點來鐘就起床,起床后一般都要讀一會兒書;晚上往往也要學到很晚。說到自己最大的愛好,他給我們兩個字:讀書;說到自己平時緩解壓力的方式,他還是給我們兩個字:讀書。對于當年母校的圖書館、自習室,現在談起來他仍有很深的情結。
陶總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大學的時光真的很寶貴。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聊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多學習一點,就會多一份收獲。
談母校,拳拳游子情
陶慶的公司離北京工商大學僅一街之隔。繁華的商業街擋不住他與母校千絲萬縷的聯系。說到自己的母校,陶慶眼里閃爍著光芒:當初自己開始創業的時候,家里人不是很理解。想想你一個外地人獨自在北京,你能有什么呢?只有母校!
當他把想創業的想法告訴自己老師的時候,得到了老師的大力支持,并給予了他許多幫助。這堅定了他的信心,就這樣,他聯合同樣懷揣夢想同窗好友,從全國各地再次匯集到母校,摩拳擦掌開始大干一場。當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時時指點著他們,幫助著他們,齊心合力把公司快速帶入正軌。一位好老師的指點,可以在重要的時刻把你帶出迷茫。把握好這些關鍵時刻,你的事業就成功了一半。像我們,把產品研發之類的基礎性工程都委托給學校做,所以事業進展得很順利,F在,陶慶的公司已經與學校有著很多無法割舍的聯系,跟學校合作項目太多了,產品設計,技術開發,營銷,等等,差不多是學校的一個企業了當然,它是獨立的。陶總笑著說。
談到他的恩師,陶慶呷了一口茶,感慨地說:大學里,有很多老師都幫助過我。他們在大的戰略上給我指導。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們學校的孫寶國院士了。我能經商,包括后來開辦這家公司,都跟孫老師的教育與鼓勵有關系。他上課時教授的一些知識啟發了我,比如一些技術一轉換就變成了市場上需要的產品。這讓我覺得自己學的東西很有趣也很有用,結果我對自己的專業也就越來越有興趣。茶杯里裊裊地彌漫出幽幽茶香,伴著熱氣升騰。辦公室里氣氛溫馨而和諧,陶總陷入在幸福的回憶中。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目前,陶慶的公司為工商學子提供了很多實習機會與就業機會。我們注意到,公司辦公室里有好多工作人員都是我們的師兄師姐;在整個公司的管理層里,幾乎70%都是北京工商大學畢業的。他還為母校的優秀學子設立了獎學金,以鼓勵他們早日成才。
采訪最后,陶總送我們到公司門口,與我們一一握手話別:良鄉還沒建好的時候我就去過,而且這幾年也時不時會過去看看。那是你們的母校,也是我的母校。
【陶慶的那些與成功的故事】相關文章:
那些故事作文05-21
那些高考勵志故事11-26
那些年的故事作文06-06
成功永遠屬于那些不懈努力的實干家勵志故事03-09
陶行知的教書育人的故事03-01
成功的故事02-06
那些故事作文3篇05-29
那些故事550字作文11-26
那些故事作文10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