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旅行隨筆
金錢決定旅行的長度,眼界決定旅行的寬度,心靈決定旅行的深度。下面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江南旅行隨筆,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江南旅行隨筆篇一
7月24日我和媽媽去旅游了,南京.黃山.蘇州.杭州.上海.無錫,玩得好開心哦!
杭州的宋城最好玩,不僅歌舞好看,而且我們正好趕上第八屆潑水節!我被潑的渾身濕透,還有美麗的孔雀公主,她邀請了一位觀眾,和她一起往金佛身上澆水,說是為金佛除去塵埃。然后噴泉就噴出來了,我被噴了一臉,眼睛都睜不開了。我正往回走,不知是誰往我頭上澆了一盆水!我好可憐!
哼!本小姐可不是好惹的!我立刻拿起媽媽給我買的水槍,開始“掃射”。哈哈哈!這時,我發現了別的東西,是一些水上的玩具!
我來到玩具前,看見有一種漂在水上橋,是一節一節的,人站上去會往下沉,下面的水可以到我的腰部。我深吸一口氣,向前沖去……我的動作猶如蜻蜓點水,輕輕踩過每一個浮漂,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我過去了!我高興的跳了起來。
看看別的人,比如小花,看我過來了,自己也想過。可是,她才踩到第一個浮漂上,就掉到了水里。待她爬上來,已經變成了落湯雞!嘻嘻嘻。
還有黃山,上面都有階梯,我們沿著樓梯上山。那天下著雨,雨很大,待我們到達山頂,我的全身都濕透了,凍僵了,腿已經不能動了。
但是,下雨時黃山的景象也十分美麗。往下看,萬丈深淵里氤氳著云霧,好似仙境一般。還有那姿態奇特的迎客松和送客松:迎客松伸出熱情的雙手,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送客松揮動著雙手,依依不舍地向我們告別。
聽導游說,送客松原名望客松,由于真正的送客松被蟲子蛀死了,人們考慮到要有迎有送,才能體現中國的禮儀,所以,人們把望客松改成了送客松。
江南旅行隨筆篇二
第一次去江南旅行,背進行囊的不只是新奇,還有多年的夢想。一站又一站,領略風光的同時,也用東北人的身板抗拒著江南的春寒。同伴說,穿著棉襖羽絨服游烏鎮,可算是所有景觀中的獨特一景。烏鎮分為東柵西柵兩處景點,東柵依然有許多原住居民,門口立著的拖鞋,窗外曬著的內衣都能看出,他們在喧囂的鎮上過著自己平靜的日子。
東柵的河流是南北走向,河的東西兩岸各成街道,幾座石拱橋又把兩岸自然的結合在一起,所有房屋都是實木結構。西街鄰水是一條石板路,有長椅可供休息,各種商鋪叫賣著江浙特產。東街許多老式作坊,那些褪了色的老牌匾向人們昭示著它的滄桑。想象中的烏鎮,是清晨的縷縷炊煙,是輕倚窗前理著長發的少女,是河邊舉著棒槌洗衣的美婦,還是那搖著烏篷船唱著情歌的.壯漢。
如今的烏鎮被游客塞得滿滿的,難得有一閑處,只那岸邊垂柳下放眼望去,仍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卻也感覺少了一點點清幽和閑致。烏鎮的美,是腳下的青石,是風雨侵蝕后的木制小樓,是彎彎的石拱橋,是靜靜的河水,是輕搖的烏篷船,還有那些老字號的作坊,樣樣向游人展示著它的原始和自然。走在街上,呼吸河岸潮濕的空氣,坐在石橋邊,想象江南美女的妖嬈身姿,身在畫中領略詩人“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的才情,一個年少時的夢浮現眼前 。
河東岸有一處民風館,用蠟像還原江南水鄉的許多民風民俗,有大家族對子女教育的圖示,有各種節日喜慶的場景,有祭祖時的儀式,有婚禮的喜堂,各種人物多種表情神態,讓你對民風民俗有更直接形象的了解。這里有文學大師茅盾先生的故居,是個很大的宅院,廳堂里展有茅盾先生生平事跡和部分著作,里間還有先生小時念過的私塾,和后來被茅盾先生翻修過的書房,先生曾在那里創作一篇篇名著,成就一代文學巨匠。
