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工作年度計劃

時間:2024-06-11 13:49:57 計劃范文 我要投稿

工作年度計劃(必備5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作年度計劃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作年度計劃(必備5篇)

工作年度計劃 篇1

  根據員工教育規劃及上級部門有關安全培訓教育的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風險教育培訓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圍繞公司20xx年企業生產經營目標,開展以員工崗位培訓、技術等級培訓以及安全教育培類培訓。全面提高員工對風險的認識和防范風險的能力。同時提高員工的素質和專業促進公司經濟發展服務。

  二:工作目標

  20xx年公司員工風險管理培訓教育率達到100%。通過風險管理的培訓教育,進一步使全體員工切實提高安全生產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熟悉了解風險評價的方法和風險辨識的知識。使大家運用到實際中去,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主要措施與要求

  1進一步提高職工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結合公司深化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促進員工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激勵機制。

  2加強培訓資料登記、保存、整理、分析,做好職工教育培訓資料基礎工作。

  3積極主動地抓好員工培訓教育工作,充分調動員工鉆研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素質。

  四、培訓內容

  1、國家安監總局關于危險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的通知及相關文件

  2、工作危險、有害因素分析(JHA)、安全檢查表法(SCL)

  五、培訓教育的方法

  面授、實地實習

  六、實施措施

  1、各單位認真抓好此項工作,并結合個單位實際情況,緊密地與公司實際情況相結合

  2、建立培訓、考核與實際使用想結合的制度,對未按要求培訓的員工與考核不合格的員工重新培訓、重新考核。

工作年度計劃 篇2

  為解決失業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并提高他們的再就業能力,更好地促進我市家政服務業與和詣社會的發展,針對當前我省失業農民與下崗職工的現狀,及全國和我省家政服務業的現狀,利用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設備與其它相關資源優勢,通過在校集中面授、專家現場指導與技能訓練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定期對我省新農村初、高中畢業生,返鄉和下崗農民工,省直單位下崗職工組織開展家政服務員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相關技能,決定舉辦家政服務員培訓班。考慮到培訓對象的地域、年齡、性別、經濟技能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特分初級、中級與高級家政服務員三個層次的.培訓。現就初級家政服務員培訓制定如下計劃: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受訓人員具備以下技能:制作家庭餐,進行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同時掌握“照料孕、產婦”、“照料嬰幼兒”、“照料老人”、“護理病人”(四項中任選一項)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培訓對象

  新農村初、高中畢業生,返鄉和下崗農民工,省直單位下崗職工。

  三、培訓時間

  每期150標準學時。

  四、培訓內容

  1、社交禮儀:言談舉止;人際交往;家庭人際關系。

  2、制作家庭餐:制作主食;烹制菜肴。

  3、家居清潔:清潔家具;清潔家具及用品。

  4、洗滌擺放衣物:洗滌衣物;擺放衣物。

  5、照料孕、產婦:照料孕婦;照料產

  婦。

  6、照料嬰幼兒:主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7、照料老年人: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8、護理病人: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五、培訓方式

  1、學校面授。分批次組織相關人員到學校對培訓人員進行集體面授。

  2、實地訓練與考察。培訓期間,組織受訓人員進行現場技能訓練,加強受訓人員對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認識、理解及掌握。

  3、理論教學與情景模擬教學相結合。

  4、理論教學與穿插案例相結合

工作年度計劃 篇3

  20xx年我委將進一步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在市電子政務辦公室的具體指導下,創新公開形式,確保工作實效,積極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遵義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辦法(暫行)》等有關文件規定,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完成“遵義市農業委員會.政務”網站改版工作,創新升級網站的各項設計和服務功能,使其各欄目更趨科學、合理,力求做到版面新穎、功能齊全,不斷提升門戶網站的吸引力影響力。力求做到版面新穎、功能齊全,不斷提升門戶網站的'吸引力影響力。

  二、進一步規范“遵義市農業委員會.政務”網站和“遵義市農業信息網”網站的信息發布流程,結合市人民政府政務信息公開平臺,提高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效率。

  三、加強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力度,做好信息即時更新。每月或不定期公布更新信息,加強園區建設、農業動態、農機安全、農業綜合執法、漁業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機具補貼、農村土地流轉、農經信息、科教動態、財務公開、惠農政策等重要工作、重要

  活動內容的公開和信息的更新速度,繼續深化抓好政務信息網上深化公開內容,實現政務公開和政務信息共享,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四、建立政務信息與政務公開長效機制。完善相關工作制度,把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各類事項作為公開重點,規范信息公開內容,加大網上公開力度,全面、規范做好檔案資料的歸集、整理、收藏工作,開創政務公開工作的新局面。

  五、將各縣(市、區)農牧局和委屬各單位、各部門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單獨進行考核,制定并完善信息工作考核獎勵辦法。

