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
1、錢銀與財富
錢銀是財富的象征,而不是財富自身。因而:
榜首、真實的財富不是錢銀,而是勞作發明出來的產品和服務。尋求財富不該只盯住錢銀,而應熱愛勞作、樂于發明、長于發明。
第二、錢銀財物需要打理,以求其代表的財富少縮水、不縮水,甚至添加。
第三、政府多發錢銀不能直接添加社會財富。
2、影響均衡報價的要素
均衡報價是供求平衡時的報價,從數量上講,均衡報價等于價值(本錢)。
影響均衡報價的直接要素即是供應、需要、供求聯系的改變,而不是價值。
在政府調控中,只有高于均衡報價的保護報價才具有鼓勵出產的效果。
3、供應與需要
對一國而言,供應與需要都是由國內、國外兩部分構成的。
供應與需要的聯系,實踐上是出產與(出產性、生活性)花費的聯系。
供應與需要相互影響,并影響著產品報價、商場活潑、人民生活、公司出產,悉數經濟運轉。
供應與需要之間不只存在數量聯系,也存在構造聯系。數量失衡、構造失衡都會影響社會出產和生活。
推動經濟平穩運轉,既要重視推動數量平衡,也要重視推動構造和諧。
當時中國穩添加,既要適度影響需要添加,更要大力推動供應側變革,改進供應構造。
4、花費構造
花費構造即不同內容、層次、特色的花費在居民花費中所占的比重。
花費構造不是一成不變的,跟著經濟開展,居民花費的構造會改變。
現在,中國居民花費構造發生了深刻改變,根本花費、大眾化花費全體已經飽滿,中高端花費、個性化花費正在興起。
而中國的出產供應大多還逗留在中低端、一般產品的水平。
所以,國內產品滯銷了,庫存嚴峻了,“海淘潮”卻出現了,影響花費的政策效應不顯著了。供應側變革也就勢在必行了。
5、出資收益與危險
收益與危險相伴、成相關是出資的客觀規律
平衡出資收益和危險的對立,是出資不變的主題,出資有必要理性,講究安全前提下的收益。
出資收益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利息、股息、現金分紅、股權分紅、股市價差等等。
出資危險的來歷也是多元的,違法違規、物價、種類搭配、出資規模等等。
出資收益有名義收益與實踐收益之分,出資尋求的收益方針是實踐收益。
6、融資
融資是籌集資金的活動,融資主體包含政府、公司、自己,首要是公司。
公司融資的途徑有假貸、發行債券、發行股市、金融租恁等。其間,發行股市是融本錢錢最低的方法。
公司的融資境況包含兩個方面:時機(難易)、本錢(凹凸)。
中國中小公司、民營公司長時間面對融資難且貴的問題,為此,國家不斷調整信貸政策、拓展股市構成。
7、收入分配方法對功率與公正的影響
經濟功率與利益鼓勵直接相關,收入分配方法直接影響利益分配,進而影響功率,再影響分配公正。
收入分配方法的實行,直接構成收入分配公正情況,進而影響功率。
處理好功率與公正的聯系,有必要把完善收入分配方法作為主要抓手。
8、財務與基礎設施建造工程
財務支撐基礎設施建造工程,與“財務推動本錢合理裝備”不完全等同,僅僅其表現之一。
考點這么出現,是為了著重財務支撐對基礎設施建造工程的主要性。
別的,中國基礎設施建造的資金來歷是多元化的,除財務以外,還經過商場化的方法引進社會民間本錢。
9、財務與宏觀調控
不能逗留于教材“財務推動國民經濟平穩運轉”的解說。應留意:
榜首,財務不只能推動社會總供應與社會總需要的數量平衡,還能推動二者的構造和諧。
第二,財務手法不只適用于調理需要,一樣可以調理供應。
這是在當時供應側變革布景下,咱們有必要讓學生知道的。
10、稅收的效果
稅收是財務收入的首要來歷,為政府實行職能供給物質基礎。
財務的效果是稅收的效果的主要表現。
稅收是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法:經濟全體開展依賴于適度的稅率水平;差異化、構造性的稅收政策可推動經濟構造優化;構造性減稅是中國現在穩添加、促轉型的主要舉措。
稅收還具有推動公正、調理世界收支、保護國家利益等效果。
11、負稅人
負稅人是終究承擔稅收的單位和自己。
直接稅(不行轉嫁的稅種,如營業稅、增值稅、花費稅等)是負稅人與納稅人是一樣的。
間接稅(可轉嫁的稅種,如所得稅、財產稅等)的納稅人是出產經營者,負稅人是花費者。
中國稅收變革的方向之一,是要進步直接稅比重,下降間接稅比重。直接稅和間接稅的比重一提、一降,關于縮差促公、減輕公司和一般花費者負擔含義嚴重,進而可發生一系列的經濟、社會含義。
12、世界經濟協作
協作范疇:出產范疇(世界分工、跨國出資)和流通范疇(金融協作、交易協作)。
參加理由:利用全球化機會,迎候全球化應戰,優化本錢裝備,進步世界經濟影響力、話語權等。
與世界經濟競爭相伴:與對方、第三方競爭,有必要進步基地競爭力,保護國家經濟安全。
要充分利用已有世界經濟組織渠道,建議樹立新的世界經濟組織,爭取和掌握主動權。
要充分政府間磋商與商洽的效果,樹立高質量、穩定性的世界經濟協作機制。
要堅持獨當一面、自力更生準則,堅持互利共贏的價值取向。
涉及熱門:
中非協作;中歐協作;中韓、中澳自在交易協定收效;人民幣入“SDR”,人民幣離岸基地連續樹立;成立亞投行,一帶一路;高鐵出海等等。
必須依據五中全會精神更新或拓展經濟生活考點
(1)“悉數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須更新
◆經濟堅持中高速添加,在進步開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出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工業邁向中高端水平,花費對經濟添加奉獻顯著加大,戶籍人員城鎮化率加速進步。
◆農業現代化獲得顯著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進步,中國現行標準下鄉村貧窮人員實現脫貧,貧窮縣悉數摘帽,處理區域性全體貧窮。
◆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改進。
(2)須與“五大開展理念”交融的經濟生活考點
◆進步功率,推動公正
◆財務與基礎設施建造工程、宏觀調控、人民生活保證
◆稅收的效果
◆宏觀調控
◆貫徹落實科學開展觀
◆加速改變經濟開展方法
◆對外開放
◆世界經濟協作
◆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
【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02-21
高考政治的必背知識點03-09
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匯總12-09
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歸納03-09
政治生活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03-09
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有哪些03-09
關于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總結12-08
高中政治高考必背知識點歸納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