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筑夢之行,愛在仲夏
——嶺南師范學院團心傾民樂實踐隊精彩支教之旅
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修身自律,種桃種梨種春風,灑青春以沐,授學子以漁,筑夢仲夏你我行。團心傾民樂實踐隊支教之行春風化雨,支教之旅精彩紛呈,彌留感動,點滴你我。
2016年7月11號,當晨曦穿透層層綠葉灑播于土地上,一聲聲稚嫩清脆的問候語,“老師,您好!”,伴隨著上課鈴聲的縈繞,響徹寧靜的雷州市調風鎮卜昌小學校園,喚醒了慵懶的清晨,明媚而盎然。嶺南師范學院的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團心傾民樂團隊支教成員,他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而首次擔任教師的她(他)們,總是一絲不茍的沖鋒于教學戰線,認真負責地準備教案,時刻活躍于教學課室,想著念著為學生帶去值得學習的知識;熬夜準備教案和課件,已是每一位支教成員的家常便飯,即使時刻頂著熊貓眼,她(他)們也一笑帶過,繼續絞盡腦汁地準備最有興致和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傳授知識,最大限度地促使學生靈活全面吸收。說實話,這樣的她(他)們,真可愛!當然,每一位老師也都有她(他)們獨特的教學風采,每一位老師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國寶”,現在,就讓我們來“觀賞”她(他)們與孩子們之間的可愛時光吧!
那個胖老師,可愛多多
“那位胖胖的、膚色黑黑的男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他可是會彈吉他呢!”,四年級小女生信嘉自豪地眨巴著眼睛,用細小的手指偷偷指著一位老師,腦袋輕輕地昂首向著高年級學生介紹道。而這位傳聞中所謂的“德高望重”的老師,那就是四年級的臨時班主任——譚勝勇,但是“權高位重”的他并不能獨享安樂時光,因為每每四年級大大小小的事情或突發事件的發生,都需要他的出面解決;有時候,遇到班級最棘手的事情,即學生斗嘴打架,甚至男女混打的情況,我們親愛的譚老師就要“頭痛欲裂”了,而且更為奇特的是學生間每天的的斗嘴打架行為已成為生活標配,甚至有學生以“經常打架才能健康成長”為借口來開脫自己的“罪名”,還時不時的買零食來賄賂老師,往往這時,我們總要被那群熊孩子的搗蛋弄得哭笑不得,以致于忘記了是該生氣還是該安慰那可憐的譚老師,所以,我們就還是靜靜的站在一旁當美女子啦!
因此,為樹立他的班主任權威以控制住學生間的“失控”場面,他每每都是以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處罰方式對待調皮學生。比如,上課如果有發現學生講話打架,那就直接罰該學生寫下個人行為的對錯,加以課堂上的深蹲處罰;而相對于他的主課堂——體育課,他就會以游戲形式來開講傳授,圍圈扔球論快慢以及脫球處罰等,雖然學生“叫苦連天”,總是嚎啕呼喊著“不玩了,不玩了,不玩了,總是我被處罰!”,但是他們最終都還是乖乖堅守在自己的位置,正所謂,嘴里叫著鬧著,心理行動上卻又是另一番表達,搗蛋的小鬼,可愛的行為啊!( )
譚老師的“坐鎮”,得以維持班級正常上課秩序,同時,他的上課方式趣味性深厚,與學生以游戲結情,并配以音樂陶冶性情。吉他,不僅成為他的“撩妹”武器,更成為他的教學神器。每每班級鬧哄哄的時候,他就淡定從容的撫著把吉他坐在教室后面,開始了他的“魔音”教學之旅,那場景就仿佛是西游記里某個妖精在施法術一樣,“妖精,哪里逃!”,而這群搗蛋鬼就會乖乖地安靜下來了,接受音樂的洗禮,探著個小腦袋東張西望,有的還屏息傾聽,憋紅了小臉蛋,紅彤彤的活像紅蘋果,真想捏一把懲罰這小鬼。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音停則人散,但是這群小鬼總是不守“信用”,每每音樂停止,就會集體上演“抱大腿”劇情,圍著我們的譚老師撒嬌賣萌,完全難以將他們與前一秒還在斗嘴打架的形象相匹配。唉,搗蛋的小鬼,“狗血”的劇情,仍在繼續上演,可憐了我們的譚老師啊。