  六、積極組織參加政府信息公開培訓,建立相對穩定、高效的政務信息公開隊伍。

工作年度計劃 篇4

  要想很好的開展學校工作,需要各個部門、各個組織的團結合作,當然校團委也不例外,為了更好的配合學校的工作,也為了給學生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更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我們制定了如下團委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上級團委和學校黨委的領導下,以素質教育為主線,以學校德育美育工作、教學工作為軸心,認真細致的開展團員工作,發展、挖掘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結合我校青少年的特點,開展適合團員學生特點的活動,全面活躍團的各項工作,推動我校共青團工作不斷前進。

  二、工作計劃

  (一)、做好團委的常規工作

  1、校團委將繼續做好團員的培訓、學習工作,團員組織關系的轉接工作以及新團員的入團工作,進一步完善校團委的檔案管理和建設工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使之成為團委工作的助手,成為和學生溝通的'橋梁。

  2、全力抓好團員、團干的培養和考核工作,認真做好團委、學生會及各團支部的常規活動記錄。積極配合學校其他部門做好相關工作。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布置的各項工作。

  (二)、利用現有條件,搞好宣傳工作

  利用學校現有條件,積極配合學校做好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學校中心工作的宣傳,利用學校校園廣播和各班教室的黑板報對青年團員進行教育。認真組織辦好各團支部活動園地的黑板報。同時,充分利用校廣播室等宣傳渠道,搞好學校宣傳工作,擴大學校影響。

  (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

  1、利用各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愛國情感。

  2、開展 “創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活動。清除校園的衛生死角、白色垃圾,美化校園環境,在學生心中樹立環保意識。

  3、開展學雷鋒志愿者服務活動,到社區、到敬老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奉獻精神。

  4、根據上級要求,積極舉辦各類文化競賽活動,如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書畫比賽等。

  總而言之,校團委將以學校工作為核心,根據領導的要求和工作部署,認真的開展工作,不斷創新,爭取讓學校全面發展。

工作年度計劃 篇5

  今年以來,我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抓手,舉龍頭、興產業、強科技、促增收、重監管、保安全,全力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步伐,全縣呈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良好局面。現將20xx年工作情況和20xx年工作計劃匯報如下:

  一、20xx年工作總結

  (一)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20xx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1.73億公斤。

  2、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12971元,比去年11900元增長9%。

  3、全縣農業增加值完成9.2億元,比去年增長xx%;

  4、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預計完成xx.5億元, 超市下達任務14.4億元的7.6%。

  (二)農業生產總體情況

  立足農業生產,啟動了以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送管理為主的“送服務、到基層”百人百日行動,大力宣傳中央一號文件和強農惠農政策,多形式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共開展政策宣講35次、農民技術培訓18場次,培訓人數12000人;扎實開展春耕備耕,儲備優質種子500噸、化肥1.6萬噸、地膜60噸,發放化肥優惠補貼券19萬張;深入蔬菜園區、水果基地開展防風、防寒、防病蟲害技術應對指導,全年共完成糧食播種面積38.28萬畝,其中:玉米34.38萬畝,小麥0.303萬畝,谷子3.18萬畝,薯類37.86畝,雜糧0.4138萬畝;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1.5萬畝、玉米高產創建1.1萬畝,開展小麥“一噴三防”0.3萬畝、小地老虎防治1.2萬畝。

  (三)惠農政策落實情況

  認真落實國家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 20xx年共落實糧食補貼資金2428.86萬元(其中:農資綜合補貼2108.76萬元,糧食直補320.1萬元);兌現良種補貼資金381.9萬元,并通過“三公開”、“四不補”、“五到戶”、“六不準”標準審核后,以“一卡通”發放于農戶。同時執行《縣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辦法》,積極好設施蔬菜、干果種植、畜牧養殖、農業龍頭企業等項目的資金扶持,促進了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四)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1、設施蔬菜園區。鞏固提升舊園區,發展建設新園區,全年共發展設施蔬菜1.5萬畝,春秋大棚前茬青椒畝均產量7000斤,畝均收入4500元;后茬西葫蘆平均畝產8000斤,畝均收入3500元;日光溫室畝均收入3萬余元。全年共育設施蔬菜秧苗1492萬株,實施20xx年中央集中連片項目3個,補助資金xx0萬元(廣發禽業有限公司、五豐種植合作社、書榮種植合作社);省級獎補大縣項目3個,獎補資金90萬元(鴻瑞專業合作社、河礁種植專業合作社、綠豐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省設施蔬菜工程3個,補助資金40萬元(林盛果業、匯森合作社、鑫源祥育苗公司)。

