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機械工程材料課后習題及答案

時間:2018-04-25 09:48:34 機械工程材料答案 我要投稿

機械工程材料課后習題及答案

  1-1、可否通過增加零件尺寸來提高其彈性模量。

  解:不能,彈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材料的本性,除隨溫度升高而逐漸降低外,其他強化材料的手段如熱處理、冷熱加工、合金化等對彈性模量的影響很小。所以不能通過增大尺寸來提高彈性模量。

  1-2、工程上的伸長率與選取的樣品長度有關,為什么?

  解:伸長率等于,當試樣(d)不變時,增加,則伸長率δ下降,只有當/為常數時,不同材料的伸長率才有可比性。所以伸長率與樣品長度有關。

  1-3、和兩者有什么關系?在什么情況下兩者相等?

  解:為應力強度因子,為平面應變斷裂韌度,為的一個臨界值,當增加到一定值時,裂紋便失穩擴展,材料發生斷裂,此時,兩者相等。

  1-4、如何用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判斷材料的韌性?

  解:所謂材料的韌性是指材料從變形到斷裂整個過程所吸收的能量,即拉伸曲線(應力-應變曲線)與橫坐標所包圍的面積。

  2-1、從原子結構上說明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

  解:原子在三維空間呈現規則排列的固體稱為晶體,而原子在空間呈無序排列的固體稱為非晶體。晶體長程有序,非晶體短程有序。

  2-2、立方晶系中指數相同的晶面和晶向有什么關系?

  解:相互垂直。

  2-4、合金一定是單相的嗎?固溶體一定是單相的嗎?

  解:合金不一定是單相的,也可以由多相組成,固溶體一定是單相的。

  3-1、說明在液體結晶的過程中晶胚和晶核的關系。

  解:在業態經書中存在許多有序排列飛小原子團,這些小原子團或大或小,時聚時散,稱為晶胚。在以上,由于液相自由能低,晶胚不會長大,而當液態金屬冷卻到以下后,經過孕育期,達到一定尺寸的晶胚將開始長大,這些能夠連續長大的晶胚稱為晶核。

  3-2、固態非晶合金的晶化過程是否屬于同素異構轉變?為什么?

  解:不屬于。同素異構是物質在固態下的晶格類型隨溫度變化而發生變化,而不是晶化過程。

  3-3、根據勻晶轉變相圖分析產生枝晶偏析的原因。

  解:①枝晶偏析:在一個枝晶范圍內或一個晶粒范圍內,成分不均勻的現象叫做枝晶偏析。

  ②結合二元勻晶轉變相圖可知,枝晶偏析產生的原因是固溶體合金的結晶只有在“充分緩慢冷卻”的條件下才能得到成分均勻的固溶體組織。然而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冷速較快,合金在結晶過程中,固相和液相中的原子來不及擴散,使得先結晶出的枝晶軸含有較多的高熔點元素,而后結晶的枝晶中含有較多低熔點元素。

  ③冷速越快,液固相間距越大,枝晶偏析越嚴重。

  3-4、結合相圖分析含0.45% C、1.2% C和3.0% C的Fe-C合金在緩慢冷卻過程中的轉變及室溫下的組織。

  解:①0.45% C: L→L+δ→L+δ+γ→L+γ→γ→γ+e→P+γ+α。室溫組織:P+α

  ②1.2%C:L→L+γ→γ+二次滲碳體→二次滲碳體。

  室溫組織:P+二次滲碳體。③3.0%C:L→L+γ→L+γ+Le→γ+ Le+二次滲碳體→P+γ+二次滲碳體+一次滲碳體→Le’+二次滲碳體+P。室溫組織:Le’+二次滲碳體+P。

  3-6、說明Fe-C合金中5種類型滲碳體的形成和形態特點。

  解:一次滲碳體:由液相直接析出,黑色的片層。

  二次滲碳體:含碳量超過0.77%的鐵碳合金自1148℃冷卻至727℃時,會從奧氏體中析出二次滲碳體。沿奧氏體晶界呈網狀排列。

  三次滲碳體:鐵碳合金自727℃向室溫冷卻的過程中,從鐵素體析出的為三次滲碳體。不連續網狀成片狀分布于鐵素體晶界。

  共晶滲碳體:共晶白口鑄鐵由液態冷卻到1148℃是發生共晶反應,產生共晶奧氏體和共晶滲碳體。為白色基體。

  共析滲碳體:共析鋼液體在發生共析轉變時,由奧氏體相析出鐵素體和共析滲碳體。為黑色的片層。

  3-7、說明金屬實際凝固時,鑄錠的.3中宏觀組織的形成機制。

  解:鑄錠的宏觀組織由表層細晶區、柱狀晶區和中心等軸晶區3個晶區組成。

  ①表層細晶區:當高溫的液體金屬被澆注到鑄型中時,液體金屬首先與鑄型的模壁接觸,一般來說,鑄型的溫度較低,產生很大的過冷度,形成大量晶核,再加上模壁的非均勻形核作用,在鑄錠表面形成一層厚度較薄、晶粒很細的等軸晶區。

