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說明文寫作的誤區和策略
高考語文說明文寫作誤區及策略?
說明文在高考中雖然考查次數不多,但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它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科普讀物、知識小品、解說詞、說明書等都有說明文的影子。它和我們日常學習、生活、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而且作為考綱中提到的文體之一(《考試大綱》明確規定的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中的實用類文章),它還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考生切不可忽視。寫說明文和寫其他文體一樣,必須明確寫作意圖,確立文章中心;充分占有材料,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在實際寫作中,考生常常會陷入以下一些寫作誤區。
誤區一:知識性差錯
說明文的特點是“說”,它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這種知識或者來自有關科學研究資料,或者是親身實踐、調查、考察所得,都具有嚴密的科學性,不能有絲毫差錯。如,有篇寫“牛”的習作這樣寫道:“牛有水牛、黃牛兩種,牛是反芻動物,只吃青草,不必喂料。牛都有兩只角,體強力大,是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耕作工具。”顯然作者對牛了解不夠,相關知識儲備不足,因而在一知半解中造成了知識上的疏漏和錯誤。世界上牛的品種不只水牛、黃牛兩種,雜交品種的牛并不長角;除了青草外,還必須給牛喂其他飼料;世界上也不是普遍使用牛作為耕作工具,牛還有專供食用、奶用或運輸用,甚至作為神物崇拜的。
規避策略:抓住特征,把握中心。
說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說明的事物準確清晰地介紹給讀者,使人們對事物有確切的了解。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介紹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寫作時,必須把握說明文的中心,根據需要,重點介紹若干方面。如,《漫話圓周率》是一篇介紹語文基礎知識的說明文,文章雖題為“漫話”,卻是圍繞求出圓周率的更精確的數值這個中心,向人們介紹了古今中外語文家對圓周率的數值所做的貢獻。《青蛙》這篇說明文如果定位為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人類的朋友,落腳點便應是介紹青蛙這一兩棲類動物為人類的糧食生產所作出的貢獻,那么就不該出現介紹其營養價值高的說法了。
【高考語文說明文寫作的誤區和策略】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復習的誤區05-11
高考語文復習策略04-04
高考語文復習策略05-11
高考語文高分策略05-10
高考英語寫作的高分策略04-15
高考政治復習指導和策略05-07
2018高考語文備考策略05-10
高考語文考取高分的策略05-11
高考語文作文復習策略05-08