  2、農業龍頭企業。20xx年共建設規模化農業龍頭項目xx個,其中林盛果業xx萬噸果蔬深加工已全部投產,生產的“清潤2.5”系列飲料,深受市場青睞,產品銷售已于北京、廣州、湖南等多個省市簽訂銷售合同,山西林盛果業有限公司與山西新紫晨公司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成功上市;天下襄公司新上的100萬斤手工掛面、5萬噸等級面粉和5000噸營養面粉生產線也已投產,并組建了“手工掛面協會”,申請獲得了“國家手工掛面農產品地理標志”,刷新了我縣無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歷史空白。

  3、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一是完成了全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調查摸底工作,共篩選出符合新型職業農民特征的現代農業從業者共833人,主要以種糧大戶(玉米)、種植設施蔬菜、養殖(羊、雞)以及農村防疫員、農資經營戶為主。二是完成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培訓機構申報和培訓實施工作,共申報天下襄和林盛果業兩所培訓機構,完成培訓任務950人。

  4、扶貧開發工作。一是開展精準扶貧。制定了《20xx年縣縣級領導干部XX縣直機關單位黨員干部精準幫扶貧困村、貧困戶實施方案》,共建立駐村工作隊119支,整合各類專項資金1000萬元。通過發展產業、外出務工、安置就業、易地搬遷等措施,今年完成減貧任務1200人;二是推進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為xx0人,目前主體工程完成43.3%,搬遷投資完成1257.63萬元,占總投資的99.97%。

  5、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一是制定了《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20xx年行動計劃》,把32項任務分解落實到縣直19個單位的21個分管領導和23個責任科室。縣直各有關單位積極爭取項目、落實資金、落實責任,全力推進“四大工程”扎實有序開展。二是出臺了《縣美麗宜居示范村三級聯創活動實施方案》,啟動了縣美麗宜居示范村三級聯創活動,按照分級創建、分類示范、分批實施的方式,開展了3個省級、4個市級、26個縣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工作,實施完善提質工程10項,安居工程4項,環境整治4項,美麗宜居示范1項。

  6、農產品質量安全。圍繞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XX縣”工作要求,一是構建體系。新建了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1個和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13個,配備鄉鎮監管員42名,村級協管員323名;加強投入品監管,共備案種子品種46個、經營單位88個、農藥經營企業61家、化肥經營單位17家、經營品種41個;二是開展專項整治。聯合多部門綜合執法,1-11月共出動512人次,檢查農資經營企業38家,查處問題36起,責令整改36起,取締農資無證經營店2家,吊銷營業執照1家。三是加強檢測,對生產基地、大型超市、批發市場抽樣678個,常規檢測1328次,快速檢測1256次。圓滿完成了各級各部門的檢測任務,產品監測準確率達100%,合格率99%以上。

  7、農業基礎工程。加快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完成20xx年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科技培訓1010人;實施了20xx年鞏固退耕還林農民科技培訓600人和技能培訓300人;建設“一村一”品專業村20個;開展農村沼氣安全生產大排查村65個,1728戶;開展了農產品產地土壤國控點監測,采集土樣35個;完成中低產田改造1.5萬畝,測土配方施肥43萬畝,化驗土壤300個,肥效試驗12個,制作配方卡1萬份;新發展水果495畝、中藥材xx40畝。

  8、其它各項工作。扎實完成了學習討論落實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各項工作,開展了涉農領域問題專項排查整治和“不作為、亂作為” 整治工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政風行風建設,嚴格落實,統籌推進,“三農”干事風貌明顯提高。

  (五)存在問題

  1、農業基礎還是相對薄弱,一產占gdp偏低,有利于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還沒有形成,糧食作物較多,經濟作物較少,且受家庭經營的`傳統模式影響,農業產業的規模相對小而分散,適度規模經營的種養大戶還不多。

  2、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發展不足,存在企業規模較小、鏈條較短、輻射帶動能力不夠強,年銷售在億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幾乎沒有。同時,在企業發展中,資金短缺,存在貸款難、融資難問題,企業與基地農戶利益聯結還不緊密。

  3、由于今年大秋作物受災較重,農民種植業收入相對減少,加之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占農民收入較大的工資性收入明顯下降,農民收入增幅放緩。

  4、移民扶貧搬遷工作涉及村多、人多、進度慢、時間長。散戶搬遷新址較分散,給驗收工作帶來困難。且整村移民搬遷后續資金短缺,入住率低,影響貧困人口生產生活。

  二、20xx年農業工作計劃及“十三五”規劃內容

  (一)工作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培育農業產業和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科技支撐和科技創新為驅動,以建設現代農業和安全農業為抓手,以推進城鎮化和美麗鄉村為目標,強化政策扶持,加大現代農業示范,培育壯大農業龍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鄉一體化,率先建成小康而努力奮斗。

  (二)工作目標

  20xx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27.2億元,比上年增長xx%,農業增加值達到10.8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879元,增長7%;全縣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8億公斤左右,農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xx.7億元,增長8%。