走下去有一處染坊,外間是門市,滿墻掛著布包,手提的,肩挎的,斜背的,各種款式應有盡有。純手工織造的粗布,藍白相間的花色,不會讓人覺得單調,反倒更顯古樸雅致。里院很寬敞,高高地一排排掛著染過的布匹,隨著微風飄起,像仙子優雅的裙擺一樣飄逸。還來不及親近,就被人流簇擁著前行,倉促中拍下一張張照片,算是我來過烏鎮的一個見證,或許更是多年后的一份回憶。
西柵是自然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產物,原住居民已經全部搬離,因為同伴來過,知道這里適合晚上游覽,太陽下山時我們進入西柵,這里保留著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更新建百米回廊和許多雕塑。如果說東柵古樸,那么被燈火映襯下的西柵便是繁華。各種當地著名的小吃,醬菜,琳瑯滿目的蠶絲織物,還有店鋪中傳出地方味兒極濃的吆喝聲,夾雜著游客的喧鬧聲。也許是逛了一天有些累了,又許是看過了東柵的清雅,嫌棄了這里的嘈雜,沒走多久同伴就帶我返回。
聽大外甥對我介紹無錫的靈山大佛,心里就有了一份期待,驅車一個多小時到了山腳,被山里的寒氣凍得瑟瑟發抖,外甥給我取來了沖鋒衣套在棉襖外面,裹得像個粽子一樣開始拜山。繞過山門后的第一處大景點就是九龍灌浴廣場,九龍灌浴是一組動態的雕塑群,一個大理石池子,里面由九條龍環繞著一個巨大的含苞待放的蓮花,講述的是佛祖釋迦牟尼出生的故事。表演開始,隨著音樂的伴奏,蓮花開放,太子佛從花中升起,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代表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在九龍噴出的水幕中太子佛自轉一周,然后花瓣緩緩閉合。整個觀賞過程,我舉著手機錄著視頻,眼睛注視著蓮花,莊嚴肅穆,不自覺地流著淚,在九龍噴出水柱最高時,游客們紛紛躲閃,我也紋絲未動,直到水流順著手機淌下來,外甥打趣說看我六姨多淡定。
值得稱道的還有梵宮,雕廊畫柱金碧輝煌, 有法師現場為信眾開示,講述佛法的博大精深。展館中有形態各異的佛菩薩畫像、雕像,還有十八羅漢的瓷雕,那神態和工藝都令人叫絕。表演大廳播放的是佛陀出家得道的整個過程,場面恢弘震撼。
靈山大佛是全高八十八米的釋迦牟尼佛銅像,佛像右手結“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左手結“與愿印”,代表給與快樂,是佛陀賜予眾生吉祥快樂。仰望佛陀,我心生歡喜,緩緩跪拜下去,虔誠頂禮,心中默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登上兩百多個臺階后,再乘電梯來到大佛腳下,跟隨游客一起在佛足前祈福,并虔心供養十方三寶。一個上午下來,又累又餓又冷,卻難以平復激動的心情,回程時一路上還在和外甥分享我的感受。
學佛八年來,一直對普陀山充滿向往,終于得償夙愿,興奮不已。普陀山位于東海之上,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跟隨旅游團來到普陀山,按照導游指引路線,先拜觀音古洞,然后是二龜聽法石,磐陀石等等。一路聽著海濤聲上山下山,涼爽的天氣伴著愉悅的心情,也不覺得累。午飯后來到普濟寺前,一塊醒目的匾額上書寫著:“普濟禪寺”四個大字,寺院正門緊閉。
聽導游講普濟寺正門關閉是有一段故事,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普陀山時被山上優美的景色吸引,忘記了下山時間,來到普濟寺前見各門緊閉,隨從敲了山門,小和尚卻錯傳了方丈的話,即使皇帝來了也不開正門,皇帝一怒,從此大門緊閉。普濟寺面南背北,寺門前是占地十五畝的放生池,里面悠閑地游著紅色鯉魚,是什么樣的福德讓這些魚兒有幸居此佛門凈地,每天受三寶加持。放生池上連接對岸有三座橋,正中一座建有八角亭,也叫湖心亭,據說是皇帝走的。西面一座橋是給平民百姓走的,東面這座叫永壽橋,導游說有句話叫:永壽橋上走一走,輕松活過九十九。
