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的哲理故事
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我們這一輩子永不停息的一件事。為此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推薦了關于學習的哲理故事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用。
關于學習的哲理故事篇一
這是美國東部一所大學期終考試的最后一天。在教學樓的臺階上,一群工程學高年級的學生擠做一團,正在討論幾分鐘后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自信。這是他們參加畢業典禮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測驗了。
一些人在談論他們現在已經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則談論他們將會得到的工作。帶著經過4年的大學學習所獲得的自信,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并且能夠征服整個世界。
他們知道,這場即將到來的測驗將會很快結束,因為教授說過,他們可以帶他們想帶的任何書或筆記。要求只有一個,就是他們不能在測驗的時候交頭接耳。
他們興高采烈地沖進教室。教授把試卷分發下去。當學生們注意到只有5道評論類型的問題時,臉上的笑容更加生動了。?
3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試卷。學生們看起來不再自信了,他們的臉上是一種恐懼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教授手里拿著試卷,面對著整個班級。
他俯視著眼前那一張張焦急的面孔,然后問道:“完成5道題目的有多少人?”沒有一只手舉起來。“完成4道題的有多少?”仍然沒有人舉手。“3道題?”學生們開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來扭去。“那一道題呢?”
但是整個教室仍然很沉默。
“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結果。”教授說,“我只想給你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即使你們已經完成了4年的工程學習,關于這項科目仍然有很多的東西你們還不知道。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是與每天的普通生活實踐相聯系的。”然后他微笑著補充道:“你們都會通過這個課程,但是記住——即使你們現在已是大學畢業生了,你們的學習仍然還只是剛剛開始。”隨著時間的流逝,教授的名字已經被遺忘了,但是他教的這堂課卻沒有被遺忘。
對學習不感興趣,或是“忙得沒功夫看書”的人,終會被時代的激流所淘汰。也就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汽車大王福特年少時,曾在一家機械商店當店員,周薪只有2.05美元,但他卻每周都要花2.03美元來買機械方面的書。當他結婚時,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門的機械雜志和書籍,其他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就是這些書籍,使福特向他向往已久的機械世界邁進,開創出一番大事業。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說道:“對年輕人而言,學得將來賺錢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遠比蓄財來得重要。”
書,是四季常青的智慧之樹!讀好它,也是一種充滿期冀的栽種。植下一片生命的寄托;植下一塊炎夏的綠蔭;植下一抹夜行的曙色;植下一個人生的憧憬……如果失去它,生命往往變得荒涼。人生,也會出現另一種水土流失——蒼茫的漠地,會搖著愚昧的狗尾巴草,思維掩息了波瀾,歲月也會失去斑斕的色彩!書,是鑰匙,它能開啟許多奧秘之門;書,是向導,它能引導人步出許多誤區,步入輝煌。
事實已經證明,受過最成功教育的人,往往是自學成功者或自我教育的人。而自我教育不足,對個人的成長是不利的。發表過《進化論》的達爾文就說過:“我的學問最有價值的全是自己苦讀學來的。”
人生箴言:
對我們有價值的,并不是在學校念過書的事實,而是求學的態度。學,可以立志;學,可以成才;學,永遠不能停止。
關于學習的哲理故事篇二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里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關于學習的哲理故事篇三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里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里,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關于學習的哲理故事篇四
漢朝的孫敬刻苦好學,每天一早起來就讀書,直至深更半夜,因為疲勞瞌睡,會不知不覺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一頭懸在屋梁上,一頭系著頭發。這樣,一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痛。他后來終于成為儒學大師。另外,戰國時的蘇秦因為游說秦國失敗,家里人不理他,就發憤自學,每當瞌睡,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直至鮮血淋漓。后來他成為有名的縱橫家。懸梁刺股根據孫敬和蘇秦的讀書故事而來。
【學習的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學習的哲理故事04-03
有關學習的哲理故事04-03
關于學習的人生哲理故事12-07
值得學習的人生哲理故事04-03
經典哲理故事和哲理04-03
哲理故事03-29
哲理的故事01-14
經典哲理故事04-03
經典的哲理故事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