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1.直接判斷法
這種方法主要應用于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題型中,只要牢固掌握了基礎知識,就可直接判斷選出正確答案。
例1.關于機械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作變速運動的物體,有摩擦力存在時,機械能一定減少
B.作變速運動的物體,若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力不是重力,則物體的機械能一定守恒
C.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只受重力作用時,機械能一定守恒
D.在水平面上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它的機械能一定守恒
解析:選項A中,不明確摩擦力是動力還是阻力,故機械能不一定減少,故選項A錯誤;選項B中,已指出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力不是重力,但未指明是彈力或是其它性質的力,故選項B錯誤;選項C中,只有重力做功,則機械能一定守恒,故答案C正確;選項D中,由于不明確物體的受力情況,故機械能不一定守恒。
2.求解判斷法
這種方法主要應用于由物理規律列出方程,并且直接求解得出數值結果的題型中,解答此類題型需要考生要有較強的物理運算能力和一定的解題技巧。
例2.根據玻爾理論,氫原子由外層軌道躍遷到內層軌道后( )
A.原子的能量增加,電子的動能減小
B.原子的能量增加,電子的動能增加
C.原子的能量減少,電子的動能減小
D.原子的能量減少,電子的動能增加
解析:由,減小,所以減小;又由,得出,由于減小,所以增大,故選項D正確。
3.單位檢驗法
這種方法是從題中所給結果的單位是否合理就可找出正確答案,從而大大縮短了解題時間。
例3.某人在某一星球上以速率V豎直上拋一物體,經t秒鐘落回手中,已知該星球的半徑為R,若要在該星球上發射一顆繞該星球旋轉的人造衛星,則衛星的速度為( )
A.
B.
C.
D.
解析:此題求衛星的速度,對四個選項的單位進行檢驗,僅有選項C的單位是m/s,而其它選項的單位均不是速度的單位。因此選出正確選項為C。
4.圖象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圖象找出有關物理量的關系,或通過物理量的關系找出正確的圖象,此方法對一些定性討論的題型非常有效。
例4.兩輛完全相同的汽車,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勻速行駛,速度均為vo,若前車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剎車,在它剛停住時,后車以前車剎車時的加速度開始剎車,已知前車在剎車過程中所行距離為,若要保證兩輛車在上述情況中不相撞,則兩車在勻速行駛時保持的距離至少應為()
A.
B.
C.
D.
解析:此題若列出方程求解,則比較繁瑣,如果作出前、后兩車的速度時間圖象即可很容易得出結果。如圖所示,比較兩車速度圖線與坐標軸所圍成的面積,很容易看出后車比前車的位移多2s。
5.估算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在天體運動及微觀量的估算中,對物理量的數量級進行大致估算,以達到快速準確求解的目的。
例5.已知銅的密度為,原子量為64,通過估算可知銅中每個銅原子所占的體積為()
A.
B.
C.
D.
解析:設原子的體積為V,則,已知,,,只估算其數量級可得,即可確定正確選項為B。
6.篩選排除法
這種方法是經過分析和計算,將明顯不符合題意的選項排除。如果選項是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判斷,可采用舉反例的方法加以排除,如果選項有互相矛盾的兩種敘述,則可能全錯,或者至多有一個選項正確。
例6.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檢查金屬內部的砂眼或裂紋,這主要是利用哪種射線的哪種特性?()
A.粒子、貫穿 B.射線、電離 C.射線、貫穿 D.射線、電離
解析:檢查金屬內部結構是利用射線的貫穿性,故排除選項B、D;而粒子穿透能力很小,也排除選項A;故選項C正確。
7.特殊取值法
這種方法是讓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經過簡單的分析和計算進行判斷。它僅適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選項后,能將其余錯誤選項均排除的選擇題。
例7.如圖示,一根輕彈簧上端固定,下端掛一個質量為的平盤,盤中有一質量為的物體,當盤靜止時,彈簧的長度比其自然長度伸長了,今向下拉盤使彈簧再伸長了后停止,然后松手放開,設彈簧總處在彈性限度內,則剛松手時盤對物體的支持力等于()
A.
B.
C.
D.
解析:根據題干和選項的特點,選項中都含有,所以對取特殊值為零,而的意義是沒有將盤往下拉,則彈簧長度不會變化,盤仍靜止,盤對物體的支持力。將代入選項中,只有選項A能得到,故正確選項為A。
8.假設法
這種方法是對于待求解的問題,在與原題所給條件不相違背的前提下,人為的假設加上或減去某些條件,以使原題方便求解。
例8.質量為的汽車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其汽車運動的速度為,則當汽車的速率為時,汽車的加速度為()
A.
