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機械工程材料試題及答案
機械工程材料用于制造各類機械零件、構件的材料和在機械制造過程中所應用的工藝材料。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機械工程材料試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機械工程材料試題及答案(一)
1、 常用測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測試法。
2、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主要包括強度、硬度、彈性、塑性等;強度的主要判據有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強度和塑性可以用拉伸試驗來測定;壓入法測量方法簡便、不破壞試樣,并且能綜合反映其它性能,在生產中最常用。
3、 鐵碳合金在室溫下平衡組織組成物的基本相是鐵素體和滲碳體,隨著碳的質量分數的增加,滲碳體相的相對量增多,鐵素體相的相對量卻減少。
4、 珠光體是一種復相組織,它由鐵素體和滲碳體按一定比例組成。珠光體用符號P表示。
5、 鐵碳合金中,共析鋼的wc=0、77%,室溫平衡組織為珠光體;亞共析鋼的wc=0、0218%-0、77%,
室溫平衡組織為鐵素體和珠光體;過共析鋼的wc=0、77%-2、11%,室溫平衡組織為珠光體和二次滲碳體。
6、 鐵碳合金結晶過程中,從液體中析出的滲碳體稱為一次滲碳體;從奧氏體中析出的滲碳體稱為二次滲碳體;從鐵素體中析出的滲碳體稱為三次滲碳體。
7、 低碳鋼的'碳質量分數范圍是:Wc≤0、25%、中碳鋼:Wc=0、25%-0、6%、高碳鋼:Wc>0、6%。
8、 金屬的晶粒越細,強度、硬度越高,塑性、韌性越好。實際生產中可通過增加過冷度、變質處理和附加振動來細化晶粒。
9、 常用金屬中,γ-Fe、Al、Cu 等金屬具有面心立方晶格,α-Fe具有體心立方晶格。
10、 金屬的結晶是在過冷的情況下結晶的,冷卻速度越快,過冷度越大,金屬結晶后的晶粒越細小,力學性能越好。
11、 鋼的熱處理工藝是由(加熱)、(保溫)和(冷卻)三個步驟組成的;熱處理基本不改變鋼件的(形狀和尺寸),只能改變鋼件的(結構組織)和(力學性能)。
12、 完全退火適用于(亞共析碳)鋼,其加熱溫度為(Ac3以上30-50°C),冷卻速度(緩慢),得到(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
13、 球化退火又稱為(均勻化)退火,其加熱溫度在(Ac1)+20-30℃,保溫后(隨爐緩慢)冷卻,獲得(球狀珠光體)組織;這種退火常用于高碳工具鋼等。
14、 中碳鋼淬火后,再經低溫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馬氏體),經中溫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托氏體),經高溫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索氏體);淬火高溫回火后具有(綜合力學)性能。
15、 鋼的高溫回火的溫度范圍在(500-650°C),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索氏體)。
16、 按化學成份分類, 就含碳量而言, 滲碳鋼屬低碳鋼, 調質鋼屬中碳鋼, 滾動軸承鋼屬高碳鋼。
17、 高速鋼W18Cr4V 中合金元素W 的作用是提高鋼的紅硬性和回火穩定性; Cr 的作用是提高鋼的淬透性;V 的作用是與C形成穩定的VC,具有極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高速鋼的鍛造不僅是為了成型, 而且是為了使萊氏體中呈粗大魚骨狀的共晶合金碳化物均勻分布在基體上。 高速鋼淬火后需經560℃三次回火, 回火后其組織由隱針馬氏體、粒狀碳化物及少量殘余奧氏體構成, 其性能具有高硬度 、高強度、高耐磨性。
18、 按用途分,合金鋼可分為(合金結構)鋼、(合金工具)鋼、(特殊性能)鋼。
19、 40Cr鋼中鉻的平均含量約為(Wcr<0、2%),GCr9鋼中鉻的平均含量約為(0、9%)。
20、 與鑄鋼相比,普通灰口鑄鐵具有以下優異的使用性能:(鑄造性能)、(減震性)和(切削加工性),但是(塑性和韌性)差。
21、 可鍛鑄鐵的生產過程是首先鑄成(白口)鑄件,然后再經過(石墨化退火或氧化脫碳),使其組織中的(滲碳體)轉變成為(團絮狀石墨)。
22、(化學成分)和(冷卻速度)是影響鑄鐵石墨化的主要因素。
23、 球墨鑄鐵是通過澆鑄前向鐵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球化劑)進行球化處理,并加入少量的(碳和硅)促使石墨化,在澆鑄后直接獲得球狀石墨結晶的鑄鐵。
24、 填出下列力學性能指標的符號:屈服強度σs,洛氏硬度C標尺HRC,沖擊韌性ak。(ak)
25、 碳素鋼除鐵、碳外,還常有錳、硅、硫、磷等雜質元素,其中錳是有益元素,硫、磷是有害元素。
26、 內部原子雜亂排列的物質叫做非晶體,內部原子規則排列的物質叫晶體,一般固態金屬都屬于晶體。
27、 QT400-15表示名稱為鐵素體球墨鑄鐵的材料,其中兩組數字分別表示 和斷面伸長率,其石墨形態為球狀。
