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學(張洪濤鄭功成著)第二版課后習題答案下載
保險學是一門研究保險及保險相關事物運動規律的經濟學科。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保險學(張洪濤鄭功成著)第二版課后習題答案下載地址,希望大家喜歡!
點擊進入:保險學(張洪濤鄭功成著)第二版課后習題答案下載地址
保險學(張洪濤鄭功成著)第二版課后習題答案預覽
第一章:保險概述 1.B2.D3.B4.A
5.危險是指損失發生及其程度的不確定性。
6.根據起因,可劃分為自然危險與社會危險;根據危險發生的形態,可分為靜態危險與動態危險;根據所涉及和影響的范圍劃分,可分為基本危險和特定危險;根據損失發生的后果,可分為財產危險,人身危險,責任為先和信用危險。
7.危險管理的目的是以盡可能小的成本來換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和經濟利益。
8.危險管理的過程通常包括危險管理目標的確定,危險識別,危險衡量,危險處理和危險管理效果的評估等。
9.可保危險是保險客戶可以轉嫁和保險人可以接受承保的危險?杀NkU需滿足以下條件:
(1)危險損失可以用貨幣來計量
(2)危險的發生具有偶然性
(3)危險的發生必須是意外的
(4)危險必須是大量標的均具有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5)危險具有發生重大損失的可能性
10.危險,危險管理與保險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表現為:危險是保險產生和存在的前提,危險的發展是保險發展的客觀依據;保險是危險管理中傳統有效的危險財務轉移手段;保險經營效益要受到危險管理技術的制約;保險發展與危險管理發展相互促進。
11. (1)聚資建立基金(2)對特定危險的后果提供經濟保障(3)財務轉移機制。
12.保險損失說又稱損害說,該學說以“損失”這一概念為中心,主要以損失補償的角度來剖析保險機制。強調沒有損失就沒有保險,認為保險是“損害填補”和“損失分擔”,有損失才有保險的必要。該學說與保險產生的根源相吻合,現代意義上的保險發源于海上保險,而海上保險產生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船舶和貨物損失的補償問題。損失說的主要理論分支包括損失補償說,損失分擔說,危險轉移說和人格保險說。
13.保險非損失說認為“損失說”不能總括保險全面的屬性,應擺脫損失概念,尋找一種全面解釋保險概念的學說,于是產生了許多非損失說理論,包括保險技術說,欲望滿足說,相互金融說和財產共同準備說。
14.保險與銀行,證券一樣都歸屬于金融服務業,其產品是無形服務。保險這種經濟行為之所以能夠進行,是因為社會對保險產品有需求和供給。
15.投保人購買保險,保險人出售保險實際上是雙方在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礎上,經過自愿的要約與承諾,達成一致意見并簽署合同。
16.從社會功能的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危險損失轉移機制。保險是眾多單位和個人結合起來,變個體對付風險為大家對付風險,從整體上提高了對危險事故的承受能力。
17.保險的對象,即保險標的物,是指保險人對其承擔保險責任的各類危險載體,也叫保險標的。
18.保險與賭博:
(1)賭博中的危險,即純粹風險是由賭博行為本身引起的。但在保險中,危險是客觀存在的,危險的存在與否并不依賴保險本身的行為。
(2)賭博有可能使你獲利,而保險無此可能。
(3)它們與隨機事件的關系不同。
保險與儲蓄:
(1)體現的經濟關系不同。
(2)遵循的原則不同。
(3)儲蓄對于個人來說,支付與反支付具有對等的關系;保險對于整體而言,支付與反支付具有對等的關系,對個人則不具備這種關系。
(4)保險中采用了特殊的精算計算方法,而儲蓄則不需要這些復雜的計算技術。
保險與擔保:
【保險學(張洪濤鄭功成著)第二版課后習題答案下載】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