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寸草心生活感悟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詩經)
總是在閑暇之際,塵封的記憶大門緩緩開啟。往昔若隱若現,即使一些小的事情也逐漸清晰起來。
八十年代初,我七八歲,已經開始記憶了……
改革的春風給我家留了一塊地。農忙季節是家里的大事,母親總帶著我到田里干農活。幫著拾麥穗,給玉米剝毛皮之類的活。在田里,只要在母親的視線里,干不干活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那時侯看著母親穿著的粗布衣服被汗水浸透出的鹽圈,和臉上風干的汗水積成的灰塵痕跡,還有勞累的身軀,總想不明白,這么勞累為什么!
除了春秋兩季,閑暇時候。村里大多的女人基本上都守在家里。母親卻跟著父親去趕集做買賣。收點雞鴨之類的家禽再倒賣掉,從中賺點小利。這也足夠我和弟弟的學費了。在我印象里,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冰凍三尺的嚴寒天氣,只要有集市,從來不間斷。多年的積勞成疾,在母親上了年紀之后,肺喘病才突現出來。
家里的活,母親總是在天黑以后才有時間干。家禽的喂養,壓水儲水,院落的打掃,每天重復著。夜深了,母親用搓好的麻繩線,粗布粘的袼褙鞋底,青色布料,潔白的棉花,給家庭成員縫制棉鞋,制作棉衣棉褲。到大年初一才拿出來給我們穿。在我記憶里,棉鞋棉衣棉褲在我上中學前,我穿的都是母親做的,沒有買過。現在想想,一個字,窮!
那時侯,有兩個最好的飯食,一個是油烙的面餅,就是把面粉用水和起來,加點鹽,用豆油煎成餅;另一個是泡煎餅,碗內加上生豬油、蔥花、鹽和熱水,煎餅掰成塊,泡在碗里。就是這兩個飯,一個月吃上兩三次就不錯了。至今想起來仍回味無窮。平常時候,咸菜為主菜,母親攤的煎餅是主飯。記得有一次,隨父親去趕集,買了三個燒餅,說好我和弟弟分開吃,回家路上,我背著父親吃光了,父親為此大罵了我一頓,母親沒說什么,躲在屋里偷偷的掉眼淚。
上了高中以后,四十個煎餅、一盒子咸菜、兩元錢,打發這一周。一周才回一次家去拿飯。周末回家,是母親最忙的一天,在灶房里煙薰火燎推煎餅,給我整理準備衣物,這些從來沒耽誤過,好象是她最樂意干的事情。
參加工作自己可以混錢了。可憐的工資連一點毛票也擠不出,還從家里拿錢作補貼,母親在這件事上從來不說什么。母親最大的希望就是望我有出息,在城里落住腳,有屬于自己的一間房子就可,到老年之后,在城里跟著孩子享上幾天福。
如今,孩子已長大成人。有了房子成了家,你卻再也沒有想法來城里住,住上幾日就感不適,念叨著還是老家好。我深深的知道,家鄉是你的樂土;農活是你的依靠;父親是你的牽掛。或許你認為家鄉才是你真正的家。
還有一件事情,整整三年,心在糾痛著。三年前,癌癥,一次大的手術,你用堅強的意志與死神搏斗,從生命的輪回線上又回到我們的生活中。為了讓你不再受打擊,至今我們還瞞著你。或許你早知道了,但你從來沒有說過,每次看到你,我的眼神都不安;每次接你電話我的眼睛都潮濕;每次聽你老年享清福的愿望,我都無助。淚水只能流在肚子里。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你的生養之恩,恐怕來生也難報答。
夜靜了,臨近中秋月又圓,窗外涼涼秋風在迂回,星疏月高,月光皎潔如雪。不能安睡的我只能記錄關于母親的一點小事,只有這樣我才能平靜下來。
【寸草心生活感悟】相關文章:
悠悠寸草心作文04-02
誰言寸草心作文10-11
悠悠寸草心作文11-12
悠悠寸草心作文范文05-10
誰言寸草心作文(15篇)10-28
對生活的心的生活感悟04-18
悠悠寸草心濃濃感恩情國旗下的講話04-24
感恩的心生活感悟05-07
心的重建生活感悟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