28、 自由鍛的基本工序有鐓粗、拔長、沖孔、擴孔、彎曲、扭轉、錯移和切割等。
29、 在亞共析碳鋼中,鋼的力學性能隨含碳量的增加其強度提高而塑性下降,這是由于平衡組織中珠光體增多而鐵素體減少的緣故。
機械工程材料試題及答案(二)
1、表示金屬材料屈服強度的符號是(B)。
A、σe B、σs C、σb D、σ-1
2、表示金屬材料彈性極限的符號是(A)。
A、σe B、σs C、σb D、σ-1
3、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抵抗變形和破壞的能力叫(A)。
A、強度 B、硬度 C、塑性D、彈性
4、 下面所的列組織中,脆性最大的是(D);塑性最好的是(C)。
(a)F (b)P (c)A (d)Fe3C
5、 在Fe-Fe3C相圖中,鋼與鐵的分界點的含碳量為(C)。
A、2% B、2、06% C、2、11% D、2、2%
6、 萊氏體是一種(C)。
A、固溶體 B、金屬化合物 C、機械混合物 D、單相組織金屬
7、 在Fe-Fe3C相圖中,ES線也稱為(D)。
A、共晶線 B、共析線 C、A3線 D、Acm線
8、 在Fe-Fe3C相圖中,共析線也稱為(D)。
A、A1線 B、ECF線 C、Acm線 D、PSK線
9、 珠光體是一種(C)。
A、固溶體 B、金屬化合物 C、機械混合物 D、單相組織金屬
10、 加熱是鋼進行熱處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鋼獲得(B)。
A、均勻的基體組織 B、均勻的A體組織 C、均勻的P體組織 D、均勻的M體組織
11、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A)。
A、亞共析鋼 B、共析鋼 C、過共析鋼 D、所有鋼種
12、 共析鋼在奧氏體的連續冷卻轉變產物中,不可能出現的組織是(C)。
A、P B、S C、B D、M
13、 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后采用的冷卻方式是(C)。
A、隨爐冷卻 B、在油中冷卻 C、在空氣中冷卻 D、在水中冷卻
14、經過熱成形制成的彈簧,其使用狀態的組織是(C)。
A珠光體 B回火馬氏體 C回火屈氏體 D索氏體
15、 為了改善20鋼的切削加工性能,一般應采用(B)。
A、退火 B、正火 C、淬火
16、 亞共析鋼的淬火加熱溫度一般確定為(B)以上30℃~50℃。
A、Ac1 B、Ac3 C、AcCm
17、 可用作彈簧的鋼是(C)。
A,20 B,9SiCr C,60Si2Mn D,20 CrMnMo
18、 制造板牙常選用(D)鋼。
A,5 CrNiMo B,Cr12MoV C,W18 Cr4V D,9 SiCr
19、 20CrMnTi鋼根據其組織和機械性能,在工業上主要作為一種(A)使用。
A、合金滲碳鋼 B、合金彈簧鋼 C、合金調質鋼 D、滾動軸承鋼
20、 將相應的牌號填入括號內:硬鋁(A),黃銅(B)。
a、2A11(LY11); b、H62; c、3A21(LF21)。
21、 塑性是指金屬在靜載荷作用下(C),強度是指金屬在靜載荷作用下(D)。 a、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b、抵抗破斷的能力; c、產生殘余變形而不被破壞的能力; d、抵抗塑性變形和斷裂的能力。
22、 馬氏體是(D),奧氏體是(B)。
a、 鐵和碳的金屬化合物; b、碳在γ-Fe中的固溶體;
c、碳在α-Fe中的固溶體; d、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
23、 當澆注具有圓柱形內腔的鑄件時,用(C)可省去型芯。
a、壓力鑄造; b、熔模鑄造; c、離心鑄造
24、 區別冷變形和熱變形的依據是(B)。
a、變形時是否有加熱; b、變形溫度的高低;
c、變形后是否有加工硬化組織。
25、 隨溫度下降從奧氏體中析出的滲碳體稱為(B),從鐵素體中析出的滲碳體稱為(C)。
a、一次滲碳體; b、二次滲碳體; c、三次滲碳體。
26、 常溫下金屬的晶粒越細,則力學性能是(B)。
a、強度越高,塑性越好; b、強度越高,塑性越差;
c、強度越低,塑性越差。
27、 馬氏體、貝氏體、珠光體、滲碳體四者相比,(C)的硬度最高,(D)的硬度最低。
a、馬氏體; b、貝氏體; c、滲碳體; d、珠光體。
28、 將相應的牌號填入括號內,灰鑄鐵(B),高速鋼(C),不銹鋼(A)。
a、0Cr19Ni9; b、HT200; c、W18Cr4V。
29、 金屬型鑄造適用于(A)生產。
a、大批、大量; b、小批量;
c、成批、大量、也可單件。
【機械工程材料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工程材料試題及答案04-02
大學《建筑材料》試題及答案12-02
機械工程專業英語試題及答案04-02
材料化學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04-03
材料科學與工程試題及答案04-02
《建筑材料》期末復習試題及答案03-31
建筑材料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04-02
建筑材料期末試題及參考答案04-02
經典力學試題試題試題及答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