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高考新政策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北京高考新政策2017
高考政策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應當體現公平公正的價值取向,但由于當前我國高考政策倫理標準未確立,高考政策由社會精英主導,以致我國高考政策倫理價值缺失。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你整理的北京高考新政策2017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北京高考新政策2017
關于批次合并
對在本科一、二批均招生院校有何影響?
大部分往年在本科一批和二批均招生的院校招辦負責人認為,合并后的二批錄取分數線會下降,但對在本科一批和二批均招生的院校影響不大。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招辦主任魏融表示,從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近年合并批次省份招生情況看,學校錄取分數呈現穩定走高的態勢,對考生報考來說,院校和專業的選擇面更大,是利好。但需要考生對自己定位更清晰,職業規劃更明確,報考時對目標高校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等做更深入的了解。
對三本院校有什么影響?
與公辦高校相比,往年在本科三批招生的獨立學院認為,二、三批合并后對他們影響比較大。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毛利認為,新政后,對獨立學院來說,錄取分更加顯現扁平化,高分學生會流失。但這也將激勵高校注重內涵式發展,發揮自身優勢,提升辦學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同時,民辦高校一些優勢專業也將凸顯出來。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招辦主任劉勇介紹,2017年北京本科二、三批合并,二本控制分數線會下降,例如河北去年二、三批合并后,理科本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較之前下降110分,文科下降80分;遼寧二、三批合并后,理科本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較之前下降46分,文科下降43分。
對考生有什么影響?
本科二、三批合并不會減少考生的錄取機會。由于合并后本科二批次志愿院校數量增加,考生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也相應增加。
合并后一些冷門和熱門專業錄取分可能會有些波動。本科二、三批合并,勢必會有一些往年的冷門二本院校提檔線低于往年的二本線,同理也會有一些往年的三本院校的熱門專業錄取線高于往年的三本線。
本科二、三批合并后,今年考生填報志愿該如何參照往年數據?聽聽招辦主任們怎么說。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招辦主任崔穎:
2017年,北京本科二、三批合并后,增加了原二本線下考生報考原來在本科二批招生學校的機會,原二本線邊緣的考生之間的競爭較為激烈。考生要充分了解本科二批和三批合并的錄取規則和志愿填報方式,在學校增多的情況下,要結合自身興趣與特長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專業,了解招生學校培養特色和優勢專業,并結合各招生學校近兩年的提檔線和各專業的錄取平均分來確立志愿。
北方工業大學招辦副主任王宏波:
考生不能再依照“往年二本線上多少分”的'情況填報二本志愿,比較合理的依據是:參照往年的分數排名情況來確定自己成績所處的具體位置,選擇相應的院校志愿,在平行志愿的模式下,對于考生來說,只要找好自己分數的位置,依據“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方式填報,掉檔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毛利:
今年高考生填報本科二批志愿時,不能完全依據往年高校錄取的分數,而要結合高考成績的排位選報,注重考慮專業因素。由于合并后,二批院校中既有公辦高校,也有民辦高校,考生選學校還要結合家庭經濟條件情況。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招辦主任劉勇:
學生填報志愿院校選擇范圍擴大,對考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填報志愿難度增加,高考改革背景下鼓勵院校辦特色專業、精品專業,建議考生以興趣為導向,從優選專業的角度出發填報志愿,這對于未來職業發展會有很大幫助。
北京高考新政策2017關于加分調整
從2017年高考起,少數民族考生加分范圍調整為“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中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的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于北京市屬高校招生錄取。這項變化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東城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高招辦主任劉景艷:
高考加分過去是個敏感詞,幾分之差卻關乎到千萬考生的切身利益,近幾年北京市為促進教育公平不斷調整加分政策,高考加分項目逐漸大范圍減少,分值大幅降低,尤其是占加分人數絕大多數的少數民族加分政策在2017年將進一步縮緊條件,只有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就讀的少數民族考生,在報考市屬高校時才可以享受在高考總分基礎上加5分投檔的照顧政策。去年東城區少數民族考生541人,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1名考生申請了少數民族加分,目前還在審核當中。對于廣大考生來說,加分項目“瘦身”使大家能夠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進一步促進了教育公平。
2017年北京高考加分政策出爐
在2016年的高招工作規定中,教育部明確,取消全國性鼓勵加分項目,包括省級優秀學生加分、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加分、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全國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加分、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等等。高考加分最高不超過20分。
日前,多地教育行政部門相繼公布2017年高考加分及照顧政策,和往年相比,一些地方的政策細則或維持原狀,或有加有減。
已公布省市:北京、天津、黑龍江、重慶、內蒙古、安徽、寧夏、廣東、青海
北京高考改革要點
備受關注的《北京市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7日正式發布。根據方案,從2020年起,北京考生將不再分文科考生和理科考生,考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選擇考試科目。
這樣的選擇限定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門科目中。今后,考生的高考成績將由目前的語文、數學、外語以及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成績總和變為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科目成績構成。
從2015年起,北京高考更加重視學生在12年基礎教育中的知識積累以及對學習和生活的感悟,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次公布的方案也明確提出,北京將繼續推進高考考試內容與形式改革,貼近社會實際;繼續增強試題的選擇性和開放性,給學生創設更大的思考空間和展示個性才華的平臺,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教學摒棄“死記硬背”“題海戰術”,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方案指出,從2020年起,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的參考。所謂綜合素質評價,就是要記錄學生各方面發展狀況,包括學生的思想道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和個性發展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客觀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整體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情況和個性特長。
此外,根據方案,從2017年起北京高考英語聽力將與筆試分離,徹底杜絕死記硬背以及“啞巴英語”。
據悉,除北京外,目前內地已經十多個省份出臺了本地區高考改革方案,包括上海、廣東、浙江、貴州、西藏等地,改革考試科目設置、改革考生錄取機制,增加學生的選擇性、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北京市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要點
1、深化統一高考考試科目改革。從2020年起,北京市統一高考科目調整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 分文理科,每門科目滿分150分,總分450分。
2、從2017年起,英語聽力分值30分,采用計算機化考試,與統考筆試分離,一年兩次考試,取聽力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英語科目總分值不變。
3、改革普通本科院校招生錄取模式。探索普通高等院校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從2020年起,參加本科院校招生錄取的考生的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選考每門科目滿分100分,總分 滿分值為750分,作為高等院校錄取的基本依據。
4、改革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和投檔方式。繼續推行高考本科志愿和單考單招志愿填報時間從考前填報調整為考后知分填報,并將本科一、二、三批次志愿設置從平行志愿組方式調整為大平行方式,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從2017年起,將本科二批與本科三批合并為本科二批。待條件成熟,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并為本科普通批。
【北京高考新政策】相關文章:
2023年北京高考新政策09-21
2017高考新政策04-02
高考新政策201704-02
浙江高考新政策04-02
江蘇高考新政策04-03
江蘇高考新政策04-03
異地高考新政策04-03
河南高考新政策04-03
云南高考新政策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