簡單純粹的孩子們啊,總能微笑面對生活,她(他)們的世界是我們的過往,而我們那段純真美好的童年回憶雖鋪滿了塵埃,但卻在與孩子們的歡笑打鬧中,喚醒那份純粹的初心,回歸本真,坦然而從容。曾幾何時,我們也是一群“熊孩子”,愛好玩耍,喜歡打鬧。
別樣的活躍課堂,精彩多多
英語課堂上師生互動氣氛活躍。“誰能給老師翻譯下這個句子?”,“刷!刷!刷!”學生們爭先恐后的把小手舉得老高老高的,還有的學生為了搶到這難得的機會,絞盡了腦汁想出各種“奇葩”方式,如在座位上搖動著小手以求吸引注意力,這機靈樣兒!還有的在下面輕聲“呼喚”著老師,對著老師拼命擠眉對眼,時而微笑,時而“放電”,還真是一班可愛有趣的“熊孩子”啊!整節課堂下來,就如同老師和學生們打了一場精彩的戰役,累并快樂著,讓學生明白遨游于知識的海洋也是如此一件快樂幸福的事情。
手語課堂別開生面。面對陌生的手語課堂,“老師,手語是什么?”,“老師,手語不是殘疾人士學習的嗎?”,“老師,老師!‘我喜歡你’怎么做手語表達?” ……學生們的問題如潮涌般襲過來,個個都瞪大著水靈靈的眼睛好奇著,“手語即用手部動作來傳達語言,它不僅僅是殘疾人士要學習的內容,我們普通的平常人也可以學習它來更好地了解他們,同時傳達我們的真心哦”,隨后,詩玲老師手把手的教導學生做好每一個手語,并配以生動的解釋說明,加深學生們的理解記憶,學生們都認真的聽講著,坐在最后邊的學生為了更好的看清每一個動作教學,還站立起來以便仔細地觀察老師的動作,安靜的學習課堂學識趣味涌動著,前一秒的好奇熱鬧,后一刻的認真安靜,搗蛋小鬼原來也有學習的春天。
孩子們好奇的眼神,是鼓動我們前進的動力。不論是英語課、手語課還是其它課堂,她(他)們的熱情,總能融化我們之間那道冰墻。如果要說我們為孩子們帶來了什么,那還真不如說我們從孩子的身上得到了什么,也許我們所給予她(他)們的僅僅是新鮮知識,但是她(他)們所帶給我們的,卻是一生的人生啟迪,只愿時光,善待她(他)們。
折紙進行時的快樂時光,感動多多
手工課堂上,學生們學習用五彩絢爛的折紙“糊出”各種生動傳神的萬物,例如烏龜、小鳥、百合花……一個個成品的展現,都是他(她)們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一筆一劃、折疊翻轉都考驗了她(他)們的耐心、細心和“熱心”,“老師,這個烏龜送給你。”小男孩低著頭羞澀地說著,“為什么呢?”,“因為,因為我想要老師像那個烏龜一樣動作慢點,那就可以陪伴我們更久一點了。”,金玲老師濕潤了雙眼,卻溫暖了內心,撫摸著小男孩的頭發,輕聲哽咽著說了句“謝謝!”。簡單純粹的孩子們,總是裝著稚嫩純真的“理想”,“等我長大后,我要當科學家”,“我要當一名醫生”,“我要當開飛機的那個很厲害的人”,“我要,我要……”,可是此時,她(他)們的理想就是老師們能與她(他)們多待一些時間,多一點相處。
從剛開始的陌生拘謹相處,到現如今的歡笑打成一片,我們已經走入彼此的世界里,而折紙所承載的也不僅僅是一份童心了,更是一份感動,一份回憶。當偶然撫摸那折痕,也能憶起那段珍貴短暫的師生旅。
一次意外,我們彼此相遇;一個機遇,我們彼此相識;一場邂逅,我們彼此相知,最終,我們和你們轉變成為了我們。老師和學生也就只是一個代號,我們是師亦友,筑夢之途,點滴潮涌,感動常在。當現今成為過往,那份純粹美好依然還鐫刻在心底。偶然間,我們相遇,“老師,您好”,“嗯,你們好”。
【筑夢之行,愛在仲夏】相關文章:
筑夢的作文06-20
關于筑夢的詩句05-01
精選優秀作文:筑夢04-26
筑夢路上作文01-27
筑夢飛翔征文03-29
作文踏實筑夢03-25
精選作文火熱仲夏,調研夢燃04-21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06-23
共筑中國夢的征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