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你的幸福基因
幸福與生俱來
我們一直都在追求幸福,因此在學習、工作、家庭等等上面辛勤耕耘。現在請你思考下“你需要得到什么而使自己感到幸福?”當我說這些時,想必你腦海中不少想法就已經蹦出來了,如更多獎金,更多旅行時間等等。甚至你可以寫出長長一列我需要得到什么而使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但是我想說的是,所有這些你想得到的東西,你也可以不得到它們,而那些可以讓你幸福的事情也有可能離開你。
其實幸福與生俱來,你不需要得到任何東西,或成為什么樣的人才能變得幸福。幸福是我們的天性,是我們dna的一部分,你不可能不幸福。
摒棄錯誤的幸福觀
幸福是我們的天性,因此我們不可能不幸福。有些人就會反對了,他們會問“為什么我并不覺得我很幸福呢?”、“為什么我覺得我的生活糟糕至極呢?”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你花了一生的時間去學習怎樣不幸福。
我們學會了一種錯誤的幸福觀,我們錯誤地把“如果…,我就會變得幸福”當做了人生的準則 —— 如果我有更多的錢,我就可以去更多的地方旅行,所以我就覺得幸福;如果我能享受在熱戀之中,我就覺得幸福;等等。“如果…就…”的模型根植在你的思想中。想像下十年前的自己,那時的你有想要的東西,而且你現在也有了,你覺得幸福了嗎?
我們認為自己不幸福,是以為“如果…”的'內容沒有找對,而沒有意識到“如果…,我就會變得幸福”的幸福觀本身是錯誤的!我們陷入“如果…就…”的模型另外一個原因在于我們不愿意接受事情本身存在的模樣,而是不斷地試圖去改變其本身。就像本來一座很美麗的彩虹,你卻認為它的位置太靠右了一點,一定要它往左200米才說它美。
專注和享受過程
每個人都想取得一些成果,并且覺得自己的投入就應該獲得這些的成果。可是,我們雖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動,但不能控制行動的結果,甚至有時結果和預期還背道而馳。這些難以掌控的結果,能使你開心也能使你悲傷。所以,于其投資于結果,我們不如投資于過程。
20世紀nba最偉大的籃球教練員約翰·伍登)在還是球員時說“每場比賽完,我對著鏡子捫心自問,你是不是已經發揮了自己最大的潛力,如果是,那么分數并不重要。如果你并不接受這個分數,那說明你并沒全力以赴。”
不要只盯著結果,結果只應該是個指路燈,指引你的正確方向,而你應該全力專注于整個過程。如果成功了,那很好,如果你沒有成功,仍然不壞,因為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起始模式。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每天都是一種賜予。這個過程就像初學走路的嬰兒,不管跌倒多少次,最終它能夠自己走路而再也不會跌倒。如果母親在最初只是不斷專注于嬰兒走路的結果,而不是這個充滿跌倒的過程,嬰兒最終是學不會走路的。
生活的激情在于內心
有些人問“我覺得這些都不能使我產生激情,怎么辦?”實際上,激情存在于你的內心,而不是工作本身。如果你不能將心中的激情點燃,那么你更不可能在外在找到激情。如果你的內心點燃了,你就會發現整個外在環境也就跟著改變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和一個新的生活。
人生是一場旅途。參加這次演講,閱讀這篇文章,去看一場電影都是旅途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問自己的是,這是我希望踏上的旅程嗎?如果你能回答這個問題,那你就已經走在正確的旅途上了。(文/斯瑞庫馬·拉奧,翻譯/彌縫)
作者簡介:斯瑞庫馬·拉奧(srikumar s. rao)的簡單介紹:致力于對于工作動機的研究。同時在哥倫比亞商學院,倫敦商學院,凱洛格管理學院等學院教書,其中在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的mba課程“創造力以及自我超越”深受學生喜歡,也引起廣大關注。在這門課程中,他建議學生通過團隊工作,以哲學視角來尋求屬于自己的目標,并以此挖掘自身的創造力,最終找到通向幸福的道路。
【喚醒你的幸福基因】相關文章:
2.喚醒
3.你給的幸福
4.自私的基因
8.喚醒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