B.
C.
D.
解析:汽車功率P一定的情況下,速率不同,牽引力也不同,從而加速度也就不同,當汽車勻速運動時,加速度為零;那么,如果時,加速度自然也應為零。將這一假設代入各選項,根據特殊性存在于一般性之中的原理,選項為零者即為正確選項。故正確選項為C。
9.放縮法
這種方法就是把原來的數值有目的地進行放大或者縮小,它是一種很常用的物理方法,具體地說,就是恰當地使用不等式以達到簡化問題的目的。
例9.將一個質量為的物體放在粗糙桌面上,現給物體施加一個水平恒力,此時物體的加速度為,如果將力增大到,則物體加速度為()
A.
B.
C.大于
D.小于
解析:設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把第二式用放縮法縮小,即:,所以,故選項C正確。
10.等效代換法
這種方法是對于難度較大的物理模型和不好確定的物理條件可等效處理,代換成典型模型后應用相應的規律解答。
例10.一金屬球原來不帶電,沿球的一條直徑的延長線放置一根均勻帶電的細桿,如圖所示.金屬球上的感應電荷產生的電場在球內直徑上、、三點的場強分別為、、,比較三者()
A.
最大 B.
最大 C.
最大 D.
解析:金屬球上感應電荷的電場我們沒辦法求解,但根據金屬球內合電場為零及細桿所帶電荷產生的電場大小,我們可用施感電場來代替感應電場進行考慮,顯然最靠近的點施感電場最強,因此感應電場也最大,故選項C正確。
11.極限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找出物理現象出現的臨界條件,把研究的現象或過程推向極端,即極大和極小或極左和極右,并依此做出科學的推理分析,從而給出判斷或導出一般結論。極限分析法在某些物理選擇題中,具有獨特作用,恰當應用能提高解題效率,使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思路靈活,判斷準確。
例11.如圖所示,質量為的物體放在質量為的物體上,與彈簧相連,它們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簡諧振動,振動過程中,、之間無相對運動,設彈簧的勁度系數為,當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為時,、間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A.0 B.C.D.
解析:取極限值,則、之間的摩擦力就是所受的回復力,故選項D正確。
12.舉例反證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舉例說明某個選項的可能性或確定性。對含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詞語的選項,只要能舉出一個反例,就可以排除它,從而縮小正確選項的范圍。
例12.在靜電場中,將一電子從點移到點,電場力做了正功,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場強度的方向一定是由點指向點
B.電場強度的方向一定是由點指向點
C.電子在點的電勢能一定比在點的電勢能高
D.電子在點的電勢能一定比在點的電勢能高
解析:假如電子做的是類平拋運動A、B選項都不符合,排除A、B,由于電場力做正功,則電子的電勢能一定減少,故選項C正確。
13.極值求解法
這種方法是通常求出所討論變量的極大值和極小值,然后從選項中找出極小值到極大值這一集合范圍內的元素即可。
例13.在勻強磁場中,已知磁感強度,通電直導線長為,通過的電流,則安培力的大小可能為()
A.B.C.D.
解析:通電直導線在勻強磁場中所受安培力的公式為,讓分別取0和/2時,可算出安培力的大小范圍是:[,]。因此本題的正確選項為B、C、D。
14.構建模型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抽象、理想化、簡化、類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對象的物理本質、特征抽象出來,從而研究、處理物理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
例14.為了利用海洋資源,海洋工作者有時根據水流切割地磁場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來測量海水的流速。假設海洋某處地磁場的豎直分量為,水流是南北流向,如圖所示,將兩個電極豎直插入此處海水中。且保持兩電極的連線垂直水流方向。若兩極相距,與兩電極相連的靈敏電壓表的讀數,則海水的流速大小為()
A.40m/s B.4m/s C.0.4m/s D.410-2m/s
解析:水流切割地磁場可類比我們所熟悉的單根直導線切割磁感線的物理模型,由
得:,故B選項正確。
【高考物理選擇題的解題技巧】相關文章:
高考物理選擇題解題技巧10-13
高考物理一輪復習選擇題解題技巧09-23
高考物理的解題技巧12-09
精選高考數學選擇題解題技巧12-08
高考數學選擇題的解題技巧03-09
高考英語選擇題的解題技巧12-09
高考物理選擇題和應用題解題技巧有哪些07-11
高考物理大題的解題技巧09-12
高考物理實驗的解題技巧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