從西側門進入普濟寺,第一殿便是天王殿,拜過天王殿轉過來是圓通寶殿,這里就是普濟寺正殿。大殿正中端坐著高八點八米的觀世音菩薩坐像,全身金色,慈眉善目,雙手結佛印。走到拜墊前,雙手合十,不覺熱淚雙流,心中默禱:愿天地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愿佛菩薩加持,上凈下空老法師常住世間,正法久住。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拜三稱,頂禮完畢虔心供養三寶。按照佛家規矩,順時針繞佛,大殿的東西兩壁各有十六尊雕塑,不同服飾不同神態,是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是觀音菩薩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時現身說法的形象。
正殿出來右繞各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千手千眼觀音殿,一一頂禮膜拜,虔誠祈禱供養。在送子觀音前,首先祈愿天下所有求子父母都能求得善緣子女,再愿想做母親的小姑,兩個外女都能得償所愿。在文殊菩薩前,首先祈愿天下所有學子不負寒窗苦讀,再愿好友雙生子都能如愿考中理想大學。各殿拜過來,仍覺不圓滿,重又走入正殿,這時大殿游客更多,拜墊已經不夠用,我移步佛前,雙手合十緩緩跪拜下來,閉目間所有家親眷屬,故朋新友一切有緣盡在眼前,愿佛加持一切善緣吉祥如意,善愿早成 。
普陀山大佛,是指建于一九九六年的總高三十三米的觀世音菩薩立像,菩薩左手托法論,右手結“施無畏印”,表示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平等慈悲。據說普陀山大佛很靈驗,許多信眾慕名而來,還有許多三五步一叩頭,那些大多是來還愿的。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
我想普陀山大佛靈驗,是因為這里磁場好,來到這里的人都想求一個善愿,得到此佛門凈地正能量加持,回去后又謹慎行事,加倍努力,愿望自然達成,回來還愿也就理所當然。正所謂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普陀山回來的路上,我忽然發覺竟然沒有為自己祈求一件心愿,可是心里卻是歡歡喜喜,也許這就是佛說的,人我不二,法喜充滿吧。這次旅行,不只游歷山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江南的美隨處可見,只要你留意,處處是景點。夜游西湖的寧靜,偶遇月湖的清幽,晨歷四明湖的薄霧,暢賞四明山的翠竹,還有同伴拍出的鮮花,以及那枝上剛剛冒尖的嫩綠的新芽,讓你不得不感嘆她不同凡響的攝功。一路游來,同伴還時不時冒出一句: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逗得我們哈哈大笑,不禁也想象著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初遇江南美女時一代帝王愛江山更愛美人的情懷。不怪說江南出美女,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孕育了多少才子佳人,成就了多少偉人偉業,人杰地靈,名不虛傳!
感謝同伴一路照拂,她用掌中的手機,輕輕松松把一切安排的妥妥當當,機票、車票、酒店、旅游團,所有一切不在話下。回想這次的江浙行,收獲頗豐,圓了兒時的許多夢想,還了數年的一個心愿,又得見久別的故友,心滿意足。
再見江南,愿不久的將來還有機會再賞你的美,再圓我的夢!
【江南旅行隨筆】相關文章:
1.作家江南隨筆
2.江南的雨隨筆
3.獨語·江南隨筆
4.上海旅行隨筆
5.煙雨江南心情隨筆
6.關于江南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