  (三)重點任務

  依據上述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重點實施好“1368”工程,即:

  “1”就是圍繞以建設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

  “3”就是實施提質增效、龍頭帶動、品牌引領三大戰略戰略,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打造農業農業知名品牌,推進建設現代農業。

  “6”就是發展六大產業:一是鞏固發展提高設施蔬菜,建設5個千畝設施蔬菜標準園;二是以林盛果業為依托,推廣種植晚秋黃梨5000畝;三是穩定糧食生產,創建5個萬畝優質高產玉米示范區;四是發展油籽牡丹種植基地3000畝;五是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10000畝;六是圍繞“一鄉一龍頭”,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8”就是抓好現代農業標準園、大型農業龍頭企業、“一村一品”專業村、新增糧食產能建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精準扶貧開發、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八項工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四)“十三五”規劃主要內容

  1、主要目標

  到20xx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50.8億元,比“十二五”增長2xx%,農業增加值達到20.6億元,比“十二五”增長223%;全縣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8000元,比“十二五”增長63%;全縣糧食總產穩定在1.8億公斤左右,農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完成25.2億元,比“十二五”增長210%;種植業集約化水平提高到70%以上;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3%左右;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20xx個;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10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0%;土地流轉率達到60%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5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22.06%。

  2、主要任務

  (1)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把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首要目標,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優化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實施新增糧食產能、中低產田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玉米高產創建等項目,普及推廣良種統供、測土施肥、機播精播、旱作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治、保護性耕作等關鍵技術,20xx年糧食面積穩定在40萬畝以上,玉米單產達到550公斤,總產量穩定在3.5億斤。

  (2)培育農業主導產業。圍繞特色農業、綠色農業、效益農業,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優化農業結構,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到20xx年,發展設施蔬菜10萬畝、晚秋黃梨2萬畝、中藥材1萬畝、玫瑰種植1萬畝、油籽牡丹1萬畝、小雜糧5萬畝,把我縣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后菜園”、“雜糧地”和農產品深加工經濟區。

  (3)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堅持“一鄉一龍頭、一地一特色”原則,以農產品加工流通轉化增值為核心,優化投資環境,落實扶持政策,重點圍繞糧食轉化、農業觀光、肉蛋加工,畜牧養殖、花卉種植等,各鄉鎮和涉農部門每年引進建設1個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到20xx年,全縣建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體系,其中千萬元以上大型農業龍頭企業3家,省級和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分別達到5家和10家,創建 5-10個山西省著名商標和20個市級商標,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以上。輻射帶動蔬菜、小雜糧、食用菌、甘薯等20萬畝基地和3萬農戶增收。

  (4)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充分發揮獨特的區域資源、文化產業和太長高速、黎霍高速、208國道等快速通道等優勢,圍繞“吃、住、游、娛、樂”,發展“高、新、特、優、雅、奇”,重點打造一批在長治、太原經濟圈內有影響力的服務能力好、休閑功能強、特色程度高的休閑觀光農業園。到20xx年,建成年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休閑農業莊園20家,年總經營收入超過1億元,帶動1萬農民受益,休閑農業收入占當地農民收入的60%以上,比全縣農民收入水平高1倍,成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滿足居民休閑的新興產業、綠色產業、支柱產業。

  (5)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建設13個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10個大型農機化專業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支持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農民經紀人、龍頭企業等提供多種形式的生產經營服務。健全農村流通體系和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農產品現代流通方式,深入推進新網工程、“雙百”市場工程、糧食現代物流工程、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連鎖農家店和配送中心建設。實施農業物聯網工程,大力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

  (6)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建設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XX縣,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加強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證。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對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生產過程、生產質量實行全程監控。實行嚴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進一步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加大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力度,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

  (7)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農村種養大戶、優秀業主、村組干部、打工返鄉戶、農村“兩后生”、大中專畢業生等具備新型農民潛質且急需從生產型向創業型轉變的農民為重點培訓對象,選擇20個經濟效益好、有發展潛力、能帶動農民增收的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規模種養大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培訓實踐基地,著力培養新一代新型農民。

  (8)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70個美麗宜居示范新村,重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 開展森林城鎮、森林村莊、森林長廊創建活動;加快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堅持把糧食放在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把農業放在“四化同步”的基礎位置,把“三農”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攻堅克難,扎實苦干,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工作年度計劃】相關文章:

工作年度計劃(經典)01-24

工作年度計劃07-24

工作年度計劃(經典)10-23

(精選)工作年度計劃10-30

(精選)工作年度計劃05-18

工作年度計劃[經典]05-07

工作年度計劃【精選】06-01

工作年度計劃(精選)06-06

(經典)工作年度計劃05-23

工作年度計劃[精選]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