  ②柱狀晶區:表層細晶區形成以后,由于液態金屬的加熱及凝固時結晶潛熱的放出,使得模壁的溫度逐漸升高,冷卻速度下降,結晶前沿過冷度減小,難以形成新的結晶核心,結晶只能通過已有晶體的繼續生長來進行。由于散熱方向垂直于模壁,因此晶體沿著與散熱方向相反的方向擇優生長而形成柱狀晶區。

  ③中心等軸晶區:當柱狀晶區長大到一定程度,由于冷卻速度進一步下降及結晶潛熱的不斷放出,使結晶前沿的溫度梯度消失,導致柱狀晶的長大停止。當心部液體全部冷卻至實際結晶溫度一下時,以雜志和被沖下的晶枝碎片為結晶核心均勻長大,形成粗大的等軸晶區。

  4-1、為什么室溫下金屬的晶粒越細,強度、硬度越高,塑型、韌性也越好?

  解:因為金屬的晶粒越細,晶界總面積越大,位錯障礙越多,需要協調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金屬塑性變形的抗力越高。從而導致金屬強度和硬度越高;金屬的晶粒越細,單位體積內晶粒數目越多,同時參與變形的晶粒數目也越多,變形越均勻,推遲了裂紋的形成于擴展使得在斷裂前發生了較大的塑性變形,在強度和塑型同時增加的情況下,其塑型和韌性越好。

  4-2、黃銅鑄件上的數碼不慎搓掉如何識別數碼?

  解:用加熱使它再結晶的方法可以使原來的數碼再呈現。因為打字時會使鑄件打字處產生塑性變形,有預變形存在,通過加熱再結晶可使晶粒恢復到預變形之前的狀態,使之顯現出數碼。

  4-3、金屬鑄件的晶粒往往粗大,能否通過再結晶退火來細化其晶粒?為什么?

  解:不能,因為鑄件沒有產生預變形,故不能采用再結晶的方法。 4-4、銅只是通過冷加工及隨后加熱來細化晶粒,而鐵則不需要冷加工,只需加熱到一定溫度便可使晶粒細化,為什么?

  解:因為銅不存在同素異構的現象,加熱時晶體的結構不發生變形,所以采用冷加工破碎晶粒,產生預變形,從而來消除應力,而鐵存在同素異構的現象,固態變相組織要比晶粒組織細,因此只需加熱到一定溫度便能使晶粒細化。

  4-5、下列齒輪餅坯的加工方法中,哪種方法正確?為什么?

  (1)從熱軋厚鋼板上切下圓餅;(2)從熱軋粗鋼棒上切下圓餅;(3)由熱軋鋼棒鐓成圓餅。

  解:選擇由熱軋鋼棒鐓成圓餅,因為這樣可以控制銅的纖維素的走向與受力方向一致。

  4-6、用冷拉銅絲繩(承受能力遠超過工件質量)吊送剛出爐熱處理工件去淬火,但在此工程中,銅絲發生斷裂。為什么?

  解:原因是:冷拉鋼絲繩經冷塑加工強度提高,強度大于載荷,但吊運熱工件時其溫度升高,使原子擴散能力升高,從而使其產生回復再結晶,晶粒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強度降低,最終發生斷裂。

  4-7、鎢在1100℃下的變形加工和錫在室溫下的變形加工是冷加工還是熱加工?為什么?

  解:再結晶溫度=熔化溫度×0.4,鎢的熔點為3380℃,其再結晶溫度為(3380+273)×0.4273=1187℃,加工溫度小于再結晶溫度,所以屬于冷加工;錫的熔點為232℃,其再結晶溫度為(232+237) ×0.4273=71℃,室溫(25℃)大于再結晶溫度,所以屬于熱加工。

【機械工程材料課后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1.機械工程材料教程及課后答案

2.《晨讀》課后習題及答案

3.《童趣》課后習題及答案

4.童趣課后習題及答案

5.老王課后習題及答案

6.材料概論的課后練習題及答案

7.機械工程材料試題及答案

8.《太陽你好》課后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