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政治經濟學考前終極總結
一、物質發展篇
【主題說明】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是每個國家、每個產業、每個企業、每個公民所追求的目標。因此,如何提高經濟效益成為經濟生活的核心。
【強化內容】
1.宏觀措施
(1)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
(2)一定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必須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次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4)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加快生產力發展必須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
(5)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發展,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2.通用措施(23條)
(1)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
(2)國家加強宏觀調控。
(3)實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4)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5)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技術武裝企業,加強技術建造,形成競爭優勢。
(6)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7)誠實守信,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8)提高經營者素質和職業道德。
(9)提高勞動者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
(10)實行強強聯合,組建大企業集團。
(11)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
(12)實施走出去戰略。
(13)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擴大開放。
(14)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15)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16)經濟結構調整。
(17)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18)提高勞動生產率。
(19)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對于國家則還有:建設創新型國家)。
(20)提高產品質量。
(21)實施名牌戰略。
(22)面向市場組織生產。
(23)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補充說明】
以上只是一般措施;遇到具體題目,要具體材料,具體分析。如怎樣搞好農業?
(1)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②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
(2)另附:a要依靠科學技術;b增加農業投入;c產業化經營;d走兩高一優生態安全道路;e大力發展鄉鎮企業;f經濟結構調整;g提高產品質量,生產綠色產品;h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二、就業維權篇
【主題說明】就業是目前我國亟需解決的民生問題之一,對這一長效熱點,有必要綜合把握,做到心中有底。
【強化內容】
1.就業的必要性
(1)依據
①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勞動權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之一。
②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的。
③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④就業現狀。
(2)意義
①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總評)。
②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③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
④勞動者的就業,有利于其實行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⑤有利于最廣泛最充分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加快現代化建設。
⑥有利于增加勞動者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⑦有利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⑧有利于正確處理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實現社會公平;有利于堅持和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⑨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
⑩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
2.就業現狀.原因
(1)現狀
勞動力市場嚴重供大于求;結構性矛盾突出;就要形勢十分嚴峻。
(2)原因
①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
②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
③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
3.就業措施
(1)宏觀措施
①指導思想: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②根本途徑:大力發展生產力,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③就業方針: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
④有效形式:完善勞動力市場及調節機制,合理分配勞動力資源。
⑤重要保障:落實優惠政策和措施,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2)微觀措施(宏觀措施的具體化)
①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②大力發展生產力,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協調快速發展。
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由市場引導勞動者就業。
④國家要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宏觀調控。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在政策上支持就業,努力增加就業崗位。
⑤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增加就業渠道。
⑥調整所有制結構。發揮公有制經濟在就業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時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就業。
⑦統籌城鄉發展。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
⑧鼓勵勞動者自主擇業,完善勞動合同制度,規范企業用工行為;勞動者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
⑨加強職業培訓,提高職業技能和道德素質。
⑩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營造良好就業環境。
另附十七大報告關于解決就業問題的措施如下:(參考)
①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②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
③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④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加強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
⑤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
⑥完善面向所有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及時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
⑦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⑧規范和協調勞動關系,完善和落實國家對農民工的政策,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3)自主擇業措施
①要轉變就業觀念
【高考政治經濟學考前終極總結】相關文章:
經典高考前祝福12-01
高考前勵志11-24
高考前勵志名言12-09
高考前勵志格言12-02
高考前的勵志名言12-02
高考前勵志名言10-01
高考前激勵語句12-13
高考化學考前復習12-08
高考前如何飲食12-09
高考前的鼓勵的話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