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推薦度:
-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推薦度:
-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初次聽到這個電影的名字,我展開了想象:“放牛班”,這是一個怎樣的班級呢?是一個孩子們自由散漫,無心學習、調(diào)皮搗蛋、讓許多老師頭疼的班級?“春天”總是給人帶來新的希望,有生氣、有活力,有新的面貌。是怎樣一位老師給“放牛班”帶來了“春天”了呢?帶著想象與疑問,我觀看了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中的馬修老師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他沒有發(fā)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在1949年,最終成為了法國鄉(xiāng)村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名為“池塘畔底輔育院”。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頑皮的兒童甚至是問題少年。到任后馬修發(fā)現(xiàn)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秉承“犯錯-受罰”的原則,惡作劇-受罰在這里司空見慣,馬修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chuàng)作一些合唱曲,他在樂譜上寫下了專門為孩子們譜寫的歌曲,他用純凈的音樂喚回了管教們冰冷已久的心,解脫了束縛孩子們身心的繩索,撫平了他們受傷的心。神圣而純凈的音樂不但凈化了孩子們的心靈,更對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仁愛、友善、寬容的情緒讓我們感受頗深。
作為一名老師,我關(guān)注著馬修老師對待孩子們的細節(jié):
蓋賀克,因為他的惡作劇,麥神父一只眼睛嚴重受傷,一開始他沒有承認,連累另外一個孩子受罰;在前任老師的提醒下,馬修知道了惡作劇的始作俑者是誰-,他沒有將這個孩子交給院長,而是和這個孩子達成協(xié)議:照顧麥神父直至他康復。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能感覺到孩子為自己所犯的錯誤有了悔意 貝比諾,一個孤兒,在班級里顯得弱小,因為老師告訴他,爸爸周六會來看他,所以每
周六他都會在大門口等著爸爸的到來,他等不到爸爸,可他等到了馬修老師,這個像“爸爸”一樣照顧他的老師。還記得那個鏡頭:院長在問貝比諾一個歷史問題,貝比諾答不上來,馬修在后面打手勢提醒他,盡管后來他答錯了,引起孩子
們的一陣笑聲,也讓觀看影片的人為之一笑。當馬修知道貝比諾是孤兒后,對他格外照顧,讓貝比諾年幼的心靈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當馬修因為失火事件離開時,貝比諾選擇了跟馬修走??
莫翰奇,一個喜愛偷竊、屢次逃學而被公立學校開除了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很孤傲,也很自卑,然而,馬修卻沒有因為他打架斗毆而反復懲罰糾纏,相反,卻敦促他回到合唱團。莫翰奇異乎尋常的音樂天分,在馬修的精心保護和培育下,常常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將美夢化為奇跡。然而,因為犯錯誤,馬修還是適時而果斷地懲罰了他——去掉莫翰奇的獨唱部分。美麗的東西,在即將失去時方覺它的珍貴。當合唱團在表演時,馬修又寬容而智慧地將手伸向他,這時我們看到莫翰奇完美地契合著指揮的節(jié)拍。在他的眼神里,馬修讀到了自豪,被諒解后的快樂,還有,對于他是第一次,懂得了感激??
我想,有一個鏡頭大家印象深刻,當馬修老師拎著皮箱離開時,他期待著孩子們能前來和他告別,可沒有看到,有些失落,但當他走到圍墻邊時,看到了一地的紙飛機,當他撿起看時,上面都是孩子和他告別的話語,這時,還有紙飛機從孩子們教室的窗戶飛出來,接著孩子們伸出自己的小手和馬修老師再見,馬修老師的心里充滿了喜悅與樂觀??那一刻,馬修是成功的,也是幸福的。
看完影片才知道:原來這個“放牛班”比我想象的情況還要糟糕,但馬修老師確實給孩子們帶來了“春天”,馬修的教育魅力讓我折服。同時從這部影片中我也得到了一些啟示:1、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善待學生,要有一顆仁愛、寬容之心,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得到孩子們的認可。2、應(yīng)該看到: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關(guān)鍵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3、要多掌握一些教育技巧和教育方法,使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暑假勵志電影05-01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8-30
放牛班的春天的觀后感05-12
大學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0-10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電影02-01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2-01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1-12
【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2-16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熱門】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