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白塵和金玲的愛情故事
她是粉絲,卻意外愛上崇拜的"偶像";她是才女,卻遺憾地沒上過大學;她有文學夢,但甘心做丈夫的綠葉隱于幕后;她外表柔美,但內心被磨煉得剛毅堅韌;她一生信奉"愛情至上",丈夫去世,苦苦思念十四年后,她最終實現了"共患共難,同枕共穴"的夙愿......
夫家偶遇,
粉絲愛上偶像
她對他的感情是從單純的"追星"開始的。1933年,剛滿15歲的她正上儒勵女中,一發不可收拾地癡迷上五四運動所傳播的新文化和新思想。而那時的他,已是左翼戲劇家聯盟有名的劇作家。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了他發表在《文學》雜志上的《虞姬》一文,她頓時著迷了,一字不落地讀完后,并牢牢記住了那個讓古人喊出"愛情萬歲"的名字--陳白塵。
她崇拜他的文采和思想,但從沒敢奢望過自己能有一天會見到他,可結果是,她見到了,就那樣清瘦地站在了面前。那是1939年,21歲的她已為人婦,且是一對兒女的媽媽。那天,她站在丈夫楊英梧的身邊迎接著遠方投奔的客人,沒想到就是他。他幾乎是逃難來的,因為從監獄出來有傷要養,就一路輾轉到了重慶歌樂山中的一個名叫高店子的小鎮上,而被敲開門的這個家里,她是女主人。
雖然她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初次見面,她給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真單純,真年輕,就像是一名剛剛邁出校門的`女學生。而得知他的身份后,她的眼里心里都溢滿了濃濃的好奇和崇敬。吃飯時,她緊張得說不出話,只是安靜地坐著,不時用那雙深邃的大眼睛打量著他,他帶來的風塵喚起了她對外面世界的渴望與遐想。
因為禮節,他們單獨相處的機會很少。一次,楊英梧出門辦事,他終于忍不住向她開了口。得知她是被作為商人的父親因為人情債而從江西九江許配到鎮江給人做兒媳時,他感覺有些心痛。她反抗過,哭泣過,甚至絕食過,但終究沒有改變絲毫的結果,發著高燒的當天,一頂花轎結束了她的少女時代。看她傷心地講述往事,他安慰道:"我看楊英梧還是很愛你的。"她抬起頭直愣愣地看著他說:"不,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愛情!我提出好幾次離婚的要求,他都不同意!我只是他生兒育女的工具,我想考大學,他死活不同意,他的眼里只有錢!"說著說著,她又紅了眼眶。
她尊敬地稱呼他"先生",而他顯然開始對眼前的"女學生"刮目相看了。后來的接觸中,她提起看到的他的劇本,知道她愛看書,于是,他就把攜帶的箱子里的所有書借給她看。一本又一本的書讀完了,楊英梧也最終發現了他們之間的秘密。"逐客令"一下,她就慌了,他身無分文,她用手帕包了幾塊銅板悄悄塞進他的口袋,而他當時所能做的,則是暗暗地遞了一張紙條給她,上面只有兩個字:"堅忍"。
后來,她不顧一切地從楊家跑了出來,拿了幾件換洗衣裳,沒有拿一分錢。她要獲得經濟上的獨立,于是千方百計找到一份工作。婚最后還是離了,簽字時,他被楊英梧迎面狠擊了一拳,頓時鮮血淋漓。后來,兩個男人又友好地談了一次話,具體說了什么,誰也不知道。他們終于彼此守在了一起,從此,她有了一個新名字--金玲,是他幫她起的。
隱藏夢想,
甘做丈夫幕后綠葉
在很多老一輩作家的眼里,見過金玲的,無不為她的美貌所驚嘆--那是一種柔弱的美,柔得讓人心生愛憐,弱的讓人陡生憫惜。當年夏衍先生第一次看見金玲時也曾凝眸了片刻,他沒有稱"夫人",也沒有稱"女士",而是喊出了一聲"金玲娘子。"這一聲稱呼讓眾人皆愕,繼而鼓掌--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然而,正是這位"娘子",這位柔心弱骨的"娘子",為了"至上"的愛情,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先是不滿兩歲的小女兒夭折了,接著自己又患上了在當年如同絕癥的肺結核,差點送掉了性命。因為家里窮,金玲的病一拖再拖,當陳白塵看著她吐了一臉盆的鮮血時,竟然抱著妻子哭了,這個錚錚鐵骨的硬漢子--蹲過大牢、挨過槍子,都沒掉過一滴眼淚,此時竟為清貧未能讓心愛的女人過上一天好日子而悲痛欲絕了。這次,還是那個柔弱的她,又一次堅強地站立起來,替丈夫擦去腮邊的淚水,并安慰說:"別難過,嫁給你是我自愿的,吃苦受窮也是我自愿的......"
婚后,為了改變貧困的境遇,陳白塵只能通過寫文章賺取微薄的稿費來維持生活,而她在精神上給予丈夫全心的幫助。兩人琴瑟相和,雖苦也甘。每當順利寫完一個章節,他都會對坐在身邊的妻子報以會心的微笑,或者緊緊握著她的手,一起分享寫作的快樂和幸福。每當這時,她會為他泡上一杯新茶,點燃一支香煙,看著他喝下一口茶,吸上一口煙后,又埋頭寫下去......這就是她苦苦追求的幸福,朝思暮想的愛情!
她經常給他抄稿子,那一手端莊的顏體讓人驚羨和感動;兩人也經常一起研討作品,她說得頭頭是道,他聽得聚精會神。其實,要論她的才華,她完全可以不當綠葉,不隱幕后。在中國作協古典文學編輯部工作時,她的老領導--著名作家陳翔鶴就曾這樣夸獎過她:"論文學功底和藝術修養,絕不在他人之下。"但她只愿永遠作他的綠葉,永遠隱于他的身后。她說她最大欣慰就是成為他的每一部作品的第一個讀者;最大幸福則是在他的每篇作品中都浸透著她精神上的無形支持!
其實,她是有著自己的文學夢的,她有過遺憾,就是沒能讀成大學。只是,父親不讓她讀,因為重男輕女;楊英梧不許她讀,是要"金屋藏嬌";陳白塵不希望她讀,理由是:"我就在大學教書,你何必舍近求遠呢?"為此,她試圖努力過,曾悄悄寫過一篇社會見聞投給《華西晚報》,為了怕當時在那里編副刊的丈夫看到,她甚至換了一個名字和改變了筆跡。可最后,還是被陳白塵發現了。也從那時起,他埋葬了心中的那個夢,并暗暗立下誓言:為了丈夫,她要竭盡全力為他安排一個良好的創作環境。她曾經對陳白塵說,我要讓你堅強地活下去,讓你安心地寫下去,其他的一切都有我呢?
【陳白塵和金玲的愛情故事】相關文章:
1.陳伊玲的故事作文
4.阿玲美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